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究竟之作,不只是美學。
原點,是詩、是大自然。
這是史作檉70歲後提筆撰寫的新作。
史氏重新審視「自然之境」,以往尋徑所見猶為小自由,尤其是有文字後之城市文明,讓原始的詩歌樂舞有了侷限和格式,若要尋求大自然中的大自由,唯在直抒己見無困格式的「真詩」當中。
不變的是,他視為終極的大自然宇宙觀,但本書直接從「詩」破題,再帶回傳統哲學美學作闡述與對照,在「脫生死」的議題中,突破先前史氏論述之哲學觀,真實之理,如同詩歌一般自然流瀉而出,毋需多言。
回歸究竟之作,不只是美學。
原點,是詩、是大自然。
這是史作檉70歲後提筆撰寫的新作。
史氏重新審視「自然之境」,以往尋徑所見猶為小自由,尤其是有文字後之城市文明,讓原始的詩歌樂舞有了侷限和格式,若要尋求大自然中的大自由,唯在直抒己見無困格式的「真詩」當中。
不變的是,他視為終極的大自然宇宙觀,但本書直接從「詩」破題,再帶回傳統哲學美學作闡述與對照,在「脫生死」的議題中,突破先前史氏論述之哲學觀,真實之理,如同詩歌一般自然流瀉而出,毋需多言。
著名哲學思想家。1934年生,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擅長以全史觀的視野從哲學、心理學、藝術等層面思考現實的人生信仰、生命現象、文化理念等諸多與人的存在相關的課題,並兼及詩歌創作和繪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文化大學,並在各地巡迴演講,現以舉辦長期講座為主,深受各方好評。著作等身,影響深廣。
自序/史作檉
推薦序/ 朝聞道,夕死可矣──記本書"脫生死"議題緣起/李祖原
第一章 在詩中找回自己
第二章 詩世界預言
第三章 流浪之歌
第四章 仰天
第五章 笑死人了!
第六章 自然何義?
第七章 生命力與文明
第八章 美學與永遠的革命
第九章 1/4世界之寓言
第十章 脫生死
第十一章 中庸──自然與美學的宗教(一)
第十二章 中庸──自然與美學的宗教(二)
作者:史作檉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12.12.3
ISBN:9789866049309
裝訂:平裝
頁數:208
畢卡索也得知道的一門課? 華人世界首部藝術投資相關法律專書
葉茂林律師透過28則深具代表性的藝術交易經典案例, 將繁瑣燒腦的判決書,轉化為流暢好讀的法庭教戰寶典, 引領讀者避開法律地雷,悠遊藝術創作,投資無往不利!
本合集匯集了2017-2018年春之當代夜講座內容,收錄包含講座紀實及國外學者專文,共19篇精采文章,循著東北亞、東南亞到歐美大陸等當前重要議題的軌跡,檢視當下的藝術生態,並開啟藝術史、策展、聲音,以及對於人類未來諸多想像等多重面向的觀照。
全球最美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歷程、藝術家一生就為了成就一件代表作!
被評選為世界最美麗的公共藝術作品,在高雄的美麗島捷運站中的〈光之穹頂〉,它的誕生故事終於被書寫出來了。從作品的委託、製作過程,到創作歷程的完全揭露。
歐洲/美洲/亞洲等超過100個藝術展覽案例,全面了解當代藝術生產線的生成與脈絡!
這是一本有關當代藝術生產的生態動畫書,也是藝術社會學與人類社會學的移動式視覺對話。
本書以卡拉特拉瓦恆常的靈感來源「人體、自然、光線與材料、藝術與建築」四大章來做構思之陳述,分別以蘇黎世斯塔德荷芬火車站、杜拜河港塔、紐約聖尼古拉斯希臘東正教教堂、卡塔爾沙爾克跨海大橋為作品分析。首次曝光卡拉特拉瓦的多幅手繪草圖與雕塑等創作,以及他的生活創作點滴與日常藝術信仰,一字一句有如樹葉間落下的光影,如音符或小詩篇般地娓娓道來。
從日常到創作,漢寶德漫談鄉土與藝術。
本書共分四大卷,從「鄉土藝術家」、「鄉土藝術」、「鄉土建築」,到「老街」,各卷又有名詞義釋與時事探討的詳正論述,諸如鄉土與民間,本土與外來,手工藝與古董等等,倆倆參照又類比影響的相似卻又不一樣,通通都在漢寶德根深淺出的說明比喻裡,談出另一種或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