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92期_05月號
NT$180EDITORIAL
22 當AI走入人文藝術的深水區|嚴瀟瀟
COLUMN
24 使命不清或已失去使命?——亟待再定位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一)|王嘉驥
26 李遠擔任文化部長,是文資保存大進步還是倒退嚕?|蕭文杰
28 物緣、佛緣、人緣|洪三雄
30 重回藝術現場|姚謙
32 為台北當代藝博會加油打氣|簡秀枝
MISSING PIECES
34 在臺中俱樂部內揮毫的畫家——森牧齋|王俞丰
ARTIST
38 無題縱藝更踰越:「與馬悠閒地散步」三宅信太郎個展|陳賦
ART TALK
40 強調合作與聯盟,在柏林市中心打造一座兼具多樣性、包容性和永續性的美術館——專訪柏林漢堡火車站美術館館長法爾拉特|余小蕙
SPECIAL REPORT
46 混雜現實、韌性與變局中的香港藝術之春|嚴瀟瀟
50 地方不再是文化符號,美術館作為世界網絡的節點:專訪新美館「基進城市」策展人謝豐嶸、鄭慧華|陳思宇
COVER STORY
54 夜行者的半透明詩篇——李黑地的藝術|嚴瀟瀟
FEATURE
60 演算法的靈光:在AI浪潮中重探藝術的邊界|朱貽安
62 人工的智慧、人工的美學與會思考的感覺機器|沈伯丞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