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Items - NT$0
    •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NT$180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66期_03月號

EDITORIAL
36 創造力的未來
COLUMN
38 啟蒙與長成──我的1980年代(二)
40 文資場域權貴化是扼殺文化再生也是違反文化平權
42 壯大台灣內容,建立文化自信
44 藝術不是不可替代幣,它是藝術
46 《悲情城市》的在地性、國際性與經典性
MISSING PIECES
48 畫過淡水的日本哲學家──上山春平

內容試閱https://issuu.com/artouch/docs/2023_3_jpg_

9 件庫存

本期主題:新?類型?公共?藝術? 在回顧中初探

繼2018年「吉祥如『藝』觀誰的光?」、2020年「誰的藝術?誰過節?」與2021年「台灣光節熱潮初探」三個專題後,此次專題「新?類型?公共?藝術?—在回顧中初探」將邁向第四個專題,以〈叫你阿嬤來囉—藝術現實與現場的觀察芻議〉一文,分享筆者身兼創作者與評論者,對於創作現場、標案政策以及傳播媒體的觀察筆記。另外,邀請新銳藝評人、影評人王振愷和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謝宇婷,聚焦在「走讀」和「駐地」這二個關鍵字上,重探因新類型公共藝術,而打開的工作方法甚至是評論方法。

最後訪談文的對象為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李曉雯,總監將以「話當年」的方式,向十年後的年輕讀者們,分享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內容、動向及其後續效應。高雄小港大林蒲的遷村議題,不約而同,吸引了視覺藝術家倪祥與台灣物件劇場藝術家曾彥婷(人稱河童)的注意,透過訪談,希望延續並分享曾彥婷創作的起心動念與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企劃/劉星佑)

重量 400 g
尺寸 28 × 21 × 1 cm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