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拍賣市場亞州風持續發燒!投資與收藏必備的最佳拍賣市場指南!
《2015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大典》精選四千多筆資料,是當今拍賣市場上,資料最豐富的一本工具書。本書收錄港台、大陸、歐美各大拍賣公司2014年春秋兩季的亞洲市場拍賣精品,依照藝術家姓名排列為讀者完整呈現精美圖文紀錄。由於亞洲在全球拍賣市場已不容小覷,因而新增錄了日本、韓國、印度及東南亞。考量到藝術家的歷史定位與風格奠定等因素,因此,並不限於西方媒材的作品,也因而同一藝術家可能擁有水墨或油畫等兩類以上的作品,例如林風眠、吳冠中等人。本書內容包括油畫、水彩、水墨、彩墨、版畫、雕塑、綜合媒材、攝影等成交作品,並依照藝術家中英文姓名筆畫編排,使藏家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查詢。


拍賣大典編輯部
2014市場盤點 ANALYSIS OF 2014 ART AUCTION
【中國】退卻繁華吐真純 稍顯疲軟的逆境/林亞偉
【台灣】老將霸山頭 平緩回暖的勢頭/楊椀茹
【東南亞】巔峰再造時 紀錄連環破的市場/陳芳玲
【日韓】平地一聲雷 激烈洗牌的榜單/陳意華
歷年華人現代與當代藝術成交精品前廿大排行榜 TOP 20 ART AUCTIONS OVER THE YEARS
2014年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精品分類排行榜 2014 TOP AUCTIONS
華人排行榜
華人現代與當代排行十大
華人現代排行廿大
華人當代排行廿大
台灣現代與當代排行廿大
亞洲區域排行榜
亞洲總排行廿大
日本排行五大
韓國排行五大
印度排行五大
東南亞排行五大
編輯說明 USAGE GUIDE
藝術家人名索引 INDEX
華人藝術家 CHINESE ARTISTS
日本、韓國、印度、東南亞藝術家 JAPAN, KOREA, INDIA, SOUTHEAST ASIAN ARTISTS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華人現代藝術 CHINESE MODERN ART
華人當代藝術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日本現代與當代藝術 JAPA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韓國現代與當代藝術 KOREA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印度現代與當代藝術 INDIA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東南亞現代與當代藝術 SOUTHEAST ASIA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拍賣公司資料匯編 INFORMATION OF AUCTION COMPANIES
拍賣場次索引 AUCTION INDEX
2014年平均匯率表 2014 EXCHANGE RATES
作者:拍賣大典編輯部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9866049811
裝訂:膠裝
頁數:686
相關推薦
幻影建築:世界頂尖建築師最想建造的50個夢幻建築
NT$680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
50個顛覆傳統的建築設計,影響過去也將改變未來!
這些天馬行空又極具開創性的作品,終因種種原由如政治、資金缺乏、原物料短缺或是太過前衛、建造困難等等因素,只停留在計劃、製圖或模型階段,然而時至今日卻依然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它們被留存下來,見證了曾經可能的美好與輝煌,甚至影響了後代人們對世界的想像。
哲學方法性基礎之意象邏輯:史作檉的八十歲後哲學筆記
NT$320「意象邏輯」是中國象形文字之圖形表達中之精確化之方法論。
由於它的基礎是圖形表達,所以它完全不同於拼音文字之線性邏輯推演,反之,象形文字圖形表達之精確之方法在於「結構」。──史作檉
光之穹頂.夢想的入口: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創作故事與作品導覽(中英雙語)
NT$400全球最美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歷程、藝術家一生就為了成就一件代表作!
被評選為世界最美麗的公共藝術作品,在高雄的美麗島捷運站中的〈光之穹頂〉,它的誕生故事終於被書寫出來了。從作品的委託、製作過程,到創作歷程的完全揭露。
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
NT$480臺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超越時代的建築先驅者
修澤蘭是臺灣戰後重要的建築師之一,作品具高度表現性與雕塑性。設計作品類型多元,包括學校、教堂、火車站等,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為陽明山中山樓、花園新城與衛道中學聖堂。
L’OUVRE 9打開羅浮宮九號
NT$990何謂漫畫?讓您一覽日本、美國、歐州國際三大漫畫潮流
本圖錄收錄參與展覽之漫畫藝術家作品與相關文章,藝術家有尼古拉.德魁西、馬克安瑞.馬修、艾瑞克.利倍舉、伯納.伊斯列、荒木飛呂彥、克里斯.杜利安、大衛.普多姆、艾提安.達文多、恩奇.畢拉、菲立浦.度比&方陸惠、谷口治郎、常勝、61chi、小莊、簡嘉誠、TK章世炘、阿推、麥仁杰等19位。
在當代之後:2017-2018春之當代藝論
NT$580本合集匯集了2017-2018年春之當代夜講座內容,收錄包含講座紀實及國外學者專文,共19篇精采文章,循著東北亞、東南亞到歐美大陸等當前重要議題的軌跡,檢視當下的藝術生態,並開啟藝術史、策展、聲音,以及對於人類未來諸多想像等多重面向的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