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_典藏藝術季—藝術經典書選

臂距之外:行政法人博物館的觀察

NT$350 NT$263

臺灣方興未艾的文化治理新主張!

行政法人是什麼?為何這種組織制度可以從16世紀英國發展至今,飄洋過海成為目前臺灣博物館及美術館領域中最具話題性的未來選項之一?而它秉持的「臂距原則」又是如何讓文化藝術組織的專業治理與政府分權、課責之間,維持一種令人又愛又恨的平衡關係?

策展時代

NT$380 NT$285

2023.12.15上市!

「策展人可以透過調校、修正自身的策展實踐,影響包括收藏家、博物館館長與贊助者在內的掌權者來創造改變。這需要掌握各式各樣的技能,包括檔案研究乃至打動人心的溝通技巧。儘管如此具挑戰性,周旋在藝術家、機構與觀眾之間,既身懷專業知識而又具高知名度的策展人,仍是最有能力回應這個挑戰的角色。」——莉莉安.卡麥隆

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制度研究

NT$480 NT$360

本書以英、法、日三國為對象,邀集張瑜倩、陳彥伶、邱君妮三位學者分別爬梳它們在世界趨勢的變化和國家政策的變革中,博物館/美術館法人制度的演進與變遷,與營運管理上的績效與利弊得失。並以英、法、日三國制度設計的獨到之處,提示出臺灣在相關制度的設計上尤須關注與思考的各種面向。

書法這麼美!縱覽橫跨一千六百年國寶書蹟

NT$480 NT$360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副處長何炎泉博士品鑑書法力作!
從初心者到書家,此生必藏傳世書法鑑賞名典

作者破除千百年來傳承道統般的書法史品評窠臼,直面作品,與讀者共同感受書法之美,篇篇以經典大師法帖舉證,為當今書法欣賞洞察力獨具,突破書品沉痾觀點之力作。

典藏蝦皮商城
博客來誠品線上讀冊

策展之道

NT$480 NT$360

2024.9.3上市,購買後入庫隨即出貨!

策展能幫我們做什麼?

當代藝術界最具影響力策展人──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藉一篇篇情節生動的工作回憶,揭示策展如何帶領我們創造全新的未來

奧布里斯特以獨到觀點道出對策展的看法,包含:展覽場地的各種可能性、策展的本質、跨領域的藝術理解等,本書進入他的策展世界、撿拾其經驗碎片,讓所有對策展躍躍欲試或努力在這條路上實踐自我的創意工作者,都能透過這本書更瞭解這位當代策展人。

 

電影寓言

NT$520 NT$390

當代法國思想家賈克.洪席耶首本電影文集

這不只是一本電影理論書,更透過具體的電影作品分析,例如:希區考克如何完美掌控電影語言、艾森斯坦如何運用蒙太奇技巧呈現蘇聯農業集體化的過程、羅塞里尼電影場景中的人物姿態與動作背後的深刻意涵,以及高達如何在《電影史》中重構影像與歷史的關係,讓我們看到電影如何同時作為藝術形式與歷史見證,既說故事,也記錄時代,並帶讀者探索影像背後更深層的美學與社會意義。

「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

NT$580 NT$435

【預購】2024.3.15上市,入庫後隨即出貨!

◤ 1996年聯福製衣廠失業女工臥軌抗爭
◤ 2004年新莊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
◤ 2008年新店溪洲部落與桃園撒烏瓦知部落反迫遷抗議
◤ 2011年東海岸反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之行動
◤ 2014年3月反服貿協議太陽花學生運動

重回轉動時代的重要時刻,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有什麼樣的關係?
是平行世界、互相衝突或是互為主體
一段關於藝術與社會運動交會的在地記錄

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一段爭議的政治進程

NT$580 NT$435

帶著翻轉台灣美術百年史正統版本的雄心,
闖入衝突與爭議去尋找答案,卻意外寫出一本給台灣的情書。
一本關心台灣前途的知識分子必讀的書。

本書作者認為台灣這座島嶼是針對文化霸權、殖民、國族主義等議題進行辯論的理想實驗室,她藉著視覺藝術的幽微特質,探討了美術領域行動者圍繞著認同問題所採行的表達與策略,從中分析中國性(sinité)、台灣性(taïwanité)與西方性(occidentalité)的三角關係,而所推展開來的討論,讓我們重新審視了霸權下的成見。

 

繪畫這麼美!從筆墨品評、深度鑑賞中國名畫

NT$580 NT$435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處長何炎泉博士
繼《書法這麼美》又一品鑑名畫力作!
縱觀三千年歷代名作筆墨,鑑賞中國繪畫必收經典!

故宮鎮館之寶北宋大家范寬《谿山行旅圖》,為何精彩?為何感動?為何偉大?
讚賞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只能用「了不起」形容嗎?

作者以流暢幽默的筆調,帶你一步步打通「筆墨不通」的任督二脈,以敏銳且析論深入的角度,拆解畫作的文獻資料與外在形式,歸納分析出常人不容易察覺到的趣味觀點,讓你豁然開朗,悠遊畫境。

故宮百話-百年博物館的政治力與品牌力從何而生?

NT$680 NT$510

理解故宮就是理解文化,理解兩岸關係,理解臺灣政治

◤ 1925年故宮於紫禁城誕生
◤ 1949年文物運抵臺灣
◤ 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落成

從中國北京到南京、四川,最後到了臺灣,在臺灣落地生根的故宮,曾有全球五大博物館之一的美譽,作為文物守護者、臺灣近代史的見證、超強文化IP,它如何在當代與民眾對話?什麼原因造成故宮品牌的弱化?它的展覽如何開創新局?

紀念故宮一百周年力作,《故宮九十話》全新增訂版
百篇文物故事、時事議題及人物訪談梳理事件始末、闡釋不同觀點,引發更多辯證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