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Items - NT$0
    •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NT$180

《典藏‧古美術》第381期_06月號

🔻地震速報

◆動物.神靈.傳說──美索不達米亞及中日地震神話

◆地震島臺灣──地牛神話與震災中的神

◆地震當前,神祇護佑──佛道信仰中的防震符咒

◆山嶽翻騰乾坤醉──中國古代地震觀測與應對

◆當代博物館防震實踐──故宮、史博館、碗盤博物館防震措施專訪

🔻更多亮點

◆宋代李嵩〈花籃圖〉的隨類賦彩

◆嶺南派大宗師歐豪年逝世,文化大學「御風而行」紀念展

◆鳳凰故國──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青銅時代曾楚藝術」特展

◆喜馬拉雅藝術之門──美國魯賓博物館巡迴展

◆溫故知新──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重新開館紀念特展

◆一道秦嶺淮河線,兩種藝術風情──大和文華館「中國南與北的藝術」

◆日本佛龕的特殊別名──厨子/zushi

◆線條轉向:皴法的演進

◆解析〈大威德金剛曼荼羅〉──屈志仁、華安娜《絲貴如金:古代中亞與中國的絲織品》

◆在青春與萬古之間──「衡山風華.魏嘉瑩」、「荊關氣象.顏安立」甲辰繪畫展

◆字裡莊嚴,華麗冒險──敦煌藝術中心「華枝春滿─李默父個展」

◆埃斯卡納齊「文房清翫」夏季展

◆紀念吳昌碩誕辰180週年──泰山殘石樓組印:吳昌碩與高邕的金石印緣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

10 件庫存

A08381 , , ,

本期主題:地震速報

——

﹝地震速報﹞注意!您所在位置發生顯著有感地震。成因眾說紛紜,《聖經》認為是上帝憤怒的表現,中國視為君王德不配位的警訊,日本傳說為巨鯰作怪,原漢流傳是地牛翻身,詮釋各異。

身處地震帶上,如何理解、應對地震是歷久不衰的議題。讓我們藉視覺化材料,深入神話中的震源,一路回到地表,看古今如何以信仰、科學面對不可預測的震災。

 

重量 500 g
尺寸 28 × 21 × 1 cm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

瀏覽此商品的人,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