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布赫迪厄討論文化生產最重要的作品,為其藝術社會學理論集大成之作!
讓藝術從純粹藝術、美學的探討角度,轉而去分析作家、作品、團體和社會場域之間的關係。
顯示第 21 至 24 項結果,共 24 項
布赫迪厄討論文化生產最重要的作品,為其藝術社會學理論集大成之作!
讓藝術從純粹藝術、美學的探討角度,轉而去分析作家、作品、團體和社會場域之間的關係。
從波洛克談起,皮力展開了一場1950~1970年代藝術理論的梳理和研究,並由現代主義藝術的兩個傳統——形式主義和前衛精神——折射出在當代情境中對於媒介、觀念、社會意識、藝術體制等方面問題的思考。
藝術,不再只是一幅畫或一件雕塑,而是一種觀念的釋放,是對哲學、政治、人性、物質文明等發展,給予回應的種種形式和態度。乘著飛翔工學中看不見的懸空力量,穿梭於觀念、藝術、歷史之中,以尋找觀念藝術與藝術觀念間有跡可尋的思想美學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