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180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55期_04月號

EDITORIAL 32 藝術與戰爭
COLUMN
34 安迪.沃荷與未來主體的誕生
36 當姿態比結果重要時
38 隱身群山的文物館
40 如何選擇藝術品標的?(上)
42 「臺南建築三年展」作為起點

MISSING PIECES
44 在南國留下蹤跡的詩畫人瑞——高木昌壽
ARTIST
46 前衛之後,當代之前
身為藝術史反曲點的約翰.巴爾德薩里”
51 與西方觀念藝術史同行
專訪施布特.瑪格畫廊創辦人莫妮卡.施布特與菲羅門尼.瑪格
SPECIAL REPORT
54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理由
58 台新藝術獎2021年度觀察報告
COVER STORY
64 非關前衛關乎美 喬治.莫蘭迪的藝術實踐
68 唯一的永恆 專訪藝術史學者勞拉.馬蒂奧利.羅斯
70 面對喬治·莫蘭迪,他們如是說

內容試閱https://issuu.com/artouch/docs/2022_4_jpg_

9 件庫存

本期主題:冷戰的興起與前衛的誕生——戰後前衛1945—1955

——

藝術市場的調查與長久發展,無論它是以收藏史、藝術鑑賞史或起源史等形式出現,一直植根於藝術史的研究。也因此,在我們討論什麼是前衛時,或許我們有必要再一次回頭仔細審視「前衛」是什麼。依循著這樣的思維,我們預計將以三期的專題,分別以1945至1955、1955至1965,以及1965至1975三個時間階段,就時代背景、視覺藝術、電影藝術、舞蹈劇場等面向,探索這30年的摸索與嘗試,如何奠定、改變我們今日的藝術概念。循著軸心國與同盟國分別發展、裂解的前衛,除了意識形態的本質差異,彼此的回應、衝突,乃至於日後概念的遲延又是什麼?2000年以來對戰後前衛的新近研究,又如何改變我們過往對戰後前衛的既定認識?此次「戰後前衛1945-1955」專題,則試圖以「序幕」的邏輯,呈現戰後幾個重要藝術類項的前衛輪廓。(企劃/朱貽安)

 

 

 

重量400 g
尺寸28 × 21 × 1 cm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