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180
《典藏‧古美術》第396期_09月號
臺灣藏書文化
臺灣藏書文化|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故宮「碁人弈事」中的女性身影|香港&紐約拍賣預告
🔻臺灣藏書文化
◆傅月庵與藏書文化現場
◆「台北古書拍賣會」的發展及書刊舉隅、點評
◆國家圖書館中的私人藏書與手稿
◆袁芳榮談古籍、劉興華談西文古籍、賴奇廷談臺灣文獻、蕭仁豪談詩集
🔻更多亮點
◆由史博館《大千狂塗》(一)看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
◆尋找文物中的「碁女子」──故宮「碁人弈事」特展中的女性身影
◆多樣中的統一和跨域的流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特展
◆毫端識得金剛體──漫談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之金剛經塔
◆朝鮮前期的藝術變革──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粉青沙器選介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
10 件庫存
本期主題:臺灣藏書文化
——
還記得上次買書時,那份迫不及待翻開書頁的心情嗎?為什麼進入數位時代的我們仍藏書?
或許因為它們的珍稀:存世稀少的宋明刻本、西洋搖籃本古籍、早期臺灣文獻,或是早已絕版的詩集;或許因為它們的內容:名家之作,自帶不可替代的光芒;也或許因為它們的質感:歲月的痕跡、別出心裁的裝幀,都使書本在手中散發獨特魅力。書因此超越「閱讀工具」,成為值得收藏的存在。
本期「臺灣藏書文化」專題,邀請傅月庵談談臺灣藏書風景,陳學祈回顧古書拍賣會的發展,探訪國圖典藏中的私人藏書及手稿,並走進四位書籍收藏家的私人書房,呈現書冊如何在市場、在機構、在個人生活中持續發光。「能藏,也能讀」,正是藏書家的精神,就讓我們手捧本期,繼續讀下去。
《典藏.古美術》396期(2025年9月號)目錄
112P
關鍵字:臺灣藏書文化, 傅月庵, 台北古書拍賣會, 國家圖書館, 張大千, 故宮碁人弈事, 伊斯蘭文化, 金剛經塔, 粉青沙器, 韓幹牧馬圖
目錄
◎Editorial 編輯手記
8 高興或不高興,我們繼續辦|藍玉琦
◎Note 藝文
14 藝訊板塊|編輯部
◎Special Report 專題
18 臺灣藏書文化|編輯部
20 書本裡外的鑑賞力──傅月庵與藏書文化現場|藍玉琦
24 得來不易的半畝方塘──「台北古書拍賣會」的發展及書刊舉隅、點評|陳學祈
30 從私人書櫃到公共資產──國家圖書館中的私人藏書與手稿|李思潔
34 藏書
35 書中自有林黛玉,藏書自在求知趣──袁芳榮與他的古書收藏|劉榕峻
40 百年書香與技藝之美──劉興華的西洋古籍收藏之道|山甯
45 今月曾經照古人──日治時期臺灣文獻收藏家賴奇廷的時空旅程|曾令愉
50 收藏詩集之必要──專訪詩集愛好者蕭仁豪|曾信容
◎Seasonal Story 季節故事
56 成生獻促織|江采蘋
◎Exhibition 展覽
58 由史博館《大千狂塗》(一)看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周妙齡
66 尋找文物中的「碁女子」──故宮「碁人弈事」特展中的女性身影|蔡君彝、陳嘉恩
72 多樣中的統一和跨域的流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特展|苑默文
◎Connoisseurship 鑑賞
78 毫端識得金剛體──漫談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之金剛經塔|王鍾承
◎Extension 迴響
86 朝鮮前期的藝術變革──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粉青沙器選介|雷皓天
◎Brushwork 畫品
94 肉中畫骨:韓幹〈牧馬圖〉|何炎泉
◎Events 動態
98 以弘體書法宣揚弘一大師精神|何國慶
100 以玉為媒,以信為本──專訪「VonDusenART 鈺璽」鄭鈺涵|藍玉琦
102 2025台北文華藝術博覽會古美術珍品磅礡登場|台北文華藝術博覽會
◎Auction 拍賣
106 香港蘇富比「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陶瓷」九月上拍──明成化御製〈青花梔子花宮盌〉罕見珍稀|編輯部
107 紐約邦瀚斯揭開亞洲藝術週序幕──精選拍品8月香港邦瀚斯預展亮相|編輯部
◎Calendar 展訊
108 本月展訊|編輯部
書名:《典藏‧古美術》第396期_09月號
作者:典藏古美術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9.01
EAN:4719294100018
期數:396
裝訂:平裝
頁數:112
《典藏.古美術》396期(2025年9月號)編輯手記
高興或不高興,我們繼續辦
訪問將近尾聲,受訪者友人翻開一本頗有點年歲的《現代詩》雜誌,說:「我唸給你聽,你們雜誌哪天不行了,可以這樣寫『編輯手記』。」
同為出版社從業人員的他,語調有愛地朗讀起來:「窮是我們最大的致命傷!有錢則阿毛阿狗都可以出『詩集』,充『詩人』……在這裏,面臨停刊之悲運,我只有發出這最後和最沉痛的一聲求救的呼號了:S.O.S!五年多了,我手創的詩刊,這一艘遠涉重洋的大郵船,難道就此讓它沉沒下去嗎?不!不行!我還有一輛腳踏車可賣。我要犧牲一切,為本刊的繼續出版而奮鬪,直到餓死或凍死的一天。當然,我們需要同情,尤其需要經濟上的支援。我相信這個社會上有的是正義感,有的是仁愛。你心裏有仁愛,請即伸出援手!十塊錢不嫌少,一千元不嫌多,否則,也請你給我們多多介紹定戶,不勝感激之至!S.O.S!S.O.S!(弦)」。
聽畢,哭之笑之,宛如八大山人的簽名花押。紀弦實在太酷太熱烈。這是他寫在1958年3月1日第21期《現代詩》雜誌的「編輯後記」,起筆與收束皆直言不諱,鏗鏘有力。但總深感這沉痛疾呼,會不會像情緒勒索太重了些?或是我未有詩人充沛的豐富情感,當然最主要的,我不是出資者,加以早有心理準備,截至目前為止,調節系統仍可自控。雜誌經營不易,合刊、雙月刊、季刊、停刊已非新聞,超級老字號60年的《讀者文摘》(中文版)也在今年畫下休止符,6、7月號雙月刊為最後一期,封面醒目的「訂閱參與珠寶抽獎」顯得疲憊不堪。哀矜勿喜。
那在《現代詩》第45期(1964年)出版後,紀弦認為出詩集比編詩刊更重要,於是停刊。日後他說明原因:「我要辦詩刊我就辦了;一旦我感到厭倦,就把它停掉,把它解散掉,一切不為什麼,完全是一個高興不高興的問題」。
於是,這一期,我們就來個「完全是一個高興不高興的問題」。書是如此地熟悉可親,有書就可以歡喜,此時翻閱雜誌的諸位,更是讓在下感激涕零;即便沒有,至數位時代天天滑看的手機,全球最多人所使用的社群媒體「Facebook臉書」中也有「典藏古美術」歡迎按讚加追蹤。若是錯過了2、3月的國際書展、台北古書拍賣會,12月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尚未到來,不妨先與編輯部一起來場不雞湯的中場休息,翻開本期專題,看資深愛書人傅月庵、陳學祈、袁芳榮、劉興華、賴奇廷、蕭仁豪談他們的觀察與收藏,以及公共藏書重鎮國家圖書館在這個時代所做的事;來看看這不虛言混假、真實明白的「臺灣藏書文化」。
對了,免得誤會─《典藏・古美術》一路走來不容易,但我們目前沒有要停刊(感謝獨資支撐的社長大人與贊助廣告、訂閱購買的諸位讀者大德)。筆者在這期編輯手記,將前輩紀弦的真性情呼告搬來,以去除縈繞悶壓於心之邪祟,我的性情雖沒有那麼澎湃用力,但確實希望大家能一同支持「閱讀」這件事,無須S.O.S;若有看到喜歡的雜誌圖書,不論新書或舊籍,實體書或電子版,都請考慮帶一本回家,不勝感激之至。
藍玉琦
《典藏.古美術》396期(2025年9月號)目錄
112P
關鍵字:臺灣藏書文化, 傅月庵, 台北古書拍賣會, 國家圖書館, 張大千, 故宮碁人弈事, 伊斯蘭文化, 金剛經塔, 粉青沙器, 韓幹牧馬圖
目錄
◎Editorial 編輯手記
8 高興或不高興,我們繼續辦|藍玉琦
◎Note 藝文
14 藝訊板塊|編輯部
◎Special Report 專題
18 臺灣藏書文化|編輯部
20 書本裡外的鑑賞力──傅月庵與藏書文化現場|藍玉琦
24 得來不易的半畝方塘──「台北古書拍賣會」的發展及書刊舉隅、點評|陳學祈
30 從私人書櫃到公共資產──國家圖書館中的私人藏書與手稿|李思潔
34 藏書
35 書中自有林黛玉,藏書自在求知趣──袁芳榮與他的古書收藏|劉榕峻
40 百年書香與技藝之美──劉興華的西洋古籍收藏之道|山甯
45 今月曾經照古人──日治時期臺灣文獻收藏家賴奇廷的時空旅程|曾令愉
50 收藏詩集之必要──專訪詩集愛好者蕭仁豪|曾信容
◎Seasonal Story 季節故事
56 成生獻促織|江采蘋
◎Exhibition 展覽
58 由史博館《大千狂塗》(一)看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周妙齡
66 尋找文物中的「碁女子」──故宮「碁人弈事」特展中的女性身影|蔡君彝、陳嘉恩
72 多樣中的統一和跨域的流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特展|苑默文
◎Connoisseurship 鑑賞
78 毫端識得金剛體──漫談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之金剛經塔|王鍾承
◎Extension 迴響
86 朝鮮前期的藝術變革──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粉青沙器選介|雷皓天
◎Brushwork 畫品
94 肉中畫骨:韓幹〈牧馬圖〉|何炎泉
◎Events 動態
98 以弘體書法宣揚弘一大師精神|何國慶
100 以玉為媒,以信為本──專訪「VonDusenART 鈺璽」鄭鈺涵|藍玉琦
102 2025台北文華藝術博覽會古美術珍品磅礡登場|台北文華藝術博覽會
◎Auction 拍賣
106 香港蘇富比「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陶瓷」九月上拍──明成化御製〈青花梔子花宮盌〉罕見珍稀|編輯部
107 紐約邦瀚斯揭開亞洲藝術週序幕──精選拍品8月香港邦瀚斯預展亮相|編輯部
◎Calendar 展訊
108 本月展訊|編輯部
書名:《典藏‧古美術》第396期_09月號
作者:典藏古美術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9.01
EAN:4719294100018
期數:396
裝訂:平裝
頁數:112
《典藏.古美術》396期(2025年9月號)編輯手記
高興或不高興,我們繼續辦
訪問將近尾聲,受訪者友人翻開一本頗有點年歲的《現代詩》雜誌,說:「我唸給你聽,你們雜誌哪天不行了,可以這樣寫『編輯手記』。」
同為出版社從業人員的他,語調有愛地朗讀起來:「窮是我們最大的致命傷!有錢則阿毛阿狗都可以出『詩集』,充『詩人』……在這裏,面臨停刊之悲運,我只有發出這最後和最沉痛的一聲求救的呼號了:S.O.S!五年多了,我手創的詩刊,這一艘遠涉重洋的大郵船,難道就此讓它沉沒下去嗎?不!不行!我還有一輛腳踏車可賣。我要犧牲一切,為本刊的繼續出版而奮鬪,直到餓死或凍死的一天。當然,我們需要同情,尤其需要經濟上的支援。我相信這個社會上有的是正義感,有的是仁愛。你心裏有仁愛,請即伸出援手!十塊錢不嫌少,一千元不嫌多,否則,也請你給我們多多介紹定戶,不勝感激之至!S.O.S!S.O.S!(弦)」。
聽畢,哭之笑之,宛如八大山人的簽名花押。紀弦實在太酷太熱烈。這是他寫在1958年3月1日第21期《現代詩》雜誌的「編輯後記」,起筆與收束皆直言不諱,鏗鏘有力。但總深感這沉痛疾呼,會不會像情緒勒索太重了些?或是我未有詩人充沛的豐富情感,當然最主要的,我不是出資者,加以早有心理準備,截至目前為止,調節系統仍可自控。雜誌經營不易,合刊、雙月刊、季刊、停刊已非新聞,超級老字號60年的《讀者文摘》(中文版)也在今年畫下休止符,6、7月號雙月刊為最後一期,封面醒目的「訂閱參與珠寶抽獎」顯得疲憊不堪。哀矜勿喜。
那在《現代詩》第45期(1964年)出版後,紀弦認為出詩集比編詩刊更重要,於是停刊。日後他說明原因:「我要辦詩刊我就辦了;一旦我感到厭倦,就把它停掉,把它解散掉,一切不為什麼,完全是一個高興不高興的問題」。
於是,這一期,我們就來個「完全是一個高興不高興的問題」。書是如此地熟悉可親,有書就可以歡喜,此時翻閱雜誌的諸位,更是讓在下感激涕零;即便沒有,至數位時代天天滑看的手機,全球最多人所使用的社群媒體「Facebook臉書」中也有「典藏古美術」歡迎按讚加追蹤。若是錯過了2、3月的國際書展、台北古書拍賣會,12月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尚未到來,不妨先與編輯部一起來場不雞湯的中場休息,翻開本期專題,看資深愛書人傅月庵、陳學祈、袁芳榮、劉興華、賴奇廷、蕭仁豪談他們的觀察與收藏,以及公共藏書重鎮國家圖書館在這個時代所做的事;來看看這不虛言混假、真實明白的「臺灣藏書文化」。
對了,免得誤會─《典藏・古美術》一路走來不容易,但我們目前沒有要停刊(感謝獨資支撐的社長大人與贊助廣告、訂閱購買的諸位讀者大德)。筆者在這期編輯手記,將前輩紀弦的真性情呼告搬來,以去除縈繞悶壓於心之邪祟,我的性情雖沒有那麼澎湃用力,但確實希望大家能一同支持「閱讀」這件事,無須S.O.S;若有看到喜歡的雜誌圖書,不論新書或舊籍,實體書或電子版,都請考慮帶一本回家,不勝感激之至。
藍玉琦
《典藏.古美術》396期(2025年9月號)目錄
112P
關鍵字:臺灣藏書文化, 傅月庵, 台北古書拍賣會, 國家圖書館, 張大千, 故宮碁人弈事, 伊斯蘭文化, 金剛經塔, 粉青沙器, 韓幹牧馬圖
目錄
◎Editorial 編輯手記
8 高興或不高興,我們繼續辦|藍玉琦
◎Note 藝文
14 藝訊板塊|編輯部
◎Special Report 專題
18 臺灣藏書文化|編輯部
20 書本裡外的鑑賞力──傅月庵與藏書文化現場|藍玉琦
24 得來不易的半畝方塘──「台北古書拍賣會」的發展及書刊舉隅、點評|陳學祈
30 從私人書櫃到公共資產──國家圖書館中的私人藏書與手稿|李思潔
34 藏書
35 書中自有林黛玉,藏書自在求知趣──袁芳榮與他的古書收藏|劉榕峻
40 百年書香與技藝之美──劉興華的西洋古籍收藏之道|山甯
45 今月曾經照古人──日治時期臺灣文獻收藏家賴奇廷的時空旅程|曾令愉
50 收藏詩集之必要──專訪詩集愛好者蕭仁豪|曾信容
◎Seasonal Story 季節故事
56 成生獻促織|江采蘋
◎Exhibition 展覽
58 由史博館《大千狂塗》(一)看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周妙齡
66 尋找文物中的「碁女子」──故宮「碁人弈事」特展中的女性身影|蔡君彝、陳嘉恩
72 多樣中的統一和跨域的流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特展|苑默文
◎Connoisseurship 鑑賞
78 毫端識得金剛體──漫談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之金剛經塔|王鍾承
◎Extension 迴響
86 朝鮮前期的藝術變革──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粉青沙器選介|雷皓天
◎Brushwork 畫品
94 肉中畫骨:韓幹〈牧馬圖〉|何炎泉
◎Events 動態
98 以弘體書法宣揚弘一大師精神|何國慶
100 以玉為媒,以信為本──專訪「VonDusenART 鈺璽」鄭鈺涵|藍玉琦
102 2025台北文華藝術博覽會古美術珍品磅礡登場|台北文華藝術博覽會
◎Auction 拍賣
106 香港蘇富比「伊勢彥信珍藏重要中國陶瓷」九月上拍──明成化御製〈青花梔子花宮盌〉罕見珍稀|編輯部
107 紐約邦瀚斯揭開亞洲藝術週序幕──精選拍品8月香港邦瀚斯預展亮相|編輯部
◎Calendar 展訊
108 本月展訊|編輯部
書名:《典藏‧古美術》第396期_09月號
作者:典藏古美術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9.01
EAN:4719294100018
期數:396
裝訂:平裝
頁數:112
《典藏.古美術》396期(2025年9月號)編輯手記
高興或不高興,我們繼續辦
訪問將近尾聲,受訪者友人翻開一本頗有點年歲的《現代詩》雜誌,說:「我唸給你聽,你們雜誌哪天不行了,可以這樣寫『編輯手記』。」
同為出版社從業人員的他,語調有愛地朗讀起來:「窮是我們最大的致命傷!有錢則阿毛阿狗都可以出『詩集』,充『詩人』……在這裏,面臨停刊之悲運,我只有發出這最後和最沉痛的一聲求救的呼號了:S.O.S!五年多了,我手創的詩刊,這一艘遠涉重洋的大郵船,難道就此讓它沉沒下去嗎?不!不行!我還有一輛腳踏車可賣。我要犧牲一切,為本刊的繼續出版而奮鬪,直到餓死或凍死的一天。當然,我們需要同情,尤其需要經濟上的支援。我相信這個社會上有的是正義感,有的是仁愛。你心裏有仁愛,請即伸出援手!十塊錢不嫌少,一千元不嫌多,否則,也請你給我們多多介紹定戶,不勝感激之至!S.O.S!S.O.S!(弦)」。
聽畢,哭之笑之,宛如八大山人的簽名花押。紀弦實在太酷太熱烈。這是他寫在1958年3月1日第21期《現代詩》雜誌的「編輯後記」,起筆與收束皆直言不諱,鏗鏘有力。但總深感這沉痛疾呼,會不會像情緒勒索太重了些?或是我未有詩人充沛的豐富情感,當然最主要的,我不是出資者,加以早有心理準備,截至目前為止,調節系統仍可自控。雜誌經營不易,合刊、雙月刊、季刊、停刊已非新聞,超級老字號60年的《讀者文摘》(中文版)也在今年畫下休止符,6、7月號雙月刊為最後一期,封面醒目的「訂閱參與珠寶抽獎」顯得疲憊不堪。哀矜勿喜。
那在《現代詩》第45期(1964年)出版後,紀弦認為出詩集比編詩刊更重要,於是停刊。日後他說明原因:「我要辦詩刊我就辦了;一旦我感到厭倦,就把它停掉,把它解散掉,一切不為什麼,完全是一個高興不高興的問題」。
於是,這一期,我們就來個「完全是一個高興不高興的問題」。書是如此地熟悉可親,有書就可以歡喜,此時翻閱雜誌的諸位,更是讓在下感激涕零;即便沒有,至數位時代天天滑看的手機,全球最多人所使用的社群媒體「Facebook臉書」中也有「典藏古美術」歡迎按讚加追蹤。若是錯過了2、3月的國際書展、台北古書拍賣會,12月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尚未到來,不妨先與編輯部一起來場不雞湯的中場休息,翻開本期專題,看資深愛書人傅月庵、陳學祈、袁芳榮、劉興華、賴奇廷、蕭仁豪談他們的觀察與收藏,以及公共藏書重鎮國家圖書館在這個時代所做的事;來看看這不虛言混假、真實明白的「臺灣藏書文化」。
對了,免得誤會─《典藏・古美術》一路走來不容易,但我們目前沒有要停刊(感謝獨資支撐的社長大人與贊助廣告、訂閱購買的諸位讀者大德)。筆者在這期編輯手記,將前輩紀弦的真性情呼告搬來,以去除縈繞悶壓於心之邪祟,我的性情雖沒有那麼澎湃用力,但確實希望大家能一同支持「閱讀」這件事,無須S.O.S;若有看到喜歡的雜誌圖書,不論新書或舊籍,實體書或電子版,都請考慮帶一本回家,不勝感激之至。
藍玉琦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