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180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46期_07月號
6 件庫存
生於憂患
WHAT AWARENESS OF CRISIS LEADS US TO
文|嚴瀟瀟
新冠疫情三級警戒進入第二個月,所有直接相關的議題、或是原本在大家認知中並不與疫情直接相關的議題都在發展、蒸騰與發酵中,讓即便是居家工作的人都時時感受到眾聲喧嘩的外界環境。牽涉範圍深廣的疫苗議題沸沸揚揚的同時,舉凡牽涉到公共衛生、民生與市場的,都在各行業、各領域內成為關注重點。文化部「藝文紓困4.0補助」六月初上路,藝文界的館舍、藝廊等紛紛加快數位化建制……本刊截稿前的藝文界最新動向,則有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針對不像餐飲業那般有需要「脫下口罩進食」行為的行業則會優先考慮鬆綁,近期皆有因休館而無緣與公眾見面的重要展覽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同步研擬解封後新的參觀機制。無論這是否會在短期內發生,或是否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新規範,都會對我們原本所習慣的方式帶來改變;而大至國家策略與產業方向,小至個人或社群的行為模式,皆是如此。
迄今延燒超過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不同領域、不同層面都發生了改變,而更關鍵的是,全人類似乎都「被迫」地在思維方式中植入某種憂患意識,原先行之有效的不一定再適用,原先日漸麻痺的或許也有機會為人所警覺,也有進入再討論空間的餘地。此時我們望向世界,或許也應該拋下成見與可能的怠惰,才能看得到、看得全面。在周邊的近鄰國度,過去的一個月我們看到了巴塞爾香港藝術展時隔一年回歸後呈現出的新氣象,看到了這一季春拍在香港、北京都收穫頗豐,也看到了斐列茲藝博會(Frieze Art Fair)將登陸首爾、與韓國畫廊協會密切合作推出新的藝博會。
這些都讓人不禁反觀和思考,台灣藝術產業、藝術生態應朝什麼樣的方向啟動新的能量,才能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足以走出一條獨特而有力的路?台灣有華人世界唯一較為完善的民主體制,也擁有資深而蓬勃的畫廊體系,以及深厚的藝術品收藏傳統,多元的藝文機構與活動結構,更不乏藝術創造的力度,這些顯而易見的特質如何得以優化組合,成為下一階段台灣文化發展的帶動力量?不少業界人士早已呼籲更具策略、更貼近國內外實際狀況的國家政策,與此同時,或許更加睿智、更易於去蕪存菁、而非激化對立的輿論導向,無論眼下還是長遠來看,都是當務之急。
今藝術&投資 346期(2021年7月號)
112P
關鍵字:今藝術, 投資, 典藏, 當代藝術, 藝術評論, 市場, 藝術家, 畫廊, 收藏, 藝博會
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16 生於憂患∣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18 意外的疫情與戰爭∣王嘉驥
20 文資教育失敗─大學欲拆文化資產何患無辭∣蕭文杰
22 喜聞《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施行∣洪三雄
24 如貨品般的藝術∣姚謙
26 收藏與投資價值與價格的基本概念(一)∣張銀鏘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28 「名字寫錯罰寫三遍!」江海樹的活動軌跡調查∣林晏
◎ ART TALK相談室
30 藝術價值由傳播藝術精神出發 訪邦瀚斯亞洲現當代藝術部門主管關尚鵬∣謝盈盈
◎ ARTIST 藝術家
32 雙眸裡的寧靜凝望 提姆.埃特的畫中世界∣朱貽安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34 迴游與駐留 安吉爾.奧特羅的創作觀與方法∣嚴瀟瀟
38 成為橋樑 立木畫廊香港總監田鎧如談台北季節性空間∣編輯部
◎ FEATURE I 專題企畫 1
40 兩岸三地藝術市場近觀∣編輯部
42 疫下台灣 台灣視覺藝術產業觀察∣朱貽安
46 2021香港巴塞爾博覽會反映的香港藝術市場∣朱貽安
51 格局穩中有變,市場復甦伊始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近期觀察∣嚴瀟瀟
◎ FEATURE II 專題企畫 2
56 建築師×藝術家 見證島國土地風華∣簡秀枝
58 江文淵:都市造山、人天共好∣簡秀枝
60 廖偉立:找尋常民生活的能量∣簡秀枝
62 黃聲遠:把公共性還給居民∣簡秀枝
64 曾志偉:在自然原始的狀態中找到安定∣簡秀枝
66 風土之情 席德進的藝術傳奇∣簡秀枝
72 創傷與流變 從陳界仁韓國善宰藝術中心個展「傷身與流身」,看藝術家在全球尺度下的「自救與互救」∣童詠瑋
76 現代主義的在地新生 顏水龍×林壽宇×林明弘「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林芷筠
78 幻彩夢境 袁旃筆下的奇異世界∣林芷筠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80 香港亞洲藝術市場裡的那隻獨角獸∣龔若靈
84 從何新生?如何求變? 第五屆Pulima藝術節「Mapalak Tnbarah 路 折枝」∣嚴瀟瀟
88 開啟藝術市場新樞紐:倫敦克倫威爾藝術場∣朱貽安
92 無聲的災難與沒有臉孔的人 反紀念碑裡的創傷治療與記憶工事∣林芷筠
96 疫情下的災難風景探索:空蕩城市表象下的生命啟示∣陳飛豪
100 大收藏家伊萊.布羅德∣Artprice.com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02 平面與立體的再辯證 山姆.吉利安的抽象繪畫∣林芷筠
◎ RESULTS 拍賣結果
104 從黑馬到篤行者 華藝國際北京春拍:2.07億常玉《群馬》再掀藝術市場傳奇∣編輯部
◎ PREVIEW 拍賣預告
106 景薰樓2021春季拍賣會 亞洲現當代藝術饗宴∣編輯部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08 史詩與絕歌 天美藝術基金會「2020台灣當代藝術家出版計劃」∣林芷筠
109 大同.小異 大衛.阿賈耶與亞當.彭德爾頓∣Ellen .W
作者:典藏今藝術&投資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7.1
ISBN:471929410002507
裝訂:平裝
頁數:112
兩岸三地藝術市場近觀
面對全球近乎停擺一年多的藝文活動,藝術產業從惶惑不安到隨著拍賣市場的告捷,一步步穩定運行著。隨著疫苗於各國紛紛開打、普及率漸次提高,各國也開始相繼規劃邊境解封。儘管台灣從五月中進入三級警戒後首度面對各國於去年一整年面對的難題,六月下旬也漸漸開始擬定解除文化場館參訪限制,在疫苗陸續到位後,「如常」變得益發指日可待。
五月下旬,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在眾人雖不看好但依舊期待下開幕了,儘管規模無法與往年相比,海外畫廊也普遍選擇僅展出作品而不派遣員工前往參展,依舊熱絡的人潮與現場交易,令不少人訝異,過往只被認為是「交易平台」的香港,竟然擁有足以支撐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在地收藏。那麼,它擁有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收藏面貌?收藏群體又是如何建立、養成?而與香港藝術市場息息相關、長期以來為人矚目的中國購藏實力,在近期又呈現什麼樣的面貌?首度面臨疫情衝擊的台灣藝術市場,又有哪些機會與難題,值得我們在此時停頓時刻,靜下心來審視與面對?也因此,本期專題典藏編輯團隊以台灣、香港、北京為核心,訪問了多位業內人士,試圖呈顯、勾勒三地近期當代藝術市場的面貌。(企劃/編輯部)
典藏今藝術術新刊試閱
https://issuu.com/artouch/docs/2021_7_jpg_
今藝術&投資 346期(2021年7月號)
112P
關鍵字:今藝術, 投資, 典藏, 當代藝術, 藝術評論, 市場, 藝術家, 畫廊, 收藏, 藝博會
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16 生於憂患∣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18 意外的疫情與戰爭∣王嘉驥
20 文資教育失敗─大學欲拆文化資產何患無辭∣蕭文杰
22 喜聞《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施行∣洪三雄
24 如貨品般的藝術∣姚謙
26 收藏與投資價值與價格的基本概念(一)∣張銀鏘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28 「名字寫錯罰寫三遍!」江海樹的活動軌跡調查∣林晏
◎ ART TALK相談室
30 藝術價值由傳播藝術精神出發 訪邦瀚斯亞洲現當代藝術部門主管關尚鵬∣謝盈盈
◎ ARTIST 藝術家
32 雙眸裡的寧靜凝望 提姆.埃特的畫中世界∣朱貽安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34 迴游與駐留 安吉爾.奧特羅的創作觀與方法∣嚴瀟瀟
38 成為橋樑 立木畫廊香港總監田鎧如談台北季節性空間∣編輯部
◎ FEATURE I 專題企畫 1
40 兩岸三地藝術市場近觀∣編輯部
42 疫下台灣 台灣視覺藝術產業觀察∣朱貽安
46 2021香港巴塞爾博覽會反映的香港藝術市場∣朱貽安
51 格局穩中有變,市場復甦伊始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近期觀察∣嚴瀟瀟
◎ FEATURE II 專題企畫 2
56 建築師×藝術家 見證島國土地風華∣簡秀枝
58 江文淵:都市造山、人天共好∣簡秀枝
60 廖偉立:找尋常民生活的能量∣簡秀枝
62 黃聲遠:把公共性還給居民∣簡秀枝
64 曾志偉:在自然原始的狀態中找到安定∣簡秀枝
66 風土之情 席德進的藝術傳奇∣簡秀枝
72 創傷與流變 從陳界仁韓國善宰藝術中心個展「傷身與流身」,看藝術家在全球尺度下的「自救與互救」∣童詠瑋
76 現代主義的在地新生 顏水龍×林壽宇×林明弘「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林芷筠
78 幻彩夢境 袁旃筆下的奇異世界∣林芷筠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80 香港亞洲藝術市場裡的那隻獨角獸∣龔若靈
84 從何新生?如何求變? 第五屆Pulima藝術節「Mapalak Tnbarah 路 折枝」∣嚴瀟瀟
88 開啟藝術市場新樞紐:倫敦克倫威爾藝術場∣朱貽安
92 無聲的災難與沒有臉孔的人 反紀念碑裡的創傷治療與記憶工事∣林芷筠
96 疫情下的災難風景探索:空蕩城市表象下的生命啟示∣陳飛豪
100 大收藏家伊萊.布羅德∣Artprice.com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02 平面與立體的再辯證 山姆.吉利安的抽象繪畫∣林芷筠
◎ RESULTS 拍賣結果
104 從黑馬到篤行者 華藝國際北京春拍:2.07億常玉《群馬》再掀藝術市場傳奇∣編輯部
◎ PREVIEW 拍賣預告
106 景薰樓2021春季拍賣會 亞洲現當代藝術饗宴∣編輯部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08 史詩與絕歌 天美藝術基金會「2020台灣當代藝術家出版計劃」∣林芷筠
109 大同.小異 大衛.阿賈耶與亞當.彭德爾頓∣Ellen .W
作者:典藏今藝術&投資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7.1
ISBN:471929410002507
裝訂:平裝
頁數:112
兩岸三地藝術市場近觀
面對全球近乎停擺一年多的藝文活動,藝術產業從惶惑不安到隨著拍賣市場的告捷,一步步穩定運行著。隨著疫苗於各國紛紛開打、普及率漸次提高,各國也開始相繼規劃邊境解封。儘管台灣從五月中進入三級警戒後首度面對各國於去年一整年面對的難題,六月下旬也漸漸開始擬定解除文化場館參訪限制,在疫苗陸續到位後,「如常」變得益發指日可待。
五月下旬,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在眾人雖不看好但依舊期待下開幕了,儘管規模無法與往年相比,海外畫廊也普遍選擇僅展出作品而不派遣員工前往參展,依舊熱絡的人潮與現場交易,令不少人訝異,過往只被認為是「交易平台」的香港,竟然擁有足以支撐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在地收藏。那麼,它擁有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收藏面貌?收藏群體又是如何建立、養成?而與香港藝術市場息息相關、長期以來為人矚目的中國購藏實力,在近期又呈現什麼樣的面貌?首度面臨疫情衝擊的台灣藝術市場,又有哪些機會與難題,值得我們在此時停頓時刻,靜下心來審視與面對?也因此,本期專題典藏編輯團隊以台灣、香港、北京為核心,訪問了多位業內人士,試圖呈顯、勾勒三地近期當代藝術市場的面貌。(企劃/編輯部)
典藏今藝術術新刊試閱
https://issuu.com/artouch/docs/2021_7_jpg_
今藝術&投資 346期(2021年7月號)
112P
關鍵字:今藝術, 投資, 典藏, 當代藝術, 藝術評論, 市場, 藝術家, 畫廊, 收藏, 藝博會
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16 生於憂患∣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18 意外的疫情與戰爭∣王嘉驥
20 文資教育失敗─大學欲拆文化資產何患無辭∣蕭文杰
22 喜聞《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施行∣洪三雄
24 如貨品般的藝術∣姚謙
26 收藏與投資價值與價格的基本概念(一)∣張銀鏘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28 「名字寫錯罰寫三遍!」江海樹的活動軌跡調查∣林晏
◎ ART TALK相談室
30 藝術價值由傳播藝術精神出發 訪邦瀚斯亞洲現當代藝術部門主管關尚鵬∣謝盈盈
◎ ARTIST 藝術家
32 雙眸裡的寧靜凝望 提姆.埃特的畫中世界∣朱貽安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34 迴游與駐留 安吉爾.奧特羅的創作觀與方法∣嚴瀟瀟
38 成為橋樑 立木畫廊香港總監田鎧如談台北季節性空間∣編輯部
◎ FEATURE I 專題企畫 1
40 兩岸三地藝術市場近觀∣編輯部
42 疫下台灣 台灣視覺藝術產業觀察∣朱貽安
46 2021香港巴塞爾博覽會反映的香港藝術市場∣朱貽安
51 格局穩中有變,市場復甦伊始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近期觀察∣嚴瀟瀟
◎ FEATURE II 專題企畫 2
56 建築師×藝術家 見證島國土地風華∣簡秀枝
58 江文淵:都市造山、人天共好∣簡秀枝
60 廖偉立:找尋常民生活的能量∣簡秀枝
62 黃聲遠:把公共性還給居民∣簡秀枝
64 曾志偉:在自然原始的狀態中找到安定∣簡秀枝
66 風土之情 席德進的藝術傳奇∣簡秀枝
72 創傷與流變 從陳界仁韓國善宰藝術中心個展「傷身與流身」,看藝術家在全球尺度下的「自救與互救」∣童詠瑋
76 現代主義的在地新生 顏水龍×林壽宇×林明弘「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林芷筠
78 幻彩夢境 袁旃筆下的奇異世界∣林芷筠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80 香港亞洲藝術市場裡的那隻獨角獸∣龔若靈
84 從何新生?如何求變? 第五屆Pulima藝術節「Mapalak Tnbarah 路 折枝」∣嚴瀟瀟
88 開啟藝術市場新樞紐:倫敦克倫威爾藝術場∣朱貽安
92 無聲的災難與沒有臉孔的人 反紀念碑裡的創傷治療與記憶工事∣林芷筠
96 疫情下的災難風景探索:空蕩城市表象下的生命啟示∣陳飛豪
100 大收藏家伊萊.布羅德∣Artprice.com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02 平面與立體的再辯證 山姆.吉利安的抽象繪畫∣林芷筠
◎ RESULTS 拍賣結果
104 從黑馬到篤行者 華藝國際北京春拍:2.07億常玉《群馬》再掀藝術市場傳奇∣編輯部
◎ PREVIEW 拍賣預告
106 景薰樓2021春季拍賣會 亞洲現當代藝術饗宴∣編輯部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08 史詩與絕歌 天美藝術基金會「2020台灣當代藝術家出版計劃」∣林芷筠
109 大同.小異 大衛.阿賈耶與亞當.彭德爾頓∣Ellen .W
作者:典藏今藝術&投資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7.1
ISBN:471929410002507
裝訂:平裝
頁數:112
兩岸三地藝術市場近觀
面對全球近乎停擺一年多的藝文活動,藝術產業從惶惑不安到隨著拍賣市場的告捷,一步步穩定運行著。隨著疫苗於各國紛紛開打、普及率漸次提高,各國也開始相繼規劃邊境解封。儘管台灣從五月中進入三級警戒後首度面對各國於去年一整年面對的難題,六月下旬也漸漸開始擬定解除文化場館參訪限制,在疫苗陸續到位後,「如常」變得益發指日可待。
五月下旬,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在眾人雖不看好但依舊期待下開幕了,儘管規模無法與往年相比,海外畫廊也普遍選擇僅展出作品而不派遣員工前往參展,依舊熱絡的人潮與現場交易,令不少人訝異,過往只被認為是「交易平台」的香港,竟然擁有足以支撐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在地收藏。那麼,它擁有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收藏面貌?收藏群體又是如何建立、養成?而與香港藝術市場息息相關、長期以來為人矚目的中國購藏實力,在近期又呈現什麼樣的面貌?首度面臨疫情衝擊的台灣藝術市場,又有哪些機會與難題,值得我們在此時停頓時刻,靜下心來審視與面對?也因此,本期專題典藏編輯團隊以台灣、香港、北京為核心,訪問了多位業內人士,試圖呈顯、勾勒三地近期當代藝術市場的面貌。(企劃/編輯部)
典藏今藝術術新刊試閱
https://issuu.com/artouch/docs/2021_7_jpg_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