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Items - NT$0
    •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NT$180

《典藏‧今藝術》第250期_7月號

已售完

5 月底6 月初連趕了兩場藝術盛會,何時藝術圈變得如此全球化,兩個活動不僅皆成為該城的藝術時髦熱點(在藝博會場中看到為數不少的香港明星可證),更凌駕國度,吸引了為數眾多(甚至是同一批)的藝術愛好者、相關者都得眼見為憑一下,好參與可能還會延燒一陣子的聊天話題。而本刊作者廖偉棠發表在中國《時代週報》的文章裡提到「藝術家自費前往威尼斯,幻想的是歐洲的眼睛;巴塞爾屈尊往香港,期待的是亞洲的荷包。」(參見〈巴塞爾的熱和冷〉一文)也只有幽默犀利如詩人,才能寫出如此對仗有致又一語中的、道破美好藝術夢的評語。

今年威尼斯的陰雨壞天氣以及聖馬可廣場的淹水,都加重原已吃力的觀展者體力負荷,然而在主題展和88 個國家館之外, 47 個平行展中不但出現百年歷史上中國項目最多的一屆,而當中多數的展覽亦洋洋灑灑邀請了大批的藝術家參與,例如由王林所策畫的「未曾呈現的聲音」一展,便由156 位(組)藝術家所組成,由於參展藝術家和作品太多,以致於寬敞如5,000 平方公尺的空間在佈展完成後還顯得侷促,因而對於西方參觀者來說,除了大開眼界之餘,多數仍難有特別深刻的印象。

對於今日的中國藝術界而言,威尼斯雙年展的面容早已不再神祕,甚至已有20 年的接觸和參與歷史,然而在迫切取得國際化認同的驅使力下,威尼斯在他們的評價中,仍然具有國際藝術權威的不可取代性,特別是也僅有此雙年展設有平行展管道,可以憑己之力取得入內的參展門票,而非只能被動地等待策展人的挑選,尤其是華人名額又往往僧多粥少(如本屆主題展中,非歐美藝術家佔總人數154 名藝術家的14%,中國藝術家僅有三位),因而,爭番輸出自我藝術表現的意圖心,也讓中國踏上威尼斯實為一資本競逐的舞台之上,或落入以雙年展為核心的巨大產業鏈運作當中。

相對積極看待這般現象的王林,強調中國當代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發聲的過程中更具有自主性和獨立性」,有別於早年如栗憲庭所說「中國的當代藝術不過是西方文化大餐上的春捲」、由海外的策展人側重政治意識與社會差異而選擇中國藝術家,或是近年來經由中國官方嚴格篩選後的當代藝術推動方式,王林認為,「我們的活動、展示不是一種被動的被選擇,而是一種主動的展示,這就有助於雙向的交流⋯⋯慢慢形成自己創作面貌的獨特性。」另一方面,批評家徐子林卻認為,「文化藝術的交流是基於價值觀和思想的交流,並不依賴參加藝術家的多寡和規模。」另闢蹊徑以平行展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新創舉,或是千方百計也要參與這場藝術界嘉年華、在自己的展覽資歷寫上一筆的迫切心境,在中國境內引起媒體與藝術圈以「扎堆兒趕集」形容的諸多討論與爭議。平行展的舉辦,某一層面再現了中國當代藝術良莠不齊的真實現狀,因而在微博上有不少類似留言,「真所謂6 月份在威尼斯出現,就怕被誤認為花錢去參展的,待國內又怕被嘲笑那麼多人去都還沒輪上自己」(徐子林語),故而去與不去威尼斯,都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