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94期_07月號
EDITORIAL
16 以觀展為思想體操|嚴瀟瀟
COLUMN
18 使命不清或已失去使命?亟待再定位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二)|王嘉驥
20 撤銷古蹟的「花蓮王」有沒有違法?|蕭文杰
22 i在臺南.藝起回家|洪三雄
24 不要有偏見|姚謙
26 重磅遠客來了,埃利亞松的「好奇旅程」|簡秀枝
MISSING PIECES
28 為藝術鞠躬盡瘁的艋舺青年 林華嵩與《淡水之濱》|吳謹為
SPECIAL REPORT
32 三年醞釀,全臺首座「校園藝術生態博物館」現身臺北市太平國小|嚴瀟瀟
34 書畫新辯與品牌連線:異雲書屋與思文閣的策展實驗|嚴瀟瀟
COVER STORY
36 「崇高」的迴響 透納與當代藝術的對話新視角|朱貽安
FEATURE
40 我重生了,回到藝術大學畢業的那一年 這一世我要____|李京樺
2018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大典(紙本)
敲打夢想的女孩:一個女孩的勇氣改變了音樂(二版)
在當代之後:2017-2018春之當代藝論
現代建築之父 柯比意
小老鼠大畫家-小珍幫你導覽現代美術(二版)
藝術史學的世界觀:從宮布利希與葛林柏格到阿爾珀斯及克勞斯
蒙太奇的微笑:城市影像/空間/跨領域
恐龍是怎麼到博物館?
影子馬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