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聯福製衣廠失業女工臥軌抗爭
◤ 2004年新莊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
◤ 2008年新店溪洲部落與桃園撒烏瓦知部落反迫遷抗議
◤ 2011年東海岸反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之行動
◤ 2014年3月反服貿協議太陽花學生運動
這些發生在生活周遭,由電視或網路媒體放送的社會事件與抗議運動,
不一定與我們直接相關,卻為群體創造議題討論的空間與進步養分,甚至帶給藝術工作者回應世界的動力和創作靈感。
重回轉動時代的重要時刻,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有什麼樣的關係?
是平行世界、互相衝突或是互為主體
一段關於藝術與社會運動交會的在地記錄
從藝術文化視角出發的社會運動研究闕如,本書提供不同的觀看角度,由藝術的創作實踐、展覽製作、藝術評論等面向,理解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不斷變動中的關係。
作者以六個章節梳理2010年代至今,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互動的過程,包含藝術家陳界仁在社會運動遠去後針對議題創作的作品;溪洲部落與撒烏瓦知部落的反迫遷抗爭;2014年太陽花學生運動及其創意生產;青年藝術家復返318運動的創作實踐;2011到2013年東海岸的「反美麗灣開發案」、2017年至今的「凱道抗爭」運動;以及將藝術行動轉化為在地社區運動的「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等案例,從事件開端、合作策畫到結束或再啟討論等歷程,釐清事件來龍去脈,呈現多元觀點,書中並收錄1980至2023年台灣重要社會運動與藝文事件之年表,帶領讀者橫跨10年光陰,看發生於台灣、與特定社會運動相關的當代藝術計畫與行動,在追求理想與願景的路程上,如何開展更具創意的辯證對話。
|關於作者|
呂佩怡
策展人、研究者、藝評人。目前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全英文碩士學程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分為兩個主軸:一為美術館之外藝術實踐與策展,包括藝術與城市、社區/社群/社會參與、文化行動等。另一軸線則關注展覽史、策展研究。策展與策劃實踐包括:擔任2014年第八屆深圳雕塑双年展「我們從未參與」副策展人、2015年英國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微型小革命」策展人、2016年第五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負地平線」」共同策展人、北美館「對談雙年展」講座策劃主持、2017–2018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春之當代夜-亞洲策展史I&II」策劃主持。其出版發表散見於國內外研討會、學術期刊等,研究計畫專書《台灣當代策展二十年(1992-2012)》獲得第十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出版提名獎」
序
導論
三個具啟發性的抗爭場景
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
藝術與行動主義
從野草莓到太陽花運動
關於本書
第一章 藝術作為運動之殘響
以重演回應關廠女工抗爭:《加工廠》
以虛構對應缺席的全球碼頭工人抗爭:《路徑圖》
創造樂生保留運動的後延:《殘響世界》
藝術如何作為殘響?
小結:「運動之殘響」與「殘響之運動」
第二章 藝術即抗爭
都市原住民部落的迫遷脈絡
藝術介入抗爭:溪洲聚落的《我們必將勝利》計畫
藝術即抗爭:與撒烏瓦知部落合作的《植—物 新樂園》為計畫
小結:藝術即抗爭
第三章 運動當下:抗爭現場的藝術/藝述
空間佔領—改造—部署
視覺政治:象徵符號之創造
情感轉向
作為抗爭物件的「藝述」
運動現場的藝術實踐
小結:公民運動的創造性
第四章 不斷折返/反的運動
318運動前後藝術學院氛圍
「運動之後,穆勒咖啡館之夜」與「後運動工作團隊」(2014)
懸置運動,複訪歷史:《錢江衍派》電影計畫(2015)
回返運動現場的丟棄:《無題(太陽雨)》(2019)
集體協作:《民主聖殿》(2023)
小結:不斷折返/反的運動
第五章 共/同:生活作為形式作為抗爭
「意識部落」:金樽海灘共同生活創作
「反美麗灣開發案」:從下沙灘生活開始
「凱道抗爭」:沒有人是局外人
小結:關乎山海之「共/同」:生活作為形式作為抗爭
第六章 造動-藝術行動成為運動
從「環境藝術」到「環境藝術行動」
轉化藝術節為公共服務:「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由地方啟動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0-2012)
小結:由環境藝術行動成為環境運動
結語:「藝術/運動」
參考書目
國內外重要大事/社會運動及藝文事件年表(1980-2021年以後)
作者簡介
書名:「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
英文書名:Art / Movement as a Public Platform:A Study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Social Movements
作者:呂佩怡
ISBN:9786267430026
出版日期:2024.3.15
定價:580
尺寸(寬*長):17×23cm
頁數:272
CIP: 909.33
裝訂:精裝
印刷:部分彩色
適讀年齡:18歲以上
出版社:典藏藝術
書系:CRITIQUE—當代藝術思潮
類別: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理論
本章將討論都市原住民聚落迫遷抗爭中的藝術介入,將重新省思藝術及其與權力之間/相對的關係,詢問藝術於社會運動中的角色可否超越既有的想像與期待?藝術可否成為抗爭方案?藝術機制—美術館、雙年展、藝術媒體、藝術獎項又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2008年台北雙年展土耳其藝術家布拉克‧德里爾(Burak Delier)於溪洲部落現地製作的「WE WILL WIN」大型抗爭看板;撒烏瓦知部落居民與藝術家盧建銘、許淑真共同合作的「植—物 新樂園」系列展演,為兩個主要探討的案例。
都市原住民部落的迫遷脈絡
溪洲部落位於新店溪碧潭至秀朗橋河段,與台北市隔河相望。1970年代末開始有花東北上的阿美族原住民聚居於此,自力建屋,2008年台北縣政府進行「大碧潭再造計畫」,重劃行水區,認為沿岸將會面臨水災威脅,決定拆遷溪洲部落等數個位於新店溪畔的都市原住民部落。而另一個大漢溪畔的撒烏瓦知部落,隸屬桃園,也是長期島內遷居於此的東部阿美族原住民小型聚落,2008年因桃園縣政府計畫在大漢溪旁新開一條自行車道,遭到公告拆遷。在抗議迫遷過程中,這些都市邊緣的原住民部落採用多種方案,其中也包括藝術計畫的介入。
這兩個聚落的迫遷,僅是為數眾多的都市原住民部落案例之二,聚落的強迫拆遷是複雜現實下多重議題交織的結果,以致於難以有妥當的解決方案。
首先,違章建築在台灣是個十分複雜的議題,不僅是法規層面,也與長期以來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有關,至今仍是未竟之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台灣多次遭受空襲破壞。日本投降後,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短期內湧入大量外來人口。起初國民黨政府將台灣視為臨時根據地,期望短期內光復中國大陸,鮮少關注在地民生需求,尤其是住宅不足的議題。人民僅能憑藉有限的資源、技術與知識,自行搭建基本簡陋的居所。1960至1970年代,台灣經濟迅速起飛,出口導向的政策讓台灣成為世界工廠,為數不少的居民從鄉村移往城市尋求工作,溪洲部落與撒烏瓦知部落便是島內遷徙的例證。這些臨時搭建的簡陋居所慢慢擴展成聚落型社區。直到1980年代都市計畫的概念興起,這些既有的臨時居所被認定為非法的「違章建築」。因此,違章建築在台灣是個長期共業的產物,在台灣處處可見的違章建築正是誕生於這樣的歷史共業之下,可解讀為「例外狀態」的產物。
早期研究者約翰‧泰納(John C. Turner)用正面角度解讀開發中國家的違建聚落,認為違章聚落的產生反映出都市計畫無法滿足人民需求,因此人民自行尋求生存的替代方案。金.達維(Kim Dovey)提出非正式都市主義(informal urbanism)觀點,認為泰國曼谷都市景觀由違建與加蓋集合成建築形式,與現代大樓並存於開發快速之都市中,他將違建之流動性,對比正式建築與都市環境之僵化,揭示東南亞城市違建因地而生的地域性特質。台北市的狀況則有學者黃麗玲提出:「台北市的違建其實是『第一代的社會住宅』。在政府沒有提供適足的公共住宅時,它支持了弱勢居民在城市中謀生的基本權利」。依此觀點,違章建築本身,實為應對生存困難時的自助策略。
違章建築除了被視為貧窮、腐敗與落後現象,同時也可視為居民佔領空間,以對抗主流意識形態的行動。溪洲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的自建聚落,體現建築師謝英俊所稱的「人民建築」,用以對抗資本主義社會中現代建築標準的抗爭。由此觀之,違章建築可謂另類的建築形式。同時,這種對空間的佔領也在資本主義社會產生被敵視的問題,建築評論人吳介禎談到:
違章建築還有一個更觸犯天條的特質,那就是它對空間的佔領,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早就言明,空間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同時是資本生產與再生產的場所。在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台灣社會,違章建築應被視為一種對資源分配不公的挑戰,一種抵抗的姿態,以及運動的策略。
在溪洲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的迫遷抗爭之中,被視為違章建築的聚落自身既有此抵抗姿態,尤其相對於水岸第一排豪宅的景觀私有化,以及服務中產階級的河畔自行車道等,聚落的存在正是對於社會正義的一種質疑。
其二,溪洲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的困境,反映出原住民在台灣社會裡的邊緣地位。原住民長期以來不斷受到壓迫與排擠,無論是日本殖民政府、國民黨威權體制或解嚴後的民主化時期,他們遭受不同狀態的歧視,且在強迫同化的過程中,面臨各式各樣適應問題,更造成語言、傳統文化與原民生存智慧的大量流失。因此,處於長期邊緣地位的原住民族群在1980年代發起許多運動,爭取在社會中的平等權利,例如:原住民族正名運動(1984年)、蘭嶼反核廢運動(1988年)、還我土地運動(1988年至今)等。這些運動,引發台灣社會的變革力量,進一步推動社會的民主進步。
溪洲部落與撒烏瓦知部落皆為1960、1970年代從東部遷徙至北部的島內移民,他們在城市外圍、河畔、邊緣地以自力建屋,形成各自的聚落。這些都市原住民不同於原居於部落的族人,他們來到城市尋找工作不易,僅能在建築工地,或以街頭攤販等非正式經濟維生。他們長期從事低薪勞動工作,處於經濟弱勢。當他們努力適應都市情境的同時,他們失去與原有部落環境及祖先文化的連結,尤其是都市原民的第二及第三代,他們深刻體驗到身分認同的危機。因此,社會歧視、經濟弱勢、身分認同危機是都市原住民所面臨的困境,其當代生存境況是一種多重邊緣化的狀態。(...more)
|關於作者|
呂佩怡
策展人、研究者、藝評人。目前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全英文碩士學程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分為兩個主軸:一為美術館之外藝術實踐與策展,包括藝術與城市、社區/社群/社會參與、文化行動等。另一軸線則關注展覽史、策展研究。策展與策劃實踐包括:擔任2014年第八屆深圳雕塑双年展「我們從未參與」副策展人、2015年英國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微型小革命」策展人、2016年第五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負地平線」」共同策展人、北美館「對談雙年展」講座策劃主持、2017–2018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春之當代夜-亞洲策展史I&II」策劃主持。其出版發表散見於國內外研討會、學術期刊等,研究計畫專書《台灣當代策展二十年(1992-2012)》獲得第十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出版提名獎」
序
導論
三個具啟發性的抗爭場景
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
藝術與行動主義
從野草莓到太陽花運動
關於本書
第一章 藝術作為運動之殘響
以重演回應關廠女工抗爭:《加工廠》
以虛構對應缺席的全球碼頭工人抗爭:《路徑圖》
創造樂生保留運動的後延:《殘響世界》
藝術如何作為殘響?
小結:「運動之殘響」與「殘響之運動」
第二章 藝術即抗爭
都市原住民部落的迫遷脈絡
藝術介入抗爭:溪洲聚落的《我們必將勝利》計畫
藝術即抗爭:與撒烏瓦知部落合作的《植—物 新樂園》為計畫
小結:藝術即抗爭
第三章 運動當下:抗爭現場的藝術/藝述
空間佔領—改造—部署
視覺政治:象徵符號之創造
情感轉向
作為抗爭物件的「藝述」
運動現場的藝術實踐
小結:公民運動的創造性
第四章 不斷折返/反的運動
318運動前後藝術學院氛圍
「運動之後,穆勒咖啡館之夜」與「後運動工作團隊」(2014)
懸置運動,複訪歷史:《錢江衍派》電影計畫(2015)
回返運動現場的丟棄:《無題(太陽雨)》(2019)
集體協作:《民主聖殿》(2023)
小結:不斷折返/反的運動
第五章 共/同:生活作為形式作為抗爭
「意識部落」:金樽海灘共同生活創作
「反美麗灣開發案」:從下沙灘生活開始
「凱道抗爭」:沒有人是局外人
小結:關乎山海之「共/同」:生活作為形式作為抗爭
第六章 造動-藝術行動成為運動
從「環境藝術」到「環境藝術行動」
轉化藝術節為公共服務:「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由地方啟動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0-2012)
小結:由環境藝術行動成為環境運動
結語:「藝術/運動」
參考書目
國內外重要大事/社會運動及藝文事件年表(1980-2021年以後)
作者簡介
書名:「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
英文書名:Art / Movement as a Public Platform:A Study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Social Movements
作者:呂佩怡
ISBN:9786267430026
出版日期:2024.3.15
定價:580
尺寸(寬*長):17×23cm
頁數:272
CIP: 909.33
裝訂:精裝
印刷:部分彩色
適讀年齡:18歲以上
出版社:典藏藝術
書系:CRITIQUE—當代藝術思潮
類別: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理論
本章將討論都市原住民聚落迫遷抗爭中的藝術介入,將重新省思藝術及其與權力之間/相對的關係,詢問藝術於社會運動中的角色可否超越既有的想像與期待?藝術可否成為抗爭方案?藝術機制—美術館、雙年展、藝術媒體、藝術獎項又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2008年台北雙年展土耳其藝術家布拉克‧德里爾(Burak Delier)於溪洲部落現地製作的「WE WILL WIN」大型抗爭看板;撒烏瓦知部落居民與藝術家盧建銘、許淑真共同合作的「植—物 新樂園」系列展演,為兩個主要探討的案例。
都市原住民部落的迫遷脈絡
溪洲部落位於新店溪碧潭至秀朗橋河段,與台北市隔河相望。1970年代末開始有花東北上的阿美族原住民聚居於此,自力建屋,2008年台北縣政府進行「大碧潭再造計畫」,重劃行水區,認為沿岸將會面臨水災威脅,決定拆遷溪洲部落等數個位於新店溪畔的都市原住民部落。而另一個大漢溪畔的撒烏瓦知部落,隸屬桃園,也是長期島內遷居於此的東部阿美族原住民小型聚落,2008年因桃園縣政府計畫在大漢溪旁新開一條自行車道,遭到公告拆遷。在抗議迫遷過程中,這些都市邊緣的原住民部落採用多種方案,其中也包括藝術計畫的介入。
這兩個聚落的迫遷,僅是為數眾多的都市原住民部落案例之二,聚落的強迫拆遷是複雜現實下多重議題交織的結果,以致於難以有妥當的解決方案。
首先,違章建築在台灣是個十分複雜的議題,不僅是法規層面,也與長期以來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有關,至今仍是未竟之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台灣多次遭受空襲破壞。日本投降後,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短期內湧入大量外來人口。起初國民黨政府將台灣視為臨時根據地,期望短期內光復中國大陸,鮮少關注在地民生需求,尤其是住宅不足的議題。人民僅能憑藉有限的資源、技術與知識,自行搭建基本簡陋的居所。1960至1970年代,台灣經濟迅速起飛,出口導向的政策讓台灣成為世界工廠,為數不少的居民從鄉村移往城市尋求工作,溪洲部落與撒烏瓦知部落便是島內遷徙的例證。這些臨時搭建的簡陋居所慢慢擴展成聚落型社區。直到1980年代都市計畫的概念興起,這些既有的臨時居所被認定為非法的「違章建築」。因此,違章建築在台灣是個長期共業的產物,在台灣處處可見的違章建築正是誕生於這樣的歷史共業之下,可解讀為「例外狀態」的產物。
早期研究者約翰‧泰納(John C. Turner)用正面角度解讀開發中國家的違建聚落,認為違章聚落的產生反映出都市計畫無法滿足人民需求,因此人民自行尋求生存的替代方案。金.達維(Kim Dovey)提出非正式都市主義(informal urbanism)觀點,認為泰國曼谷都市景觀由違建與加蓋集合成建築形式,與現代大樓並存於開發快速之都市中,他將違建之流動性,對比正式建築與都市環境之僵化,揭示東南亞城市違建因地而生的地域性特質。台北市的狀況則有學者黃麗玲提出:「台北市的違建其實是『第一代的社會住宅』。在政府沒有提供適足的公共住宅時,它支持了弱勢居民在城市中謀生的基本權利」。依此觀點,違章建築本身,實為應對生存困難時的自助策略。
違章建築除了被視為貧窮、腐敗與落後現象,同時也可視為居民佔領空間,以對抗主流意識形態的行動。溪洲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的自建聚落,體現建築師謝英俊所稱的「人民建築」,用以對抗資本主義社會中現代建築標準的抗爭。由此觀之,違章建築可謂另類的建築形式。同時,這種對空間的佔領也在資本主義社會產生被敵視的問題,建築評論人吳介禎談到:
違章建築還有一個更觸犯天條的特質,那就是它對空間的佔領,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早就言明,空間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同時是資本生產與再生產的場所。在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台灣社會,違章建築應被視為一種對資源分配不公的挑戰,一種抵抗的姿態,以及運動的策略。
在溪洲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的迫遷抗爭之中,被視為違章建築的聚落自身既有此抵抗姿態,尤其相對於水岸第一排豪宅的景觀私有化,以及服務中產階級的河畔自行車道等,聚落的存在正是對於社會正義的一種質疑。
其二,溪洲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的困境,反映出原住民在台灣社會裡的邊緣地位。原住民長期以來不斷受到壓迫與排擠,無論是日本殖民政府、國民黨威權體制或解嚴後的民主化時期,他們遭受不同狀態的歧視,且在強迫同化的過程中,面臨各式各樣適應問題,更造成語言、傳統文化與原民生存智慧的大量流失。因此,處於長期邊緣地位的原住民族群在1980年代發起許多運動,爭取在社會中的平等權利,例如:原住民族正名運動(1984年)、蘭嶼反核廢運動(1988年)、還我土地運動(1988年至今)等。這些運動,引發台灣社會的變革力量,進一步推動社會的民主進步。
溪洲部落與撒烏瓦知部落皆為1960、1970年代從東部遷徙至北部的島內移民,他們在城市外圍、河畔、邊緣地以自力建屋,形成各自的聚落。這些都市原住民不同於原居於部落的族人,他們來到城市尋找工作不易,僅能在建築工地,或以街頭攤販等非正式經濟維生。他們長期從事低薪勞動工作,處於經濟弱勢。當他們努力適應都市情境的同時,他們失去與原有部落環境及祖先文化的連結,尤其是都市原民的第二及第三代,他們深刻體驗到身分認同的危機。因此,社會歧視、經濟弱勢、身分認同危機是都市原住民所面臨的困境,其當代生存境況是一種多重邊緣化的狀態。(...more)
|關於作者|
呂佩怡
策展人、研究者、藝評人。目前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全英文碩士學程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分為兩個主軸:一為美術館之外藝術實踐與策展,包括藝術與城市、社區/社群/社會參與、文化行動等。另一軸線則關注展覽史、策展研究。策展與策劃實踐包括:擔任2014年第八屆深圳雕塑双年展「我們從未參與」副策展人、2015年英國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微型小革命」策展人、2016年第五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負地平線」」共同策展人、北美館「對談雙年展」講座策劃主持、2017–2018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春之當代夜-亞洲策展史I&II」策劃主持。其出版發表散見於國內外研討會、學術期刊等,研究計畫專書《台灣當代策展二十年(1992-2012)》獲得第十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出版提名獎」
序
導論
三個具啟發性的抗爭場景
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
藝術與行動主義
從野草莓到太陽花運動
關於本書
第一章 藝術作為運動之殘響
以重演回應關廠女工抗爭:《加工廠》
以虛構對應缺席的全球碼頭工人抗爭:《路徑圖》
創造樂生保留運動的後延:《殘響世界》
藝術如何作為殘響?
小結:「運動之殘響」與「殘響之運動」
第二章 藝術即抗爭
都市原住民部落的迫遷脈絡
藝術介入抗爭:溪洲聚落的《我們必將勝利》計畫
藝術即抗爭:與撒烏瓦知部落合作的《植—物 新樂園》為計畫
小結:藝術即抗爭
第三章 運動當下:抗爭現場的藝術/藝述
空間佔領—改造—部署
視覺政治:象徵符號之創造
情感轉向
作為抗爭物件的「藝述」
運動現場的藝術實踐
小結:公民運動的創造性
第四章 不斷折返/反的運動
318運動前後藝術學院氛圍
「運動之後,穆勒咖啡館之夜」與「後運動工作團隊」(2014)
懸置運動,複訪歷史:《錢江衍派》電影計畫(2015)
回返運動現場的丟棄:《無題(太陽雨)》(2019)
集體協作:《民主聖殿》(2023)
小結:不斷折返/反的運動
第五章 共/同:生活作為形式作為抗爭
「意識部落」:金樽海灘共同生活創作
「反美麗灣開發案」:從下沙灘生活開始
「凱道抗爭」:沒有人是局外人
小結:關乎山海之「共/同」:生活作為形式作為抗爭
第六章 造動-藝術行動成為運動
從「環境藝術」到「環境藝術行動」
轉化藝術節為公共服務:「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由地方啟動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0-2012)
小結:由環境藝術行動成為環境運動
結語:「藝術/運動」
參考書目
國內外重要大事/社會運動及藝文事件年表(1980-2021年以後)
作者簡介
書名:「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
英文書名:Art / Movement as a Public Platform:A Study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Social Movements
作者:呂佩怡
ISBN:9786267430026
出版日期:2024.3.15
定價:580
尺寸(寬*長):17×23cm
頁數:272
CIP: 909.33
裝訂:精裝
印刷:部分彩色
適讀年齡:18歲以上
出版社:典藏藝術
書系:CRITIQUE—當代藝術思潮
類別: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理論
本章將討論都市原住民聚落迫遷抗爭中的藝術介入,將重新省思藝術及其與權力之間/相對的關係,詢問藝術於社會運動中的角色可否超越既有的想像與期待?藝術可否成為抗爭方案?藝術機制—美術館、雙年展、藝術媒體、藝術獎項又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2008年台北雙年展土耳其藝術家布拉克‧德里爾(Burak Delier)於溪洲部落現地製作的「WE WILL WIN」大型抗爭看板;撒烏瓦知部落居民與藝術家盧建銘、許淑真共同合作的「植—物 新樂園」系列展演,為兩個主要探討的案例。
都市原住民部落的迫遷脈絡
溪洲部落位於新店溪碧潭至秀朗橋河段,與台北市隔河相望。1970年代末開始有花東北上的阿美族原住民聚居於此,自力建屋,2008年台北縣政府進行「大碧潭再造計畫」,重劃行水區,認為沿岸將會面臨水災威脅,決定拆遷溪洲部落等數個位於新店溪畔的都市原住民部落。而另一個大漢溪畔的撒烏瓦知部落,隸屬桃園,也是長期島內遷居於此的東部阿美族原住民小型聚落,2008年因桃園縣政府計畫在大漢溪旁新開一條自行車道,遭到公告拆遷。在抗議迫遷過程中,這些都市邊緣的原住民部落採用多種方案,其中也包括藝術計畫的介入。
這兩個聚落的迫遷,僅是為數眾多的都市原住民部落案例之二,聚落的強迫拆遷是複雜現實下多重議題交織的結果,以致於難以有妥當的解決方案。
首先,違章建築在台灣是個十分複雜的議題,不僅是法規層面,也與長期以來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有關,至今仍是未竟之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台灣多次遭受空襲破壞。日本投降後,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短期內湧入大量外來人口。起初國民黨政府將台灣視為臨時根據地,期望短期內光復中國大陸,鮮少關注在地民生需求,尤其是住宅不足的議題。人民僅能憑藉有限的資源、技術與知識,自行搭建基本簡陋的居所。1960至1970年代,台灣經濟迅速起飛,出口導向的政策讓台灣成為世界工廠,為數不少的居民從鄉村移往城市尋求工作,溪洲部落與撒烏瓦知部落便是島內遷徙的例證。這些臨時搭建的簡陋居所慢慢擴展成聚落型社區。直到1980年代都市計畫的概念興起,這些既有的臨時居所被認定為非法的「違章建築」。因此,違章建築在台灣是個長期共業的產物,在台灣處處可見的違章建築正是誕生於這樣的歷史共業之下,可解讀為「例外狀態」的產物。
早期研究者約翰‧泰納(John C. Turner)用正面角度解讀開發中國家的違建聚落,認為違章聚落的產生反映出都市計畫無法滿足人民需求,因此人民自行尋求生存的替代方案。金.達維(Kim Dovey)提出非正式都市主義(informal urbanism)觀點,認為泰國曼谷都市景觀由違建與加蓋集合成建築形式,與現代大樓並存於開發快速之都市中,他將違建之流動性,對比正式建築與都市環境之僵化,揭示東南亞城市違建因地而生的地域性特質。台北市的狀況則有學者黃麗玲提出:「台北市的違建其實是『第一代的社會住宅』。在政府沒有提供適足的公共住宅時,它支持了弱勢居民在城市中謀生的基本權利」。依此觀點,違章建築本身,實為應對生存困難時的自助策略。
違章建築除了被視為貧窮、腐敗與落後現象,同時也可視為居民佔領空間,以對抗主流意識形態的行動。溪洲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的自建聚落,體現建築師謝英俊所稱的「人民建築」,用以對抗資本主義社會中現代建築標準的抗爭。由此觀之,違章建築可謂另類的建築形式。同時,這種對空間的佔領也在資本主義社會產生被敵視的問題,建築評論人吳介禎談到:
違章建築還有一個更觸犯天條的特質,那就是它對空間的佔領,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早就言明,空間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同時是資本生產與再生產的場所。在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台灣社會,違章建築應被視為一種對資源分配不公的挑戰,一種抵抗的姿態,以及運動的策略。
在溪洲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的迫遷抗爭之中,被視為違章建築的聚落自身既有此抵抗姿態,尤其相對於水岸第一排豪宅的景觀私有化,以及服務中產階級的河畔自行車道等,聚落的存在正是對於社會正義的一種質疑。
其二,溪洲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的困境,反映出原住民在台灣社會裡的邊緣地位。原住民長期以來不斷受到壓迫與排擠,無論是日本殖民政府、國民黨威權體制或解嚴後的民主化時期,他們遭受不同狀態的歧視,且在強迫同化的過程中,面臨各式各樣適應問題,更造成語言、傳統文化與原民生存智慧的大量流失。因此,處於長期邊緣地位的原住民族群在1980年代發起許多運動,爭取在社會中的平等權利,例如:原住民族正名運動(1984年)、蘭嶼反核廢運動(1988年)、還我土地運動(1988年至今)等。這些運動,引發台灣社會的變革力量,進一步推動社會的民主進步。
溪洲部落與撒烏瓦知部落皆為1960、1970年代從東部遷徙至北部的島內移民,他們在城市外圍、河畔、邊緣地以自力建屋,形成各自的聚落。這些都市原住民不同於原居於部落的族人,他們來到城市尋找工作不易,僅能在建築工地,或以街頭攤販等非正式經濟維生。他們長期從事低薪勞動工作,處於經濟弱勢。當他們努力適應都市情境的同時,他們失去與原有部落環境及祖先文化的連結,尤其是都市原民的第二及第三代,他們深刻體驗到身分認同的危機。因此,社會歧視、經濟弱勢、身分認同危機是都市原住民所面臨的困境,其當代生存境況是一種多重邊緣化的狀態。(...more)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