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Items - NT$0
    •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典藏‧古美術》第388期_01月號

NT$180

清翫雅集三十週年

清翫雅集三十週年|嘉美館林玉山寫生展|京博松竹梅展|香港.北京2024秋拍

清翫雅集三十週年

◆藏器待時,擁抱收藏之樂──清翫三十器物召集人李明德專訪

◆珍藏真藏,世代典範──清翫三十書畫召集人石允文專訪
◆清翫珍玩,閒適有趣韻──清翫三十珍玩召集人林木和導介

🔻更多亮點

◆「1號先生」古董收藏界大佬張宗憲辭世,享耆壽98歲

◆寫生的即景與超越──嘉義市立美術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善惡之間──中國藝術中的鬼神與妖怪

◆嚴冬中的絕美身姿──京都國立博物館「禪意雅韻―松竹梅」」

◆揚州的繁榮與藝──京都國立博物館展出袁江、王雲繪〈樓閣山水圖屏風〉

◆蛇年生肖之美──京博新春特展「金蛇獻瑞―蛇年生肖展」

◆江戶浮世幻想曲──大阪中之島美術館「歌川國芳展─奇才畫師的魔力」

◆藝術史中的父子關係──以文嘉的墨梅為例

◆觀物之生:沈周《寫生》冊

◆破除藝術「偽知識」──第四屆文物藝術品科學鑑定學術研討會側記

◆創造版畫新意的《石譜》及《果譜》──馬孟晶《耳目之玩:晚明圖譜與文學插圖版畫》|馬孟晶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

《典藏‧古美術》第385期_10月號

NT$180

寶島名勝之旅

寶島名勝之旅|故宮南院琉球展|荷蘭國家藝術館「亞洲青銅」|倫敦、紐約亞洲藝術週

🔻寶島名勝之旅

◆跟著畫家遊山玩水──近代臺灣實景山水與旅遊發展

◆寫生風景的曙光──日治時期東洋畫中的臺灣風景

◆筆山墨海──史博館藏中的臺灣勝景

◆臺灣風景觀的變遷──以清領時期到戰後的長卷畫為例

🔻更多亮點

◆書畫學者33年故宮生涯,何傳馨辭世享壽74歲

◆豐厚你對沖繩的想像──故宮南院「萬國津梁:東亞海上的琉球」

◆聯結亞洲大陸的青銅作品──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青銅:4000年的美麗風華」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80期_05月號

NT$180
┃主題系列文章┃
034 在最自由的條件下飛行∣朱貽安COLUMN 今專欄
036 「假」常玉與林風眠之名∣王嘉驥
038 520 後內閣在文化資產政策上的考驗∣蕭文杰
040 不斷創造社會功能的南美館∣洪三雄
042 詩的雕塑∣姚謙
044 藝術熱浪襲捲臺灣 喜迎奇美· 富邦兩大國際展∣簡秀枝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046 從蘇州、上海到峇株巴轄:1930 年代的堀越英之助、魯迅、陳澄波∣劉錡豫ARTIST 藝術家
048 阿馬德奧· 洛倫薩托:現代巴西的視覺建構者∣嚴瀟瀟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052 尚-米歇爾.歐托尼耶:物與光的煉金術∣嚴瀟瀟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

《典藏‧古美術》第377期_02月號

NT$180

祥龍瑞應

祥龍瑞應|甲辰紀年印刻特輯|史密森尼「安陽」特展|浙江美術館趙之謙展|上海秋拍成績單

🔻祥龍瑞應

◆蛟龍騰天──京都國立博物館「龍年生肖」專題展

◆龍年快樂!──靜嘉堂藏品龍年精選展

◆異文化視野下的龍──費城藝術博物館「神話生物:中國和世界的幻獸」特展

◆韓國龍長怎樣?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尋龍之旅」特展

◆甲辰紀年:新春印刻同樂會

◆財神到,藏傳佛教帶來福德與智慧──蒙藏文化館「好運連連─財神與蒙藏生活藝術之美」特展

◆繼往開來──美國史密森尼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安陽:中國的古代王城」特展

◆朝鮮君王的王道意圖──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英祖即位300週年「蕩蕩平平」特展

◆我們來自小白樓──談「墨韻文脈─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繪畫精品展」清宮散佚書畫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74期_11月號

NT$180
┃主題系列文章┃
重新認識我們的世界
從藝評寫作到策展——我的經驗談
文資法修正草案恐成財團提款機
文學、藝術的時代意義
回到人群看藝術
傳承.雲門.池上:一個幸福國家的緣起
┃更多亮點文章┃
從往返紀念照解謎—追憶府城畫家黃連登
“時空之形,動靜之重:理查德.塞拉的繪畫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