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Items - NT$0
    •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NT$180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71期_08月號

┃主題系列文章┃
.新的獨立時代
.藝術與商業的新面向
.沒有人真的需要一幅畫
.真假「扎那巴扎爾」綠度母(上)
.《笠山之歌》音樂劇再現客家精神

┃更多亮點文章┃
.萬事萬物證券化 藝術作品IPO
.「共享」經典之作 Artex推出藝術作品IPO
.藝術品證券化的可能模式與出路 專訪金融界藝術收藏家劉奕成
.藝術品證券化的幾種嘗試與困境 藝術資產管理學者張正霖從Artex的IPO計畫談藝術金融產業
.券化與世俗化——當藝術作品跌落神壇後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

9 件庫存

本期主題:藝術作品IPO


將藝術作品共同持有並非新概念,不過由Artex藝術品股票交易所推出的藝術品IPO(首次公開募股)計畫,著實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對於歐美市場而言,此前類似的作法為美國公司Masterworks將藝術名作分股出售,而對中國藝術市場熟悉的人來說,似曾相似的產品則莫過於天津文化產權交易所在2011年將藝術家白庚延的作品以每份額1元,最低認購一千元的掛牌歷史。究竟藝術品如何證券化,證券化的可能模式與出路,乃至於嘗試與困境為何?在理解Artex的結構與部分思維後,我們特別邀請了出身金融界的收藏家劉奕成,以及曾實際調查中國市場、藝術資產管理領域的研究者張正霖,與我們分享其對此次藝術作品IPO的觀察。而當凡事皆可證券化,藝術品也成為其中一環時,曾從事藝術經濟研究的藝術史學者沈伯丞則帶領我們再次思考藝術品價格與價值的關係究竟何在?以及當「世俗化」成為趨勢,館博機構能否在藝術品「證券化」的過程中迎來新的營運資金與模式的再思考與調整。

企畫/朱貽安

 

重量 400 g
尺寸 28 × 21 × 1 cm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

瀏覽此商品的人,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