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Items - NT$0
    •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NT$180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45期_06月號

封面主標:卓納畫廊 愛麗絲.尼爾|區域新全球

封面標:方慶綿「捕風景的人」|黑特·史德耶爾回顧展 朱銘|「不適者生存」

書脊:李俊賢|塩田千春 |梁志和

10 件庫存

尋找新的路
In Search of a New Path

文|嚴瀟瀟

當本期雜誌的編輯進入中後段流程,平穩了將近一年的台灣疫情驟然升溫。過去一年內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於全球一波波緊急狀態中幸運置之度外的「平行時空」忽然被打破,大至各級政府因應策略,小至企業、家庭與個人的工作與生活形態被迫改變。即便看起來我們比全世界多了一年緩衝時間,該來的還是會來——恰如我們去年就不斷思考的,這意味著我們與全世界一樣,難以、或許也不應再固守於曾經的發展與運行步調。

也恰好本期雜誌的專題「區域新全球」旨在討論當下與未來的藝術世界面臨的是什麼樣的區域與全球狀況,對於這個在這一年來於全球範圍內廣泛、並持續討論中的課題,台灣有了更加深入思考的緊迫性。經過全球化推波助瀾多年後,各國的基本運作模式與民眾的生活方式愈來愈趨同,世界上已幾乎找不到可置身度外的桃花源,無論是面對輕易蔓延的瘟疫,還是經濟、文化以及政治上一波波的震璗。區域經濟或區域市場能否成為解方,並非單一的是非題,如何打破區域—全球的二元對立,或許更具建設性。

我們一直可以在一些優秀藝術家、藝術工作者的創造性活動中,獲得這樣超越二元的審美經驗與啟發。同時,或許這也是一個好時機,讓藝術創作或藝術生態中某些我們已經對之感到倦怠的部分,獲得「汰舊換新」的可能。在這個並不會比去年更輕鬆的2021年,某些封閉的路徑或許再也難以重新開通,但總會有其他一些門會被全新打開。過去一段時間內NFT藝術的快速發展,便已讓我們看到新興事物可以多麼迅速地打開我們的新視野;而善於靈活變通、不受制於大型組織或機制,或許將成為下一階段任何能夠走出獨特發展之路的人、事、物,所必備的能力。藝術領域亦如是,或許恰是因為我們自身動能不足,才會有這樣曠日持久、有變為常態之勢的疫情席捲全球,逼迫所有人在不同領域各自思考與行動,去尋找新的路。

重量 440 g
尺寸 28 × 21 × 1 cm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