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從2021邁向2022
——
新的Omicron變體雖然再次迫使世界大部分地區恢復社會限制和封鎖,但目前看來,它應當不會是衝擊2022年的主要因素。就各國媒體與財經專家的分析預測來看,雖然2022年還是有諸如區域政治等不確定因素的挑戰,但朝向經濟復甦的整體趨勢不會改變,只有幅度的差異變化。展望2022,我們確實有理由更加樂觀。也因此,在已透露的訊息中,我們整理了2022年全球值得期待的美術館展覽與重大活動。與此同時,為了能更了解台灣目前對藝術議題與藝術家的關注與品味,我們在12月初時做了一份問卷調查,邀請各方人士分享近一年關注的藝術家名單,以及最希望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看到在台灣有個展的藝術家。問卷結果刊登在此次的專題中,也希望大家的願望都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企劃/朱貽安)
今藝術&投資 352期(2022年1月號)
116P
關鍵字:今藝術, 投資, 典藏, 當代藝術, 藝術評論, 市場, 藝術家, 畫廊, 收藏, 藝博會
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30 可見的斷裂,隱蔽的循環∣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32 筆墨終結≠水墨結束∣王嘉驥
34 國定古蹟陳悅記古厝修復不能再差很大了∣蕭文杰
36 「提琴村」的夢想正在實現∣洪三雄
38 實與虛兩端看藝術∣姚謙
40 古典、現代、當代競賽規則各不相同∣張銀鏘
42 《甘露水》鼓舞人心,帶頭推動藝術外交∣簡秀枝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44 「美與愛」讓室谷早子從黑白變彩色∣黃子恩
◎ ARTIST 藝術家
46 萬般皆是緣法 魯道夫.波蘭斯基的「自動性」創作∣朱貽安
◎ ART TALK 相談室
50 使用攝影的觀念藝術家:美國肖像攝影巨匠安妮.萊博維茨∣余小蕙
54 拓展、優化、突破局限 中國嘉德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總經理李豔鋒談2021年度觀察與策略∣嚴瀟瀟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8 約瑟夫.阿爾伯斯的色彩及其極簡美學∣柯念璞
62 再看「色彩魔術師」 約瑟夫與安妮.阿爾伯斯基金會首席策展人布蘭達.丹尼羅威茨談阿爾伯斯∣嚴瀟瀟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64 「共創」和「永續」觀念下的藝文教育補助新活水 「堤頂之星2.0」與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轉型∣嚴瀟瀟
66 不應只是「閒置空間遺緒」的藝術村! TAV 20週年茶几漫談後記∣吳牧青
◎ FEATURE 專題企畫
70 跨過新時代的門檻 從2021邁向2022∣朱貽安
72 影響未來的2021∣朱貽安
76 2021拍賣市場的回顧與幾個現象∣韶藝
80 後大藝術史時代的品味∣朱貽安
83 2022全球藝術展覽趨勢前瞻∣嚴瀟瀟、林芷筠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90 就這樣,台南被繪製成圖 從《赤崁記》到「赤崁當代記」的南方影像地誌學∣陳寬育
94 在後疫情時代的荷蘭設計週一窺「既是設計又不是設計」的設計∣顧廣毅
98 《偶然與想像》:偶然的呼喚與將臨的想像∣沈克諭
102 NFT是科技與拍賣市場的完美結合∣Artprice.com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04 臺灣啟蒙之曦的「甘露水」與文協百年框架外的原住民現代性經驗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陳飛豪
108 玩味自然觀 妮娜.卡查杜里安個展「自然選擇」∣勞麗麗
110 碎片化的日常 鍾慰個展「應激反應」∣林芷筠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12 前衛的經營者與前衛的藝術家 專訪台北101董事長張學舜與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朱貽安
114 星星向榮 藝星藝術中心敦化南路新空間∣林芷筠
115 日常的當代思索 申亮個展「毛嗑」∣林芷筠
作者:典藏今藝術&投資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1.1
ISBN:471929410002501
裝訂:平裝
頁數:116
可見的斷裂,隱蔽的循環
Visible Ruptures, Invisible Circulations
文|嚴瀟瀟
雖然宇宙萬物皆有其循環,人類社會也有紀年的漫長歷史,但每一次周而復始、每一個新時期的開啟都並未經歷某種「關機/重啟」的強硬切換。所有的變化皆在循序漸進中發生。若是某種變化令人猝不及防,大都並非什麼橫空出世,而是因為通常總是懷有某種對美好未來憧憬的我們,並非時時對那些隱蔽的循環有所覺知,甚至拒絕接受「變動才是恆常發生之事」這樣的觀念。
過去這一年,我們見證了虛擬世界的爆炸性發展,即便網際網路在此前已有過30餘年快速改變人類社會的歷史,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仍以令人驚人速度催生、或者說加速了虛擬平台的技術運用與概念擴張。但羅馬並非一日建成,在此之前,一個完整的網路世代已開始有足夠能力改變社會,數位人格與真實身分之間形成平起平坐、卻可以南轅北轍的聯動關係,我們在其中建立起新的人際關係、新的社群網路。
我們在一股股潛流的推動下一起走過這樣的時代,站在新年的門檻回望,或許會發現,剛剛過去的2021年讓分水嶺初見端倪。甚至在NFT這件如今所有人都在談論之事的內部,僅從創作面上看,都可清晰看到從2021年春震驚全球的Beeple,到如今跨年之際大家在興奮地談論、但鮮有人可以預測甚至準確描繪的「Pak宇宙」之間,從觀念與操作上看,幾乎有一個世代的距離——或許就是一個FOMO世代(FOMO意即「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的距離?我們似乎需要付出相當的專注才得以分辨其中的演進。
以NFT進入主流拍賣市場而對藝術界造成的衝擊為例,如果說將近一年前,曾有過不少關於「這是藝術嗎」的爭執(現在依舊以不同形式存在),如今或許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可以如何面對可見的斷裂、去思考隱蔽的循環?對於各種價值(包含物質與非物質層面上的價值)上的觀念轉換完全無覺察的人,或許會強烈感受到衝擊,有時這無關對與錯,譬如創造性的價值顯化於實體世界還是虛擬世界;但有時則與時代的價值觀有著強烈偏差,便可能以山崩般的效應短時間爆發,恰也是迫使所有人在巨大的斷裂面前反觀自身及我們所處的社會,究竟是為什麼樣的價值所餵養而成。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針對各式不同未來想像的「未來」展如雨後春筍,在這個當下去觀看那些曾經的脈絡,「過去將來式」般的錯位敘事自然會帶給我們新的解讀層次。而當下正不斷被裹挾著前進的我們,是否又永遠無法擺脫「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迷霧?如何開放地踏上並感知那尚不明朗的循環路徑,卻又同時得以在快速的變化中不至於迷失在價值的迷宮之中?希望正在展開的2022年,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啟發。
內容試閱https://issuu.com/artouch/docs/2022_1_jpg_
今藝術&投資 352期(2022年1月號)
116P
關鍵字:今藝術, 投資, 典藏, 當代藝術, 藝術評論, 市場, 藝術家, 畫廊, 收藏, 藝博會
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30 可見的斷裂,隱蔽的循環∣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32 筆墨終結≠水墨結束∣王嘉驥
34 國定古蹟陳悅記古厝修復不能再差很大了∣蕭文杰
36 「提琴村」的夢想正在實現∣洪三雄
38 實與虛兩端看藝術∣姚謙
40 古典、現代、當代競賽規則各不相同∣張銀鏘
42 《甘露水》鼓舞人心,帶頭推動藝術外交∣簡秀枝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44 「美與愛」讓室谷早子從黑白變彩色∣黃子恩
◎ ARTIST 藝術家
46 萬般皆是緣法 魯道夫.波蘭斯基的「自動性」創作∣朱貽安
◎ ART TALK 相談室
50 使用攝影的觀念藝術家:美國肖像攝影巨匠安妮.萊博維茨∣余小蕙
54 拓展、優化、突破局限 中國嘉德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總經理李豔鋒談2021年度觀察與策略∣嚴瀟瀟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8 約瑟夫.阿爾伯斯的色彩及其極簡美學∣柯念璞
62 再看「色彩魔術師」 約瑟夫與安妮.阿爾伯斯基金會首席策展人布蘭達.丹尼羅威茨談阿爾伯斯∣嚴瀟瀟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64 「共創」和「永續」觀念下的藝文教育補助新活水 「堤頂之星2.0」與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轉型∣嚴瀟瀟
66 不應只是「閒置空間遺緒」的藝術村! TAV 20週年茶几漫談後記∣吳牧青
◎ FEATURE 專題企畫
70 跨過新時代的門檻 從2021邁向2022∣朱貽安
72 影響未來的2021∣朱貽安
76 2021拍賣市場的回顧與幾個現象∣韶藝
80 後大藝術史時代的品味∣朱貽安
83 2022全球藝術展覽趨勢前瞻∣嚴瀟瀟、林芷筠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90 就這樣,台南被繪製成圖 從《赤崁記》到「赤崁當代記」的南方影像地誌學∣陳寬育
94 在後疫情時代的荷蘭設計週一窺「既是設計又不是設計」的設計∣顧廣毅
98 《偶然與想像》:偶然的呼喚與將臨的想像∣沈克諭
102 NFT是科技與拍賣市場的完美結合∣Artprice.com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04 臺灣啟蒙之曦的「甘露水」與文協百年框架外的原住民現代性經驗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陳飛豪
108 玩味自然觀 妮娜.卡查杜里安個展「自然選擇」∣勞麗麗
110 碎片化的日常 鍾慰個展「應激反應」∣林芷筠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12 前衛的經營者與前衛的藝術家 專訪台北101董事長張學舜與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朱貽安
114 星星向榮 藝星藝術中心敦化南路新空間∣林芷筠
115 日常的當代思索 申亮個展「毛嗑」∣林芷筠
作者:典藏今藝術&投資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1.1
ISBN:471929410002501
裝訂:平裝
頁數:116
可見的斷裂,隱蔽的循環
Visible Ruptures, Invisible Circulations
文|嚴瀟瀟
雖然宇宙萬物皆有其循環,人類社會也有紀年的漫長歷史,但每一次周而復始、每一個新時期的開啟都並未經歷某種「關機/重啟」的強硬切換。所有的變化皆在循序漸進中發生。若是某種變化令人猝不及防,大都並非什麼橫空出世,而是因為通常總是懷有某種對美好未來憧憬的我們,並非時時對那些隱蔽的循環有所覺知,甚至拒絕接受「變動才是恆常發生之事」這樣的觀念。
過去這一年,我們見證了虛擬世界的爆炸性發展,即便網際網路在此前已有過30餘年快速改變人類社會的歷史,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仍以令人驚人速度催生、或者說加速了虛擬平台的技術運用與概念擴張。但羅馬並非一日建成,在此之前,一個完整的網路世代已開始有足夠能力改變社會,數位人格與真實身分之間形成平起平坐、卻可以南轅北轍的聯動關係,我們在其中建立起新的人際關係、新的社群網路。
我們在一股股潛流的推動下一起走過這樣的時代,站在新年的門檻回望,或許會發現,剛剛過去的2021年讓分水嶺初見端倪。甚至在NFT這件如今所有人都在談論之事的內部,僅從創作面上看,都可清晰看到從2021年春震驚全球的Beeple,到如今跨年之際大家在興奮地談論、但鮮有人可以預測甚至準確描繪的「Pak宇宙」之間,從觀念與操作上看,幾乎有一個世代的距離——或許就是一個FOMO世代(FOMO意即「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的距離?我們似乎需要付出相當的專注才得以分辨其中的演進。
以NFT進入主流拍賣市場而對藝術界造成的衝擊為例,如果說將近一年前,曾有過不少關於「這是藝術嗎」的爭執(現在依舊以不同形式存在),如今或許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可以如何面對可見的斷裂、去思考隱蔽的循環?對於各種價值(包含物質與非物質層面上的價值)上的觀念轉換完全無覺察的人,或許會強烈感受到衝擊,有時這無關對與錯,譬如創造性的價值顯化於實體世界還是虛擬世界;但有時則與時代的價值觀有著強烈偏差,便可能以山崩般的效應短時間爆發,恰也是迫使所有人在巨大的斷裂面前反觀自身及我們所處的社會,究竟是為什麼樣的價值所餵養而成。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針對各式不同未來想像的「未來」展如雨後春筍,在這個當下去觀看那些曾經的脈絡,「過去將來式」般的錯位敘事自然會帶給我們新的解讀層次。而當下正不斷被裹挾著前進的我們,是否又永遠無法擺脫「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迷霧?如何開放地踏上並感知那尚不明朗的循環路徑,卻又同時得以在快速的變化中不至於迷失在價值的迷宮之中?希望正在展開的2022年,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啟發。
內容試閱https://issuu.com/artouch/docs/2022_1_jpg_
今藝術&投資 352期(2022年1月號)
116P
關鍵字:今藝術, 投資, 典藏, 當代藝術, 藝術評論, 市場, 藝術家, 畫廊, 收藏, 藝博會
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30 可見的斷裂,隱蔽的循環∣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32 筆墨終結≠水墨結束∣王嘉驥
34 國定古蹟陳悅記古厝修復不能再差很大了∣蕭文杰
36 「提琴村」的夢想正在實現∣洪三雄
38 實與虛兩端看藝術∣姚謙
40 古典、現代、當代競賽規則各不相同∣張銀鏘
42 《甘露水》鼓舞人心,帶頭推動藝術外交∣簡秀枝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44 「美與愛」讓室谷早子從黑白變彩色∣黃子恩
◎ ARTIST 藝術家
46 萬般皆是緣法 魯道夫.波蘭斯基的「自動性」創作∣朱貽安
◎ ART TALK 相談室
50 使用攝影的觀念藝術家:美國肖像攝影巨匠安妮.萊博維茨∣余小蕙
54 拓展、優化、突破局限 中國嘉德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總經理李豔鋒談2021年度觀察與策略∣嚴瀟瀟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8 約瑟夫.阿爾伯斯的色彩及其極簡美學∣柯念璞
62 再看「色彩魔術師」 約瑟夫與安妮.阿爾伯斯基金會首席策展人布蘭達.丹尼羅威茨談阿爾伯斯∣嚴瀟瀟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64 「共創」和「永續」觀念下的藝文教育補助新活水 「堤頂之星2.0」與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轉型∣嚴瀟瀟
66 不應只是「閒置空間遺緒」的藝術村! TAV 20週年茶几漫談後記∣吳牧青
◎ FEATURE 專題企畫
70 跨過新時代的門檻 從2021邁向2022∣朱貽安
72 影響未來的2021∣朱貽安
76 2021拍賣市場的回顧與幾個現象∣韶藝
80 後大藝術史時代的品味∣朱貽安
83 2022全球藝術展覽趨勢前瞻∣嚴瀟瀟、林芷筠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90 就這樣,台南被繪製成圖 從《赤崁記》到「赤崁當代記」的南方影像地誌學∣陳寬育
94 在後疫情時代的荷蘭設計週一窺「既是設計又不是設計」的設計∣顧廣毅
98 《偶然與想像》:偶然的呼喚與將臨的想像∣沈克諭
102 NFT是科技與拍賣市場的完美結合∣Artprice.com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04 臺灣啟蒙之曦的「甘露水」與文協百年框架外的原住民現代性經驗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陳飛豪
108 玩味自然觀 妮娜.卡查杜里安個展「自然選擇」∣勞麗麗
110 碎片化的日常 鍾慰個展「應激反應」∣林芷筠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12 前衛的經營者與前衛的藝術家 專訪台北101董事長張學舜與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朱貽安
114 星星向榮 藝星藝術中心敦化南路新空間∣林芷筠
115 日常的當代思索 申亮個展「毛嗑」∣林芷筠
作者:典藏今藝術&投資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1.1
ISBN:471929410002501
裝訂:平裝
頁數:116
可見的斷裂,隱蔽的循環
Visible Ruptures, Invisible Circulations
文|嚴瀟瀟
雖然宇宙萬物皆有其循環,人類社會也有紀年的漫長歷史,但每一次周而復始、每一個新時期的開啟都並未經歷某種「關機/重啟」的強硬切換。所有的變化皆在循序漸進中發生。若是某種變化令人猝不及防,大都並非什麼橫空出世,而是因為通常總是懷有某種對美好未來憧憬的我們,並非時時對那些隱蔽的循環有所覺知,甚至拒絕接受「變動才是恆常發生之事」這樣的觀念。
過去這一年,我們見證了虛擬世界的爆炸性發展,即便網際網路在此前已有過30餘年快速改變人類社會的歷史,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仍以令人驚人速度催生、或者說加速了虛擬平台的技術運用與概念擴張。但羅馬並非一日建成,在此之前,一個完整的網路世代已開始有足夠能力改變社會,數位人格與真實身分之間形成平起平坐、卻可以南轅北轍的聯動關係,我們在其中建立起新的人際關係、新的社群網路。
我們在一股股潛流的推動下一起走過這樣的時代,站在新年的門檻回望,或許會發現,剛剛過去的2021年讓分水嶺初見端倪。甚至在NFT這件如今所有人都在談論之事的內部,僅從創作面上看,都可清晰看到從2021年春震驚全球的Beeple,到如今跨年之際大家在興奮地談論、但鮮有人可以預測甚至準確描繪的「Pak宇宙」之間,從觀念與操作上看,幾乎有一個世代的距離——或許就是一個FOMO世代(FOMO意即「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的距離?我們似乎需要付出相當的專注才得以分辨其中的演進。
以NFT進入主流拍賣市場而對藝術界造成的衝擊為例,如果說將近一年前,曾有過不少關於「這是藝術嗎」的爭執(現在依舊以不同形式存在),如今或許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可以如何面對可見的斷裂、去思考隱蔽的循環?對於各種價值(包含物質與非物質層面上的價值)上的觀念轉換完全無覺察的人,或許會強烈感受到衝擊,有時這無關對與錯,譬如創造性的價值顯化於實體世界還是虛擬世界;但有時則與時代的價值觀有著強烈偏差,便可能以山崩般的效應短時間爆發,恰也是迫使所有人在巨大的斷裂面前反觀自身及我們所處的社會,究竟是為什麼樣的價值所餵養而成。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針對各式不同未來想像的「未來」展如雨後春筍,在這個當下去觀看那些曾經的脈絡,「過去將來式」般的錯位敘事自然會帶給我們新的解讀層次。而當下正不斷被裹挾著前進的我們,是否又永遠無法擺脫「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迷霧?如何開放地踏上並感知那尚不明朗的循環路徑,卻又同時得以在快速的變化中不至於迷失在價值的迷宮之中?希望正在展開的2022年,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啟發。
內容試閱https://issuu.com/artouch/docs/2022_1_jpg_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