-
顯示第 301 至 320 項結果,共 619 項
-
Filters
帝國的眼睛:林惺嶽藝術評論及學術文集
44篇文章,40萬字巨著──
林惺嶽畢生經典,集70載大成,從心所欲,完整呈現。
本書集結林惺嶽1965年至2008年代表性的藝術評論與學術論文,是一探其人思想、價值觀、學術研究及藝術觀點的重要作品。
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
從波洛克談起,皮力展開了一場1950~1970年代藝術理論的梳理和研究,並由現代主義藝術的兩個傳統——形式主義和前衛精神——折射出在當代情境中對於媒介、觀念、社會意識、藝術體制等方面問題的思考。
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
本書書名挪引亞里斯多德的《詩學》(Poetics),乃是強調策展之實踐創造性,如同詩學作為一種「從無到有」的「生成」。書寫原則上建立在作者對於大量國際雙年展的觀察,其中也包括作者所協同策展的台北雙年展。因此書中除了有許多相關理論收集整理之外,還包括很多的策展案例摘要,無疑是一本台灣近年來討論策展的重要著作。
影像軌跡.策展美學:春之當代藝論2015-2016
本書集結了「春之當代夜」系列講座2015-2016年的發表成果,共收錄侯王淑昭、龔彥、黑田雷兒、徐文瑞等24位專家學者的講座內容與專文。
【購書贈品】想像的博物館:客廳裡的達文西,餐桌上的卡拉瓦喬……
用空間說名畫!名畫與空間的想像之旅——如果世界名畫任你掛,客廳、廚房、餐廳、臥室……美麗的維納斯,你會擺在哪?
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
藝術評論不僅是藝術作品的陳述文字,具有影響性的視覺文化評論,也是藝術史的扭轉點。作為藝術理念、思維和工具演練,本書旨在介紹具影響藝術史、藝術生態的近代重要評論書寫之影響力、進而討論近代及當代藝術評論的思潮和困境,並分析藝術評論與社會文化脈絡的關係和作用力。
藝術史學的世界觀:從宮布利希與葛林柏格到阿爾珀斯及克勞斯
這些書形塑了藝術史!
本書內含十六篇充滿洞見的文章,針對二十世紀十六本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史書籍提出了精闢評論。這些文章分別重新思考這些重要文本,指引讀者穿越令人望之生畏的藝術文獻迷宮,提供一份解讀藝術史的路線圖。
向道德主義告別:關於當代藝術的思考
本書收錄了身兼藝評家、策展人和教育工作者的皮力自1995到2016年間的25篇評論文章。皮力以諸多當代藝術作品案例與藝術/文化圈現象為討論切入點,希冀在藝術創作及評論實踐與這些課題的相互辯證與對話之下,可以讓讀者對於當代藝術創作與評論有一清晰而整體的理解。
不沉默的字:藝評書寫與其生產語境
打開藝術書寫世界!管窺與丈量藝評的跨際語言、生產文化與其傳播社會。
本書是作者以「元藝評」(Meta-art criticism) 的概念,視「藝評研究」為藝評的本體,叩問何謂藝評與其範疇,期能從藝評語言的生產過程及其生態,管窺與丈量藝評語境、美學生產,進而勾勒出藝術社會中的語言與文化機制。
禪與現代美術:現代東西方藝術互動史(二版)
國內第一本關於禪與西方五○年代藝術研究之論述。當西方碰上東方,當現代藝術碰上禪……何謂禪與禪的藝術?禪無可言喻,只能心領,它訴諸一種生活態度與「空」的美學。當西方五○年代抽象藝術碰上禪時,是怎樣地直接或間接的產生創作上的化學效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