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書展★
建築的無為:造屋、常民、謝英俊
沒有建築師的建築,會是什麼樣子?
建築師謝英俊主張,建築是一個集體的創作,建築師和居民是「互為主體」的關係,建築師應該知所「為」和「無為」,讓居民參與並且發揮他們的所長。在「為」與「無為」間,思索現代民居的可能性。
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
乘載臺北人三十年記憶的中華商場
從黑手打鐵的赤峰街到文青的赤峰街
2022年全世界最期待的建築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曾經荒置的公務眷舍審計新村,搖身成為臺中最受歡迎文創景點
從孩子日常生活的視角,將鄒族文化傳統融入設計的阿里山達邦國小
五個建築場域,五段文化歷程,以設計作為一種文化抵抗的策略和反抗基地。
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
翻開城市的15張臉
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解析道路的法則、為何現代都市不如古老城市美麗、從道路設計與建築樣式架構都市裡的權力,以及現代都市的模樣與正在失去的事物。
光之穹頂.夢想的入口: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創作故事與作品導覽(中英雙語)
全球最美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歷程、藝術家一生就為了成就一件代表作!
被評選為世界最美麗的公共藝術作品,在高雄的美麗島捷運站中的〈光之穹頂〉,它的誕生故事終於被書寫出來了。從作品的委託、製作過程,到創作歷程的完全揭露。
幻影建築:世界頂尖建築師最想建造的50個夢幻建築
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
50個顛覆傳統的建築設計,影響過去也將改變未來!
這些天馬行空又極具開創性的作品,終因種種原由如政治、資金缺乏、原物料短缺或是太過前衛、建造困難等等因素,只停留在計劃、製圖或模型階段,然而時至今日卻依然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它們被留存下來,見證了曾經可能的美好與輝煌,甚至影響了後代人們對世界的想像。
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
建築與環境影響著人類行為,也反映出人類的生活模式。
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應該被打造成什麼樣子?
韓國建築師俞炫準,細究古今、詳探東西方空間與時間,綜觀「建築」、「城市」與「生活」的獨特視角與深刻洞察。
漢寶德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
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暢議建築、博物館、公眾美學、藝術生活
◆ 漢寶德.藝術札記全書系
《繆思談片:漢寶德三談博物館》
《繆思意境:漢寶德再談博物館》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保存生活:漢寶德談鄉土與藝術》
《邁向繆思:漢寶德談博物館》
《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
《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
《漢寶德談現代建築》
《漢寶德談文化》
《漢寶德談藝術教育》
《漢寶德談藝術》
「藝思有法 Arts Law」 文創法律系列書系
鎖定文創事業經營者最需要關注的八大議題:智慧財產、創業法律、經紀合約、公司治理、授權合約、人資法律、行銷法律與個資保護,完整呈現文創法律的架構與基本知識,透過基本觀念與案例解說,協助讀者建立文創相關法律基本能力。

法律,不是一門把死的說成活的學問。法律本來就是活的;活學,活用,就能創意自在,成為能夠善用法律,享受法律保障的文創工作者。
──書系主編/ 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 劉承慶 律師
出版品瀏覽
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
乘載臺北人三十年記憶的中華商場
從黑手打鐵的赤峰街到文青的赤峰街
2022年全世界最期待的建築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曾經荒置的公務眷舍審計新村,搖身成為臺中最受歡迎文創景點
從孩子日常生活的視角,將鄒族文化傳統融入設計的阿里山達邦國小
五個建築場域,五段文化歷程,以設計作為一種文化抵抗的策略和反抗基地。
博物館策展人工作指南:認識、管理與展示物件
NT$480建構博物館學與策展技能的最佳必備工具書!
「策展」是一種具備高度技能與特定學科專業的職業。博物館策展人的職責包括蒐藏物件、確保物件受到妥善的長期保存、理解與鑑賞,同時能向社會大眾展示並詮釋。本書將帶領讀者一窺博物館策展人的多元角色及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