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究竟之作,不只是美學。
原點,是詩、是大自然。
這是史作檉70歲後提筆撰寫的新作。
史氏重新審視「自然之境」,以往尋徑所見猶為小自由,尤其是有文字後之城市文明,讓原始的詩歌樂舞有了侷限和格式,若要尋求大自然中的大自由,唯在直抒己見無困格式的「真詩」當中。
不變的是,他視為終極的大自然宇宙觀,但本書直接從「詩」破題,再帶回傳統哲學美學作闡述與對照,在「脫生死」的議題中,突破先前史氏論述之哲學觀,真實之理,如同詩歌一般自然流瀉而出,毋需多言。
回歸究竟之作,不只是美學。
原點,是詩、是大自然。
這是史作檉70歲後提筆撰寫的新作。
史氏重新審視「自然之境」,以往尋徑所見猶為小自由,尤其是有文字後之城市文明,讓原始的詩歌樂舞有了侷限和格式,若要尋求大自然中的大自由,唯在直抒己見無困格式的「真詩」當中。
不變的是,他視為終極的大自然宇宙觀,但本書直接從「詩」破題,再帶回傳統哲學美學作闡述與對照,在「脫生死」的議題中,突破先前史氏論述之哲學觀,真實之理,如同詩歌一般自然流瀉而出,毋需多言。
著名哲學思想家。1934年生,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擅長以全史觀的視野從哲學、心理學、藝術等層面思考現實的人生信仰、生命現象、文化理念等諸多與人的存在相關的課題,並兼及詩歌創作和繪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文化大學,並在各地巡迴演講,現以舉辦長期講座為主,深受各方好評。著作等身,影響深廣。
自序/史作檉
推薦序/ 朝聞道,夕死可矣──記本書"脫生死"議題緣起/李祖原
第一章 在詩中找回自己
第二章 詩世界預言
第三章 流浪之歌
第四章 仰天
第五章 笑死人了!
第六章 自然何義?
第七章 生命力與文明
第八章 美學與永遠的革命
第九章 1/4世界之寓言
第十章 脫生死
第十一章 中庸──自然與美學的宗教(一)
第十二章 中庸──自然與美學的宗教(二)
作者:史作檉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12.12.3
ISBN:9789866049309
裝訂:平裝
頁數:208
歐洲/美洲/亞洲等超過100個藝術展覽案例,全面了解當代藝術生產線的生成與脈絡!
這是一本有關當代藝術生產的生態動畫書,也是藝術社會學與人類社會學的移動式視覺對話。
建築與環境影響著人類行為,也反映出人類的生活模式。
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應該被打造成什麼樣子?
韓國建築師俞炫準,細究古今、詳探東西方空間與時間,綜觀「建築」、「城市」與「生活」的獨特視角與深刻洞察。
趙無極連年制霸、蘇軾《木石圖》躍居古書畫龍頭、乾隆御製琺瑯彩碗竄升億元關……,回顧2018年拍賣,熱潮雖較往年稍降,整體表現依然亮眼,「拍賣大典」一舉囊括重點拍品,幫助藏家輕鬆掌握下一波趨勢脈絡。
本合集匯集了2017-2018年春之當代夜講座內容,收錄包含講座紀實及國外學者專文,共19篇精采文章,循著東北亞、東南亞到歐美大陸等當前重要議題的軌跡,檢視當下的藝術生態,並開啟藝術史、策展、聲音,以及對於人類未來諸多想像等多重面向的觀照。
本書以卡拉特拉瓦恆常的靈感來源「人體、自然、光線與材料、藝術與建築」四大章來做構思之陳述,分別以蘇黎世斯塔德荷芬火車站、杜拜河港塔、紐約聖尼古拉斯希臘東正教教堂、卡塔爾沙爾克跨海大橋為作品分析。首次曝光卡拉特拉瓦的多幅手繪草圖與雕塑等創作,以及他的生活創作點滴與日常藝術信仰,一字一句有如樹葉間落下的光影,如音符或小詩篇般地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