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895》及公視《寒夜》原著李喬,出生在苗栗山村,多病且多舛的命運,多次徘徊生死邊緣。入伍期間開始創作,以台灣歷史為寫作軸線,橫跨多元族群,汲取生活的經驗、進行田野調查成為創作材料,發表過二百多篇長短篇小說,獲得吳三連文學獎、第十屆國家文藝獎等。由研究學者的作者一一剖析前輩作家文學心靈的吉光片羽,追溯其創作地圖的源頭,提供讀者進入李喬文學的指引書。


1953年生,台南市人。成功大學中國文學學士,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碩士。現任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著有:《昔日之境 ── 許素蘭文學評論集》;散文、評論合集《文學與心靈對話》。
第一章 孤冷荒村的童年歲月(1934-1945)
生命誕生地:蕃仔林
缺席的父親
愛無止境的母親
山林之子的文化啟蒙
第二章 乾癟的種子播植在肥沃的原野(1946-1954)
初中三年主修「養蠶」
在眼神交會中流逝的暗戀
找到開啟生命潛能的鑰匙
第一篇變成鉛字的文字
第三章 孤單啊!這個世界,這個曠野!(1955-1965)
成為教育園丁
無依的感情終於靠岸
〈酒徒的自述〉開啟寫作之門
孤單啊!這個世界,這個曠野!
第四章 短篇小說盛產時期(1966—1975)
經濟壓力成為寫作動力
為痛苦生命尋找解救
《蕃仔林故事集》再現童年生活
在創作歷程占重要位置的兩本書
第五章 蕃仔林,故鄉,台灣,也是一種阿姆(1976—1984)
告別「昨日水蛭」,走出「恍惚的世界」
《寒夜三部曲》奠定文學史地位
蕃仔林,故鄉,台灣,也是一種阿姆
情天無恨白素貞
第六章 莎喲娜啦,亞細亞的孤兒(1985-1995)
人間事「一通百通」
反抗是最高美德
莎喲娜啦,亞細亞的孤兒
第七章 桐花盛開,一片雪白(1996- )
一個文本,一部自傳
現實世界裡的李喬
桐花盛開,一片雪白
參考引用書篇目
李喬生平及寫作年表
李喬著作書目
作者:許素蘭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08.12.19
ISBN:9789866833410
裝訂:平裝
頁數:192
相關推薦
在當代之後:2017-2018春之當代藝論
NT$580本合集匯集了2017-2018年春之當代夜講座內容,收錄包含講座紀實及國外學者專文,共19篇精采文章,循著東北亞、東南亞到歐美大陸等當前重要議題的軌跡,檢視當下的藝術生態,並開啟藝術史、策展、聲音,以及對於人類未來諸多想像等多重面向的觀照。
錢暴後的暗處:操作下的21世紀藝術市場
NT$380揭開21世紀藝術市場繁榮背後的黑暗面
藝術市場正上演著一齣權謀宮鬥的心計戲碼,資本家、藝術家、藝術經紀人、畫廊、拍賣公司、藏家……暗自角力又聯手為藝術市場帶來爆炸性的蓬勃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檯面下種種暗黑交易一一曝光。
保存生活:漢寶德談鄉土與藝術
NT$350從日常到創作,漢寶德漫談鄉土與藝術。
本書共分四大卷,從「鄉土藝術家」、「鄉土藝術」、「鄉土建築」,到「老街」,各卷又有名詞義釋與時事探討的詳正論述,諸如鄉土與民間,本土與外來,手工藝與古董等等,倆倆參照又類比影響的相似卻又不一樣,通通都在漢寶德根深淺出的說明比喻裡,談出另一種或更多的可能。
自由之路.人權光影:美麗島事件(1979-2019)四十週年影像.詩
NT$420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
建築與環境影響著人類行為,也反映出人類的生活模式。
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應該被打造成什麼樣子?
韓國建築師俞炫準,細究古今、詳探東西方空間與時間,綜觀「建築」、「城市」與「生活」的獨特視角與深刻洞察。
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關於他的手繪與建築的所思所想
NT$580本書以卡拉特拉瓦恆常的靈感來源「人體、自然、光線與材料、藝術與建築」四大章來做構思之陳述,分別以蘇黎世斯塔德荷芬火車站、杜拜河港塔、紐約聖尼古拉斯希臘東正教教堂、卡塔爾沙爾克跨海大橋為作品分析。首次曝光卡拉特拉瓦的多幅手繪草圖與雕塑等創作,以及他的生活創作點滴與日常藝術信仰,一字一句有如樹葉間落下的光影,如音符或小詩篇般地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