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流動的紫砂意象 
—— 
多數的飲茶者或陶器收藏家皆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紫砂經」,然在學術上有關紫砂壺的研究、探討卻有所不足。令人驚喜的是,近期有三檔值得矚目的紫砂特展,分別由不同的角度展現紫砂的樣貌,本期專題呼應此盛事,以一系列專文介紹紫砂的魅力,包括展覽解析、生產脈絡、收藏概況與探訪專家等,盼以宏觀的視野,帶領讀者沉浸一場豪華的紫砂饗宴。


典藏古美術編輯群
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28 春日品味|廖堯震 
◎ News 新聞 
  34 60位台日青年,心心向「印」──國父紀念館「台日青年篆刻交流展」|藍玉琦
  36 莊喆、傅申、郭明橋三大名家展──紐約亞洲藝術週「離散的時代(Art in the Age of Displacement)」|藍玉琦 
◎ Note 藝文 
  38 藝訊板塊|編輯部 
◎ Special Report 專題  流動的紫砂意象 
  44 〈展覽直擊〉全球化語境下的紫砂意象──陶博館「紫砂漫遊.聚焦臺灣」特展開幕紀要|王怡文 
  48 〈策展人的話〉「紫砂漫遊.聚焦臺灣」──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紫砂特展策展概介|施靜菲、王淑津、黃俊嘉、金芳如、謝宗儒、朱佑霖、魏孟瑜、王怡文、胡幼函、陳鈺宜、吳珮羽 
  64 〈故宮特展〉紫砂與茶,春之饗宴──國立故宮博物院「紫砂風潮─傳世器及其他」特展4月登場|編輯部 
  66 〈香江特展〉藝術背後的故事──香港茶具文物館「中國外銷茶具展」春日饗宴|林雪虹 
  72 〈手作製壺〉化泥為「金」的技藝──宜興紫砂壺拍打鑲接法,全手工製作流程紀錄|王芷岩 
  78 〈紫砂創作〉又新又古,面向世界的當代紫砂──拜訪宜興陶藝家吳鳴|賴奐瑜 
  82 〈紫砂收藏〉紫砂在臺灣──1970∼1990年代宜興紫砂壺的收藏風貌|黃怡嘉 
  86 〈當代茶器〉臺灣茶器新天地──臺灣半世紀來紫砂壺的製作與生產淺介|江淑玲 
◎ Essay 筆記 
  90 有加無,才是完整的中國藝術|鄭又嘉 
◎ Exhibition 展覽 
  92 難得一遇,青銅世紀大展──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展介|林逸欣 
  100 嶙峋怪石,化為丹青──美國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吳彬:十面靈璧」展覽|林逸欣 
◎ Close-up 特寫 
  106 大學成立書畫系,以制度保障傳統文化命脈的留存──專訪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副校長暨書法家林進忠|鄭又嘉 
◎ Collection 收藏 
  110 動手研究美玉──專訪香港敏求精舍會員劉瑞隆|王怡文 
◎ Connoisseurship 鑑賞 
  114 瑰麗多姿的玉世界──虢國墓地夫人墓、太子墓出土玉器|郝紅星、陳萍 
◎ Forum 論壇 
  124 清代廣東琺瑯工作坊──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和文物館公開講座系列|林琬娸 
  126 「有鳳來儀: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公開講座系列之二|林琬娸 
◎ Observation 觀點 
  128 藏家的蛻變與進化──解讀中國藝術市場「隱性」高價拍品所反映的現象|廖堯震 
◎ Events 動態 
  130 仇國仕出任蘇富比亞洲區主席──古董收藏×當代雅趣,為市場投入新思維|張筠 
  132 南北往事|潘敦 
  136 故宮的美,不只是文物──「故事的宮殿:記憶在手心篇」微電影背後的故事|廖堯震 
◎ Auction 拍賣 
  138 宇珍 
◎ Archaeology 考古 
  142 考古紀事|劉榕峻 
◎ Calendar 展訊 
  146 本月展訊|編輯部
作者:典藏古美術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4.1
ISBN:
裝訂:
頁數:
 《典藏‧古美術》第311期_8月號
《典藏‧古美術》第311期_8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