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優惠
表現出時代的something-陳澄波繪畫考
時代與繪畫的糾結!
「祖國愛」v.s《慶祝日》
「普羅思潮」v.s《我的家庭》
「皇民化」v.s《二重橋》
陳澄波畫作背後因時代而被遺忘的故事!
本書將提供一把重啟之鑰!
什麼是繪畫?──我們該如何觀看、如何思索所見之物?
繼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後,又一精彩之繪畫論述
從模仿、表現、形式、現代性、抽象和再現……探究繪畫的脈絡與發展
我們該如何觀看、如何思索我們所見的景物?我們能不能相信畫裡的東西?現代藝術是怎麼一回事?過去兩百年來,改變繪畫本質的因素是什麼?古代的繪畫,又是如何一步步達到今天的狀態?
貝耶勒傳奇:巴塞爾藝博會創辦人的藝術世界
從書店學徒,到成為被比喻為「世界藝術奧林匹克大會」的「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創辦人之一;從一無所有,到捐出珍藏成立五大藝術朝聖地之一的瑞士巴塞爾「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每年吸引超過35萬人,不遠千里來到巴塞爾看畫……
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布赫迪厄討論文化生產最重要的作品,
為其藝術社會學理論集大成之作。
透過科學分析,對於作品的感性之愛,就能實現在某種對事物的理智之愛。
——布赫迪厄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Félix Bourdieu, 1930-2002)是法國當代重要的思想家,也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之一。
插畫家的初心:永不放棄夢想!插畫家 kowei 15年接案實例全紀錄!
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甘願為它克服困難,同時提醒自己:莫忘初心。
── VOGUE、日本觀光局、義美、台北捷運、SOGO合作插畫家 ── kowei
——————————-
還記得熱愛畫畫的心情嗎?
插畫家 kowei 15年接案歷程分享,
獻給所有在藝術這條道路上勇敢、堅持、努力前行的你……
一起畫牆壁-用藝術改變社區
凝聚小小力量,也能變身大大精彩!
揮撒彩筆改變社區的真實故事!
近年來,台灣鄉村小鎮,為了改變衰敗的街道巷弄,紛紛吹起彩繪風,引起一陣模仿熱潮。但是熱潮一過,成群結隊的遊客車潮變得稀稀落落,為什麼呢?
禪與現代美術-現代東西方藝術互動史
國內第一本關於禪與西方五○年代藝術研究之論述
當西方碰上東方
當現代藝術碰上禪……
何謂禪與禪的藝術?
禪無可言喻,只能心領,它訴諸一種生活態度與「空」的美學。
當西方五○年代抽象藝術碰上禪時,是怎樣地直接或間接的產生創作上的化學效應呢?
凝視的身影:37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
凝視著他們,同時看到了那個未曾經歷的時代;
那些並未親自見證的人生,於敘述的過程,逐漸凝聚成延續的風景。
在交錯的身影中,彷彿看見了自己的表情。
幻影建築:世界頂尖建築師最想建造的50個夢幻建築
大教堂、宮殿、監獄、紀念碑、摩天大樓、理想城市…… 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 50個顛覆傳統的建築設計,影響過去也將改變未來! 一座直達天際的無窮塔、一棟1.6公里高528層的摩天大樓、 一座紀念法國國王的象形凱旋門、一個覆蓋曼哈頓市中心的巨型圓頂, 只要建築師存在的一天,我們就可以期待美好的未來!
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意識、物質、身體、文化、政治想像的時空旅誌
全書貫穿古今,從美學史角度細膩分析東西方藝術史與美學,提出中國山水畫發展之獨特見解,並且重新思考「水墨」在當代的意義。從探源到擴張,
從東方美學思維到全球化科技藝術介入,
往世界最美的路,請上車
西非有一條旅遊祕境,卻罕為人知,這本書帶你去瞧瞧!
《不要打翻牛奶》和《凸眼山羊》作繪者聯手合作第三本新書,這是一個愛、關懷和分享的故事,隨著司機爸爸和一對小姊弟,展開一趟以布吉納法索為真實景點的旅程,認識令人驚嘆的西非文化!
錢暴:21世紀藝術市場大爆發
這是一本可讀性高又非常及時的書,
探討現代與當代藝術市場的轉變,
如何從一個小眾交易變成每年高達500億美金的全球化操作,
並指出了這個缺乏透明度與管制的產業,
在藝術市場爆發後的負面結果。
邁向繆思:漢寶德談博物館
一間好博物館該是怎樣的?
◆一棟雄偉的建築就是好的博物館建築?
◆博物館一定要大才能發揮功用?
◆博物館建築與博物館功能之間哪邊說了算?
◆博物館是賠錢貨還是好賣店?
◆台灣博物館何去何從?
◆「公辦民營」或「行政法人」,給予公立博物館解套了嗎?
◆擁有高來客率與討論度,就是成功的博物館展覽?
不沉默的字-藝評書寫與其生產語境
打開藝術書寫世界
管窺與丈量藝評的跨際語言、生產文化與其傳播社會
本書是作者以「元藝評」(Meta-art criticism) 的概念,視「藝評研究」為藝評的本體,叩問何謂藝評與其範疇,期能從藝評語言的生產過程及其生態,管窺與丈量藝評語境、美學生產,進而勾勒出藝術社會中的語言與文化機制。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漢寶德獻給文物玩家的深度經驗談
歷盡歲月千帆,輾轉人世悲歡,
文物收藏的興味,取決於金額多寡、學養深淺、心性涵量,何者為重?
假貨不可恕,卻是提振藝術投資的相當誘因?
關於骨董世界裡的癡與癖、欺與自欺,應有態度及箇中妙趣,
收藏界的探險家漢寶德來為你說分明。
光之穹頂‧夢想的入口-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創作故事與作品導覽 (中英雙語)
被評選為世界最美麗的公共藝術作品,在高雄的美麗島捷運站中的〈光之穹頂〉,它的誕生故事終於被書寫出來了。從作品的委託、製作過程,到創作歷程的完全揭露。
東西方中國藝術史研究第一人──方聞
2004年至2012年方聞於兩岸三地的九場精彩演講完整內容,收錄於《方聞的中國藝術史九講》。

方聞教授畢生致力於在西方世界建構中國藝術史的話語體系、推廣中國藝術與文化史的獨立價值。在這九篇主題不同又形成脈絡的文章,讀者可以看到一位藝術史家如何「講述」中國藝術史的「故事」,從中認識中國藝術「獨一無二」的價值所在,進而對於中華文化史的發展有更為全新的認識。
第56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王童
提起電影,王童說:
「一切隨緣吧!能拍就拍,不能拍,我就畫畫去。有結果,是好事,沒有結果,就享受過程吧!」
300dpi-scaled-300x370.jpg)
《王童七日談》是2010年出版,王童獲國家文藝獎後,由藍祖蔚撰寫之專書。書中跟著兩位電影界資深前輩的牽引,王童導演七部電影裡的七個故事:看海的日子、策馬入林、稻草人、香蕉天堂、無言的山丘、紅柿子、苦戀,循著七天、七齣戲、七個故事,構築出一個壯闊無盡的視角,適足以滿足偶爾總會在某部電影中發現熟悉場景或氛圍的你我,以及所有的電影愛好者。
瀏覽典藏的出版品
大收藏家:謝爾蓋.舒金和他失落傑作的故事
‧一個從事布料製造的莫斯科商人,如何在高更、塞尚、馬諦斯和畢卡索還沒沒無聞時,就能買下他們如此之多的傑作?
‧在那個保守傳統的年代,他如何不畏世俗眼光,深具膽識地將馬諦斯的裸體畫作帶回家鄉?
‧他那強大的藝術眼光與直覺,又是如何撼動了世界上多數藝術家、歷史學家和評論家因循守舊的觀念?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漢寶德獻給文物玩家的深度經驗談
歷盡歲月千帆,輾轉人世悲歡,
文物收藏的興味,取決於金額多寡、學養深淺、心性涵量,何者為重?
假貨不可恕,卻是提振藝術投資的相當誘因?
關於骨董世界裡的癡與癖、欺與自欺,應有態度及箇中妙趣,
收藏界的探險家漢寶德來為你說分明。
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
翻開城市的15張臉
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
解析道路的法則、為何現代都市不如古老城市美麗、從道路設計與建築樣式架構都市裡的權力,以及現代都市的模樣與正在失去的事物。
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意識、物質、身體、文化、政治想像的時空旅誌
全書貫穿古今,從美學史角度細膩分析東西方藝術史與美學,提出中國山水畫發展之獨特見解,並且重新思考「水墨」在當代的意義。從探源到擴張,
從東方美學思維到全球化科技藝術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