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學的世界觀:從宮布利希與葛林柏格到阿爾珀斯及克勞斯
這些書形塑了藝術史!
本書內含十六篇充滿洞見的文章,針對二十世紀十六本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史書籍提出了精闢評論。這些文章分別重新思考這些重要文本,指引讀者穿越令人望之生畏的藝術文獻迷宮,提供一份解讀藝術史的路線圖。
顯示第 561 至 580 項結果,共 644 項
這些書形塑了藝術史!
本書內含十六篇充滿洞見的文章,針對二十世紀十六本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史書籍提出了精闢評論。這些文章分別重新思考這些重要文本,指引讀者穿越令人望之生畏的藝術文獻迷宮,提供一份解讀藝術史的路線圖。
什麼樣的椅子,經得起時間的淬鍊,
不僅成為設計師、收藏家心目中的夢幻逸品,
更是家具史上的永恆經典?
什麼樣的設計,不跟隨潮流卻總能引領潮流,
成為時尚風格、品味優雅的代名詞?
The story is about a prince traveling in the space eight hundred years from now, and his memory of growing up and living on earth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
50個顛覆傳統的建築設計,影響過去也將改變未來!
這些天馬行空又極具開創性的作品,終因種種原由如政治、資金缺乏、原物料短缺或是太過前衛、建造困難等等因素,只停留在計劃、製圖或模型階段,然而時至今日卻依然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它們被留存下來,見證了曾經可能的美好與輝煌,甚至影響了後代人們對世界的想像。
44篇文章,40萬字巨著──
林惺嶽畢生經典,集70載大成,從心所欲,完整呈現。
本書集結林惺嶽1965年至2008年代表性的藝術評論與學術論文,是一探其人思想、價值觀、學術研究及藝術觀點的重要作品。
理解故宮就是理解文化,理解兩岸關係,理解臺灣政治
◤ 1925年故宮於紫禁城誕生
◤ 1949年文物運抵臺灣
◤ 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落成
從中國北京到南京、四川,最後到了臺灣,在臺灣落地生根的故宮,曾有全球五大博物館之一的美譽,作為文物守護者、臺灣近代史的見證、超強文化IP,它如何在當代與民眾對話?什麼原因造成故宮品牌的弱化?它的展覽如何開創新局?
✦紀念故宮一百周年力作,《故宮九十話》全新增訂版
✦百篇文物故事、時事議題及人物訪談梳理事件始末、闡釋不同觀點,引發更多辯證與思考!
「地獄空」系列,是藝術家姚瑞中近年走訪全台設有地獄場景宮廟並探究台灣信仰的拍攝計畫。全書採多種紙張材質與色彩鋪陳空間層次,在過曝脫焦、即時顯影的拍立得顯相下,更具迷離奇幻,人界心間見地獄。
◎ 本書榮獲2023金蝶獎「出版設計大獎」榮譽獎
2024禮物書展套組:空間的未來:COVID-19加速產生的空間變化+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加贈【幻影建築:世界頂尖建築師最想建造的50個夢幻建築】,定價960,組合價720
活動時間:1131201-1140115
2024禮物書展套組:城市裡,你的座標在哪裡?+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加贈【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關於他的手繪與建築的所思所想】,定價960,組合價720
活動時間:1131201-1140115
新書預購,4/15上市,入庫隨即出貨!
從藝術家的關聯中發現無限可能,
揭開創作背後最動人的故事!
本書以肖像插畫形式呈現,作者蘇西.霍奇以其精湛的筆觸,帶領讀者深入探索84位藝術家之間鮮為人知的關聯。視覺藝術家莎拉.帕普沃斯色彩繽紛的插畫,為每個故事賦予生命,讓讀者彷彿進入這些藝術家獨特的世界。無
第一本當代藝術視覺史
最好讀的當代藝術入門書
溜滑梯也能進美術館?
是藝術還是惡作劇?
藝術一定要「看得懂」嗎?
藝術的邊界在哪裡?
為什麼它這麼貴、這麼難懂、這麼有趣?
面對當代藝術,你是不是常有這樣的困惑:「這真的是藝術嗎?」為什麼一座裝在美術館裡的溜滑梯、一顆吸引蒼蠅的牛頭、一條皺巴巴的床單、一張寫了幾行字的照片、甚至一堆垃圾都能成為藝術品?這些奇妙又陌生的作品,究竟在表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