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與其動畫角色的生命《宮崎駿論:眾神與孩子們的物語》感動上市!
從《風之谷》到《風起》,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部傾心的「宮崎駿」,
存放著純真或幻想或眼淚或傷痕。
★ NHK BOOKS 50週年選書
從《風之谷》(1984年)到《風起》(2013年),近三十年來宮崎駿動畫電影中常一再描繪失衡下的悲劇,以及跨越過末日的「孩子們」。
在腐海與戰爭侵襲下尋找解答的娜烏西卡,皋月、小梅姊妹與龍貓的相遇、身處油屋的千尋與自然眾神、乘風踏浪的波妞……宮崎駿對世界懷抱著危機感?萬物有靈論裡的世界觀又是什麼?相較於迪士尼所創造出來的美好世界,宮崎駿卻在動畫電影中呈現世界破敗後的情況,他為何要在動畫中陳述這些?
本書從宮崎駿個人生涯與家庭說起,來到他開始製作動畫電影,尤其是《風之谷》(1984年)到《風起》(2013年)近三十年間的作品,在書中分成六章,交叉陳述作品之間的共同點與差異,探討各動畫之間的「象徵」,在人物、情感、場景、劇情轉折等面向,詳盡剖析深植於故事中的想法,細細刻劃宮崎駿和動畫角色們的所有歷程,以及宮崎駿的動畫在環境、生命、教育、自然等議題上所帶來的啟示與影響。作者身為評論家,在書中對於宮崎駿作品做了主觀的評論、客觀的分析,在充滿期許、失望、讚許和批判的極端心理起伏中,經歷了深刻的美好與痛苦,最後完成了這本《宮崎駿論》。
延伸閱讀
對宮崎駿而言的折返點是什麼?
《神隱少女》和無臉男非常相似的千尋—我們同樣在資本主義的「城堡」裡
典藏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artcobook/
典藏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books/
作者|杉田俊介(sugita syunsuke)
1975年生於神奈川縣。評論家。法政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主修日本文學。於《Subaru》(すばる,集英社)、《Eureka》(ユリイカ,青土社)等諸多媒體發表對於文學、動畫、漫畫作品的評論,其觸及作者核心的評析獲得了高度評價。此外,他對於「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的問題有深刻探討,相關考察與論文亦備受注目。目前除了從事身障者看護工作,服務於照護醫療現場之外,已為人父的他也關心育兒議題。著有《對自由工作者而言「自由」為何物?》(人文書院)、《無能力評論》(大月書店)等書。
譯者|彭俊人(Toshi Peng)
1979年生於台灣台中市。畢業於淡江大學日文系、教育科技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2008年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深造。回國後任教於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華岡興業基金會。逾十二年日文翻譯、日本語教育資歷。熱愛藝術、電影及旅行。高中3年級看到千尋放聲大哭的那一幕時,回憶起自己的童年而淚流不止。譯有《為當下策展:南條史生的藝術現場1978~2011》等20多部日本文創、設計、軟體應用類作品。
前言
序章 對宮崎駿而言動畫是什麼── 吉卜力成立之前的歷史
和動畫的邂逅
動畫的原點
對父親的擔憂,對母親的恐懼
《太陽王子霍爾斯》與工會
萬能的動畫師
初次執導長篇劇場《卡里奧斯特羅之城》的抑鬱
宮崎駿的形成期體驗
倫理與現實的曲折
成立吉卜力工作室
第一章 孩子與眾神──《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
《龍貓》的神聖飛行
海鷗(飛行器)與砲艇戰鬥機在飛行上的差異
大自然與眾神的力量
巴茲的三階段成長
天空之城拉普達漸漸變成了天空
拉普達中難以想像的複雜生態系
從《天空之城》到《龍貓》的轉折
《龍貓》不可思議的「鄉愁」
《龍貓》的潛在性自然
龍貓究竟在誰的身旁?
萬物有靈論(Animism)與動畫(Animation)
扭轉日本的自然觀
畏懼的人類、令人畏懼的自然
身為自然的人類
對《風之谷》而言,自然是什麼?
腐海與日本的自然
宮崎駿與生態學的批評
魏克斯庫爾的目光
更新成自然史觀的自然
娜烏西卡究竟是誰?
娜烏西卡的倫理與政治
娜烏西卡的原點
絕對無可治癒的悲傷
這是何等可惡的事!
娜烏西卡的犧牲似乎有些不足
身為風之子的我們
「謝謝、謝謝」:關於感謝
再次討論:對宮崎駿而言,動畫是什麼?
第二章 成熟與衰敗──《魔女宅急便》、《紅豬》
設定十三歲開始衰老
琪琪內心的悸動:想變成「普通的女生」
想要活在被小親切包圍著的生活裡
設定主角為中年人的這件事
《紅豬》原本是不該被創作的作品
自我厭惡的出發點
送給早已被束縛的大叔們
變身的新動機
第三章 廢墟與複製──吉卜力與迪士尼與眾神的王國/《魔法公主》、《神隱少女》
對宮崎駿而言的折返點是什麼
無法回到《龍貓》的大自然
「不飛」的勇氣
眾神淪落的故事
《魔法公主》的倫理
每個人都是魔崇神
如同被封閉的主題樂園──《魔法公主》
有關《神隱少女》的開頭
十歲的千尋/千與千尋
叫做吉卜力的工作現場
像「油屋」這種主題樂園的工作現場
吉卜力第二階段的開始
和華特.迪士尼對決
名為迪士尼樂園的慾望
法西斯主義與動畫
無臉男究竟是誰?
千尋內心的無臉男
「身邊」的協作勞動
作為全球化物語商品的《神隱少女》
《神隱少女》所無法描繪的東西
回到家人之間
第四章 家族與爆發──《霍爾的移動城堡》、《崖上的波妞》
持續不斷變身的故事
宮崎駿的家族觀
受詛咒的家人
對霍爾和蘇菲而言,真正的變身是什麼?
「身邊」的家人
《霍爾的移動城堡》所無法描繪的東西
波妞的奇蹟
波妞和宗介之間原始的「約定」
孩子們的「天真=邪惡」
過多的愛和絕對的惡
男人們的宿命
重生男人的愛
《崖上的波妞》所衍生出來的傷害
第五章 遺言與新生──《風起》和「後續」
堀越二郎的面無表情
娜烏西卡和二郎的「謝謝、謝謝」
宮崎駿「尚未完成」
宮崎駿與孩子們的同心協力
製作集其大成的終極作品
稱為自傳的關鍵轉折
回到我的疑問=故事
第六章 寫給眾神的故事──《風之谷》的重生
作為受精卵的物語
對腐海而言真理為何
蟲與黏菌的友愛
持續變化的真理
在陵墓的對話
誰是不該被生出來的?
娜烏西卡的「謊言」
痛苦、活著
生命循環
「被產出的」絕緣體
對於被殘殺的孩子們的物語
被物語吞食,再借眾神之力重生
我的故事、我的物語
主要引用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杉田俊介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17.8.1
ISBN:9789869478120
裝訂:平裝
頁數:420
孩子與眾神 ──《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
該怎麼做,才能再次將八百萬神*1之力(自然),灌注到我們平凡無奇的軀體裡呢?
這個奇妙卻單純質樸的問題,像地下水流一般,在宮崎駿的動畫(漫畫電影)世界裡,作為一種潛在的欲望,徐徐地流動著。
《龍貓》的神聖飛行
不管重複看多少遍,總是深受震撼、看得發愣,然後不自覺地嘆息。
《龍貓》片中飛行的場景,究竟為什麼會這麼出色、優美又神聖呢?
某個夏天,草壁一家人(父親、皋月、小梅),因為母親的病(應該是結核病)需要療養的關係,搬到了東京郊外的鄉下小村莊裡。母親住在距離有點遠的七國山醫院。這個日式洋房破舊不堪,看起來像是快要塌了一樣,附近的孩子們都戲稱那是間「鬼屋」。後山的神社裡,有一棵樹齡幾千年的巨大樟樹,枝繁葉茂地像一座山那麼雄偉。
皋月和小梅在這個新搬來的村莊裡,遇見了龍貓、貓巴士、煤炭小精靈(黑漆漆的黑助)這些不可思議的鬼怪。
龍貓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在《龍貓》片中,皋月一行人在天上飛的場景一共有兩處。
故事中段,皋月和小梅把從龍貓那兒得來的樹木果實,埋在家中的庭院裡。小梅急切地盼望果實冒出芽來,但它就是不發芽。某天晚上,姊妹倆驚醒,看到龍貓們在庭院裡埋著果實的地方,好像在進行某種儀式。樹木的果實突然冒出芽來,飛快地長大,長成了一棵巨大的樹。皋月和小梅爆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龍貓打起陀螺,一躍跳到陀螺上。等皋月和小梅緊緊抓住龍貓的身體之後,龍貓便沿著樹木垂直地往上昇起。一昇到樹頂,就斜斜地往下滑去,開始在空中飛翔。不久後龍貓再次往高空飛,大吼一聲,同樣斜斜地往下滑翔出去,像風一樣地繼續翱翔。
故事尾聲,為了尋找迷路的小梅,皋月飛奔到龍貓居住的洞穴裡,哭喊著想要找到小梅。臉色變紅的龍貓飛上大樟樹頂咆哮,呼叫貓巴士。皋月搭上瞬間抵達的貓巴士,像風一樣地在村莊裡飛馳著,但村裡的人們卻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皋月和小梅抱著龍貓的身體,先垂直地往上飛起,然後斜斜地往下滑落,順勢變成了風,變成了大自然的力量。飛翔的莊嚴和神聖感,便是來自這一連串有機的動態。
「我們變成風了。」皋月這麼說。
離開地面→垂直上升→斜斜地往下滑翔→變成風。
這個過程無疑是在宮崎駿動畫中,描述「飛行」時最理想的美的軌跡。
我們也一再地將自己寄身在宮崎駿動畫中的飛行裡,一邊隨心所欲恣意地幻想著。
海鷗(飛行器)與炮艇戰鬥機在飛行上的差異
宮崎駿動畫的世界裡,總是充滿著在空中飛行或浮遊的開心、喜樂和歡愉(娜烏西卡的海鷗飛行器和戰鬥機、希達的飛行石、龍貓和貓巴士的浮遊、魔女琪琪的掃帚和地板刷、波魯克的飛機、千尋和白龍的浮遊、霍爾和蘇菲的空中散步、乘風破浪在海上飛奔的波妞、崛越二郎的紙飛機……)。
然而,如果只是很單純的在空中浮游或是飛翔,並不會帶給觀眾歡喜的感受。要感到開心,必須先讓我們的身體竄出一種「即將變成風」、「即將變成水」的感覺才行,「以汝心聲風與水之名……解放」(白龍的咒語),宮崎駿動畫獨有的欣喜(joy)由此而生。這和一般單純的消費性快樂(pleasure),到底哪裡不同呢?
例如:娜烏西卡說「炮艇戰鬥機是把風切開來飛,但海鷗飛行器是乘著風而行的」。把風硬是破開來飛行的炮艇實在令人感受不到什麼欣喜,但是海鷗飛行器乘著氣流與空氣層飛翔的動態卻有種令人興奮到顫抖的愉悅感。類似的場景就像娜烏西卡駕著海鷗飛行器,將王蟲群從風之谷帶往沙漠的邊界,當解除所有的重力束縛,輕飄飄地半迴旋降落在沙地上時一樣。
但宮崎並不是一個打心底全盤否定鐵或機械的那種反現代化、反科學技術的浪漫主義者。說來他好歹也曾經是個瘋狂的軍事迷。例如娜烏西卡也是一個運用科學來研究腐海的自然法則,還擁有一個地下實驗場的「科學家」,同時也是個擅於操作鐵和火焰的「工程師」。說到底海鷗飛行器感覺就是一個加了引擎的滑翔翼(或是像《天空之城》的宣傳標題「機械還保有其箇中趣味的時代/科學未必註定會造成人類的不幸/人類曾經是世界的主人翁」;《龍貓》的貓巴士也是日本自古以來的貓怪和現代巴士的綜合體;《魔法公主》的黑帽大人是煉鐵和武器,雇用女人和病人並且建立收留所的角色,而《霍爾的移動城堡》的動力來源是火惡魔。)
融合科學技術和自然界的力量,然後發揮最大的潛力,只有在這種時候我們的身體才能取回風、水、樹木,或眾神的力量。
說到底,宮崎選擇作為畢生職業的動畫,也是一個牽起技術(虛構)和自然(生命),將其融合而成的娛樂。將死寂的片段圖畫煉製成有機的生命(靈魂),那種猶如魔術一般的技術,就是藝術。
作者|杉田俊介(sugita syunsuke)
1975年生於神奈川縣。評論家。法政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主修日本文學。於《Subaru》(すばる,集英社)、《Eureka》(ユリイカ,青土社)等諸多媒體發表對於文學、動畫、漫畫作品的評論,其觸及作者核心的評析獲得了高度評價。此外,他對於「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的問題有深刻探討,相關考察與論文亦備受注目。目前除了從事身障者看護工作,服務於照護醫療現場之外,已為人父的他也關心育兒議題。著有《對自由工作者而言「自由」為何物?》(人文書院)、《無能力評論》(大月書店)等書。
譯者|彭俊人(Toshi Peng)
1979年生於台灣台中市。畢業於淡江大學日文系、教育科技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2008年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深造。回國後任教於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華岡興業基金會。逾十二年日文翻譯、日本語教育資歷。熱愛藝術、電影及旅行。高中3年級看到千尋放聲大哭的那一幕時,回憶起自己的童年而淚流不止。譯有《為當下策展:南條史生的藝術現場1978~2011》等20多部日本文創、設計、軟體應用類作品。
前言
序章 對宮崎駿而言動畫是什麼── 吉卜力成立之前的歷史
和動畫的邂逅
動畫的原點
對父親的擔憂,對母親的恐懼
《太陽王子霍爾斯》與工會
萬能的動畫師
初次執導長篇劇場《卡里奧斯特羅之城》的抑鬱
宮崎駿的形成期體驗
倫理與現實的曲折
成立吉卜力工作室
第一章 孩子與眾神──《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
《龍貓》的神聖飛行
海鷗(飛行器)與砲艇戰鬥機在飛行上的差異
大自然與眾神的力量
巴茲的三階段成長
天空之城拉普達漸漸變成了天空
拉普達中難以想像的複雜生態系
從《天空之城》到《龍貓》的轉折
《龍貓》不可思議的「鄉愁」
《龍貓》的潛在性自然
龍貓究竟在誰的身旁?
萬物有靈論(Animism)與動畫(Animation)
扭轉日本的自然觀
畏懼的人類、令人畏懼的自然
身為自然的人類
對《風之谷》而言,自然是什麼?
腐海與日本的自然
宮崎駿與生態學的批評
魏克斯庫爾的目光
更新成自然史觀的自然
娜烏西卡究竟是誰?
娜烏西卡的倫理與政治
娜烏西卡的原點
絕對無可治癒的悲傷
這是何等可惡的事!
娜烏西卡的犧牲似乎有些不足
身為風之子的我們
「謝謝、謝謝」:關於感謝
再次討論:對宮崎駿而言,動畫是什麼?
第二章 成熟與衰敗──《魔女宅急便》、《紅豬》
設定十三歲開始衰老
琪琪內心的悸動:想變成「普通的女生」
想要活在被小親切包圍著的生活裡
設定主角為中年人的這件事
《紅豬》原本是不該被創作的作品
自我厭惡的出發點
送給早已被束縛的大叔們
變身的新動機
第三章 廢墟與複製──吉卜力與迪士尼與眾神的王國/《魔法公主》、《神隱少女》
對宮崎駿而言的折返點是什麼
無法回到《龍貓》的大自然
「不飛」的勇氣
眾神淪落的故事
《魔法公主》的倫理
每個人都是魔崇神
如同被封閉的主題樂園──《魔法公主》
有關《神隱少女》的開頭
十歲的千尋/千與千尋
叫做吉卜力的工作現場
像「油屋」這種主題樂園的工作現場
吉卜力第二階段的開始
和華特.迪士尼對決
名為迪士尼樂園的慾望
法西斯主義與動畫
無臉男究竟是誰?
千尋內心的無臉男
「身邊」的協作勞動
作為全球化物語商品的《神隱少女》
《神隱少女》所無法描繪的東西
回到家人之間
第四章 家族與爆發──《霍爾的移動城堡》、《崖上的波妞》
持續不斷變身的故事
宮崎駿的家族觀
受詛咒的家人
對霍爾和蘇菲而言,真正的變身是什麼?
「身邊」的家人
《霍爾的移動城堡》所無法描繪的東西
波妞的奇蹟
波妞和宗介之間原始的「約定」
孩子們的「天真=邪惡」
過多的愛和絕對的惡
男人們的宿命
重生男人的愛
《崖上的波妞》所衍生出來的傷害
第五章 遺言與新生──《風起》和「後續」
堀越二郎的面無表情
娜烏西卡和二郎的「謝謝、謝謝」
宮崎駿「尚未完成」
宮崎駿與孩子們的同心協力
製作集其大成的終極作品
稱為自傳的關鍵轉折
回到我的疑問=故事
第六章 寫給眾神的故事──《風之谷》的重生
作為受精卵的物語
對腐海而言真理為何
蟲與黏菌的友愛
持續變化的真理
在陵墓的對話
誰是不該被生出來的?
娜烏西卡的「謊言」
痛苦、活著
生命循環
「被產出的」絕緣體
對於被殘殺的孩子們的物語
被物語吞食,再借眾神之力重生
我的故事、我的物語
主要引用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杉田俊介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17.8.1
ISBN:9789869478120
裝訂:平裝
頁數:420
孩子與眾神 ──《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
該怎麼做,才能再次將八百萬神*1之力(自然),灌注到我們平凡無奇的軀體裡呢?
這個奇妙卻單純質樸的問題,像地下水流一般,在宮崎駿的動畫(漫畫電影)世界裡,作為一種潛在的欲望,徐徐地流動著。
《龍貓》的神聖飛行
不管重複看多少遍,總是深受震撼、看得發愣,然後不自覺地嘆息。
《龍貓》片中飛行的場景,究竟為什麼會這麼出色、優美又神聖呢?
某個夏天,草壁一家人(父親、皋月、小梅),因為母親的病(應該是結核病)需要療養的關係,搬到了東京郊外的鄉下小村莊裡。母親住在距離有點遠的七國山醫院。這個日式洋房破舊不堪,看起來像是快要塌了一樣,附近的孩子們都戲稱那是間「鬼屋」。後山的神社裡,有一棵樹齡幾千年的巨大樟樹,枝繁葉茂地像一座山那麼雄偉。
皋月和小梅在這個新搬來的村莊裡,遇見了龍貓、貓巴士、煤炭小精靈(黑漆漆的黑助)這些不可思議的鬼怪。
龍貓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在《龍貓》片中,皋月一行人在天上飛的場景一共有兩處。
故事中段,皋月和小梅把從龍貓那兒得來的樹木果實,埋在家中的庭院裡。小梅急切地盼望果實冒出芽來,但它就是不發芽。某天晚上,姊妹倆驚醒,看到龍貓們在庭院裡埋著果實的地方,好像在進行某種儀式。樹木的果實突然冒出芽來,飛快地長大,長成了一棵巨大的樹。皋月和小梅爆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龍貓打起陀螺,一躍跳到陀螺上。等皋月和小梅緊緊抓住龍貓的身體之後,龍貓便沿著樹木垂直地往上昇起。一昇到樹頂,就斜斜地往下滑去,開始在空中飛翔。不久後龍貓再次往高空飛,大吼一聲,同樣斜斜地往下滑翔出去,像風一樣地繼續翱翔。
故事尾聲,為了尋找迷路的小梅,皋月飛奔到龍貓居住的洞穴裡,哭喊著想要找到小梅。臉色變紅的龍貓飛上大樟樹頂咆哮,呼叫貓巴士。皋月搭上瞬間抵達的貓巴士,像風一樣地在村莊裡飛馳著,但村裡的人們卻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皋月和小梅抱著龍貓的身體,先垂直地往上飛起,然後斜斜地往下滑落,順勢變成了風,變成了大自然的力量。飛翔的莊嚴和神聖感,便是來自這一連串有機的動態。
「我們變成風了。」皋月這麼說。
離開地面→垂直上升→斜斜地往下滑翔→變成風。
這個過程無疑是在宮崎駿動畫中,描述「飛行」時最理想的美的軌跡。
我們也一再地將自己寄身在宮崎駿動畫中的飛行裡,一邊隨心所欲恣意地幻想著。
海鷗(飛行器)與炮艇戰鬥機在飛行上的差異
宮崎駿動畫的世界裡,總是充滿著在空中飛行或浮遊的開心、喜樂和歡愉(娜烏西卡的海鷗飛行器和戰鬥機、希達的飛行石、龍貓和貓巴士的浮遊、魔女琪琪的掃帚和地板刷、波魯克的飛機、千尋和白龍的浮遊、霍爾和蘇菲的空中散步、乘風破浪在海上飛奔的波妞、崛越二郎的紙飛機……)。
然而,如果只是很單純的在空中浮游或是飛翔,並不會帶給觀眾歡喜的感受。要感到開心,必須先讓我們的身體竄出一種「即將變成風」、「即將變成水」的感覺才行,「以汝心聲風與水之名……解放」(白龍的咒語),宮崎駿動畫獨有的欣喜(joy)由此而生。這和一般單純的消費性快樂(pleasure),到底哪裡不同呢?
例如:娜烏西卡說「炮艇戰鬥機是把風切開來飛,但海鷗飛行器是乘著風而行的」。把風硬是破開來飛行的炮艇實在令人感受不到什麼欣喜,但是海鷗飛行器乘著氣流與空氣層飛翔的動態卻有種令人興奮到顫抖的愉悅感。類似的場景就像娜烏西卡駕著海鷗飛行器,將王蟲群從風之谷帶往沙漠的邊界,當解除所有的重力束縛,輕飄飄地半迴旋降落在沙地上時一樣。
但宮崎並不是一個打心底全盤否定鐵或機械的那種反現代化、反科學技術的浪漫主義者。說來他好歹也曾經是個瘋狂的軍事迷。例如娜烏西卡也是一個運用科學來研究腐海的自然法則,還擁有一個地下實驗場的「科學家」,同時也是個擅於操作鐵和火焰的「工程師」。說到底海鷗飛行器感覺就是一個加了引擎的滑翔翼(或是像《天空之城》的宣傳標題「機械還保有其箇中趣味的時代/科學未必註定會造成人類的不幸/人類曾經是世界的主人翁」;《龍貓》的貓巴士也是日本自古以來的貓怪和現代巴士的綜合體;《魔法公主》的黑帽大人是煉鐵和武器,雇用女人和病人並且建立收留所的角色,而《霍爾的移動城堡》的動力來源是火惡魔。)
融合科學技術和自然界的力量,然後發揮最大的潛力,只有在這種時候我們的身體才能取回風、水、樹木,或眾神的力量。
說到底,宮崎選擇作為畢生職業的動畫,也是一個牽起技術(虛構)和自然(生命),將其融合而成的娛樂。將死寂的片段圖畫煉製成有機的生命(靈魂),那種猶如魔術一般的技術,就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