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檔案蒙太奇 
如同美國獨立電影製作人艾倫‧柏林納蒐集與剪接從車庫拍賣低價買進的大量家庭影片,濃縮成眾人生老病死的一生;台灣錄像藝術也在各種資料影像中尋找、剪貼出未曾被重視的符號與意識,特別是在2015年重現的如今,設備與機材的進步更凸顯了「復刻」的難度,在關渡美術館進行的「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一展,完整呈現了這個巨大挑戰的成果,並且將台灣錄像藝術梳理成序;本期並整理「台灣當代藝術史國際研討會」內容,詳細剖析台灣錄影藝術的流變!


典藏今藝術編輯群
◎ EDITOR 編輯手記
  58 復刻的解放動力|高子衿 
◎ COLUMN 今專欄 
  60 財產,馬政府文化背信評議︱王嘉驥 
  62 洗滌的藝術︱馮光遠 
◎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64  Bernard Stiegler《什麼使生命值得繼續》 科技成癮與失衡社會的療癒︱詹育杰 
◎ NEWS 新聞 
  66 國際.中國.台灣 
◎ FEATURE專題企劃 
  078 檔案蒙太奇 「敵視錄」與台灣錄像藝術︱(企畫)林怡秀 
  080 倒帶,剪輯,重播:抽樣試談啟視錄︱周郁齡 
  084 復刻的真實性,數位複製時代的影像︱曾芷筠 
  088 自我複訪的譯作者︱林怡秀 
◎ REVIEW 深度評論 
  092 與日常生活共舞:談「愛麗絲的兔子洞」裡的辯證 性實踐︱王聖閻 
  096 信仰與懷疑 陳敬元與牛俊強新作的聯想︱阮慶岳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100 趙露:「另」出樞機 習慣規定性之外的「另類」 突圍︱王萌 
  105 與靈魂交流 聶趙露的「覆膜世界」︱陳孝信 
  108 略論「動物莊園:蘇旺伸四十年繪畫展」︱王嘉驥 
◎ FORUM 藝術論壇 
  114 人間對話錄-文化生產篇 11:展覽生產線一當代 藝術家的社會風險與藝術風險︱高干惠、南方朔 
◎ SPOT LIGHT 藝壇注目 
  118 隱匿的美術史 「傳送,1960-1980 年的東歐和 拉美藝術」︱施昀佑 
  122 「抽象」和「挪用」交錯而成的中國當代藝術反思︱周婉京 
  126 現埸:「物質性」之於「後感性」 劃聶「白銀」 個展︱曾文琪 
  128 自社會秩序中尋找壓抑慾望的摺皺 紐約「亞洲 時基:新媒體藝術節」︱徐詩雨 
  130 始終是開始 周春芽作品 2015 ︱林怡秀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134 馬華與台灣:重返歷史現埸的複眼思考︱魏月萍 
  138 行為盛宴,或是行為藝術大補帖?「以身作則:身體行為藝術」︱魂游 
  141 台灣水墨繪畫的現代歷程 略論李義弘、李茂成與楊世芝的風格脈絡︱王嘉贖 
◎ CROSSOVER 跨界視野 
  144 四時卓別林︱肥內 
  148 衍動的碎片 大衛林區的短片實驗︱吳俞董 
◎ SNG 展覽直擊 
  150 國際.中國.台灣 
◎ ART SENCES 展覽選介 
  187 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黃各富、蕭瓊瑞 
  188 由可見到不可見:可見之異境 談江大海創作美 學︱彭昌明 
  192 吳冠德 山林情態的不變與流變︱吳樹安 
  194 離情散記 林宜珮個展︱何柚儒 
  196 艾倫-德梅茲 生後之事 x 困難的愛︱尚赫德及尚畫廊團隊 
  198 東南亞及東北亞藝術的交會平台 高雄藝術博覽會︱高雄藝術博覽會 
◎ CALENDAR 展覽快訊 
  200 展覽月報|編輯部
作者:典藏今藝術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11.1
ISBN:
裝訂:平裝/四色印刷
頁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