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2021拍賣市場TOP 10
——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變種病毒一變再變,但世界的腳步並未因此停歇。這一年,英國正式脫歐、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舉辦、NFT成藝術市場新寵兒、「元宇宙」掀起討論熱潮……後疫情時代,全球經貿從谷底走出,拍賣公司再創佳績,蘇富比累計銷售總額創下成立277年來新高;佳士得全球成交總額達到過去五年來最高紀錄。聚焦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2021年有13件億元拍品誕生,高價拍品表現有力;古書畫方面,熟貨支撐大局,個別藝術家刷新拍賣紀錄;張大千引領風騷,雄霸近現代高價榜;清三代御瓷炙手可熱,乾隆朝精品最受青睞;工藝品市場熱度明顯回升,後勢看好。不畏疫情,市場信心再度昂揚。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 One's trash, other's treasure. 你的垃圾我的寶|藍玉琦
◎ Note 藝文
10 藝訊板塊|編輯部
◎ Special Report 專題
14 2021拍賣市場TOP 10|編輯部
16 挑戰與機遇並存──2021拍賣市場的回顧及展望|藍玉琦
18 徐揚長卷拔得頭籌,排行榜群芳爭豔──2021古書畫,穩健為上|江采蘋
28 張大千橫掃千軍,囊括億元三甲──2021近現代書畫,大千潑彩驚豔|藍玉琦
38 清乾隆御瓷引領群倫,明永宣青花瓷器表現亮眼──2021瓷器,市場熱度穩健回升|葉舜瑜
46 清乾隆緙絲之王領銜,明代佛教造像平穩不敗──2021工藝品,億元歸來破紀錄|葉舜瑜
◎ Season 時令
54 觀音誕|江采蘋
◎ Close-up 特寫
56 赫赫名蹟UMMA現身──密西根大學藝術博物館獲羅家倫及其家屬珍貴文物捐贈|朱子毓
◎ Exhibition 展覽
60 畫是無聲詩──國立故宮博物院「無聲詩─南宋的小品繪畫」展|李思潔
66 老虎,有時是貓──福田美術館虎年生肖特展|竹本理子
74 勾勒文人輪廓──大和文華館「東亞文人肖像─書畫與文房具」展|都甲さやか
78 #物色──香港藝術館館藏文物的色彩美學|麥詠雯
88 御瓷菁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代御窯瓷器|北京故宮博物院、澳門藝術博物館
94 赴一場尋蹤江南的雅集──蘇州博物館「元代的江南」特展|蘇州博物館
◎ Connoisseurship鑑賞
98 森羅萬象──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的中國繪畫收藏|林逸欣
106 玄宰早識葉公龍──趙孟頫〈靜心本蘭亭十六跋〉當係偽造之事|羅啟倫
◎ Hospital for Conservation文物醫院
112 護仗君儀──紫禁城惇本殿紫檀木宮扇座的修復研究|吳關
◎ Keywords for Database 雲端關鍵字
120 支撐一切的世界支柱──須彌山/Sumeru|朱子毓
◎ Calligraphy書品
124 意造無法:蘇軾〈寒食帖〉|何炎泉
◎ Reading開卷
128 吉光片羽:12世紀及17世紀中國玉器──蘇芳淑《琢玉成器─考古藝術史中的玉文化》|蘇芳淑
◎ Auction拍賣
132 2022年紐約亞洲藝術週精彩預告|編輯部
134 2021西泠秋拍總成交人民幣8.48億元圓滿收官|西泠印社
◎ Calendar 展訊
136 本月展訊|編輯部
書名:《典藏‧古美術》第354期_03月號
作者:典藏古美術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1
EAN:4719294100018
期數:354
裝訂:平裝
頁數:140
《典藏.古美術》354期(2022年3月號)編輯手記
One's trash, other's treasure. 你的垃圾我的寶
「現在隨手一丟的酒瓶,也是以後的古董?」
「垃圾就是垃圾!」
「是文物還是垃圾?」
如果還有印象,二月中旬沸沸揚揚的新聞,網紅組團帶粉絲到新竹「霞喀羅國家步道」淨山,將歷史文物當成垃圾清理,引發爭議風波,一時間輿論譁然。此事件涉及諸多議題,其中最引人關注者無非「垃圾/文物」的認定,在歷史考古學家、山林文化保育者眼中理所當然須原地保存的歷史文物,為何被認為是「垃圾」?原因無他,因為清運的是日治時期酒瓶,現場也夾雜著現代保力達等酒瓶。
且擱置入山林前應做功課的必要性問題,對於未經訓練而能識別歷史文物的「眼力」,實毋須太嚴苛。還記得早年曾聽過一堂古玉演講,故宮研究員演講完,臺下聽眾提問尋思:去故宮較不方便,直接去光華商場練眼力,若有珍寶鐵定脫俗,一看就知曉。研究員客氣回應:還是先前往故宮多看好東西,當眼睛看習慣了、明悉了什麼是標準品,再去商場試煉為宜。研究員說出硬道理。若只上一堂課就成古玉專家,上八堂金融課就是財經專家,絕對是千年一遇的天縱英才,那繳交學費、打滾江湖、經歷萬千的諸位專業藏友們都得要冷汗直流了。
別說鑑別真偽的高段「眼力」了。在缺乏文化認識下,目盲或近視都有可能,極容易看輕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物件。舉個市場故事為例,原是荷蘭主人家中裝CD的瓷器大罐〈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佳士得倫敦以1400萬英鎊成交價締造紀錄,以當天的國際牌價可以買兩噸黃金。別說外國人不識青花瓷,本國人都難說,再說個博物館藏品故事。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元青花松竹梅紋八棱罐〉,為民間徵集文物,原主人將其作為醃鴨蛋或盛米用的大罐,但總嫌放在家礙事占空間,幾次都想砸掉或丟棄。但畢竟是祖傳之物,下不了手,於是便問文物站能否換錢。
且端出廢物研究權威湯普森(Michael Thompson)1979年發表的《垃圾理論》(Rubbish Theory : The Creation andDestruction of Value ),迄今仍是對廢物文化最全面的分析。他將物品分為三類:Transient、Rubbish、Durable。簡譯為:短時之物、無用之物、耐用之物。舉例如:有限壽命且會貶值的二手車、毫無價值用處的物品、擁有近乎無限壽命且會隨著時間推移增值的古董。價值的創造與毀壞,必然有物件本身的條件,亦取決於時空背景中對歷史文化的認知。「價值」有很多種認定方式,轉換成「價錢」是當今資本主義社會最方便的評量依據。日治時期的酒瓶、瓷器碎片都可以有價,於今也都有商業交易活動。
不要被垃圾蒙蔽了思考。不要讓貧窮限制了想像。本刊2021年度十大高價,回顧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瓷器、工藝品品類,在公眾參與的拍賣市場中締造出如何的高價,而作為觀者的我們,又能否因為資本的力量,而對歷史文物心生想要多認識、多欣賞的誘因。最後,講一下淨山活動事件的落幕,網紅道歉是基本款,主管機關的林務局則強調非常歡迎民眾自發性撿垃圾,未來會研議設置告示牌,呼籲不要誤撿清丟歷史文物。當然,我們不知道會不會一立牌後,有人反而去撿。但,本刊透過中國古美術的市場高價榜專題,無非希冀大家能環保心靈,呼籲更為愛護歷史文化。「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藍玉琦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 One's trash, other's treasure. 你的垃圾我的寶|藍玉琦
◎ Note 藝文
10 藝訊板塊|編輯部
◎ Special Report 專題
14 2021拍賣市場TOP 10|編輯部
16 挑戰與機遇並存──2021拍賣市場的回顧及展望|藍玉琦
18 徐揚長卷拔得頭籌,排行榜群芳爭豔──2021古書畫,穩健為上|江采蘋
28 張大千橫掃千軍,囊括億元三甲──2021近現代書畫,大千潑彩驚豔|藍玉琦
38 清乾隆御瓷引領群倫,明永宣青花瓷器表現亮眼──2021瓷器,市場熱度穩健回升|葉舜瑜
46 清乾隆緙絲之王領銜,明代佛教造像平穩不敗──2021工藝品,億元歸來破紀錄|葉舜瑜
◎ Season 時令
54 觀音誕|江采蘋
◎ Close-up 特寫
56 赫赫名蹟UMMA現身──密西根大學藝術博物館獲羅家倫及其家屬珍貴文物捐贈|朱子毓
◎ Exhibition 展覽
60 畫是無聲詩──國立故宮博物院「無聲詩─南宋的小品繪畫」展|李思潔
66 老虎,有時是貓──福田美術館虎年生肖特展|竹本理子
74 勾勒文人輪廓──大和文華館「東亞文人肖像─書畫與文房具」展|都甲さやか
78 #物色──香港藝術館館藏文物的色彩美學|麥詠雯
88 御瓷菁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代御窯瓷器|北京故宮博物院、澳門藝術博物館
94 赴一場尋蹤江南的雅集──蘇州博物館「元代的江南」特展|蘇州博物館
◎ Connoisseurship鑑賞
98 森羅萬象──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的中國繪畫收藏|林逸欣
106 玄宰早識葉公龍──趙孟頫〈靜心本蘭亭十六跋〉當係偽造之事|羅啟倫
◎ Hospital for Conservation文物醫院
112 護仗君儀──紫禁城惇本殿紫檀木宮扇座的修復研究|吳關
◎ Keywords for Database 雲端關鍵字
120 支撐一切的世界支柱──須彌山/Sumeru|朱子毓
◎ Calligraphy書品
124 意造無法:蘇軾〈寒食帖〉|何炎泉
◎ Reading開卷
128 吉光片羽:12世紀及17世紀中國玉器──蘇芳淑《琢玉成器─考古藝術史中的玉文化》|蘇芳淑
◎ Auction拍賣
132 2022年紐約亞洲藝術週精彩預告|編輯部
134 2021西泠秋拍總成交人民幣8.48億元圓滿收官|西泠印社
◎ Calendar 展訊
136 本月展訊|編輯部
書名:《典藏‧古美術》第354期_03月號
作者:典藏古美術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1
EAN:4719294100018
期數:354
裝訂:平裝
頁數:140
《典藏.古美術》354期(2022年3月號)編輯手記
One's trash, other's treasure. 你的垃圾我的寶
「現在隨手一丟的酒瓶,也是以後的古董?」
「垃圾就是垃圾!」
「是文物還是垃圾?」
如果還有印象,二月中旬沸沸揚揚的新聞,網紅組團帶粉絲到新竹「霞喀羅國家步道」淨山,將歷史文物當成垃圾清理,引發爭議風波,一時間輿論譁然。此事件涉及諸多議題,其中最引人關注者無非「垃圾/文物」的認定,在歷史考古學家、山林文化保育者眼中理所當然須原地保存的歷史文物,為何被認為是「垃圾」?原因無他,因為清運的是日治時期酒瓶,現場也夾雜著現代保力達等酒瓶。
且擱置入山林前應做功課的必要性問題,對於未經訓練而能識別歷史文物的「眼力」,實毋須太嚴苛。還記得早年曾聽過一堂古玉演講,故宮研究員演講完,臺下聽眾提問尋思:去故宮較不方便,直接去光華商場練眼力,若有珍寶鐵定脫俗,一看就知曉。研究員客氣回應:還是先前往故宮多看好東西,當眼睛看習慣了、明悉了什麼是標準品,再去商場試煉為宜。研究員說出硬道理。若只上一堂課就成古玉專家,上八堂金融課就是財經專家,絕對是千年一遇的天縱英才,那繳交學費、打滾江湖、經歷萬千的諸位專業藏友們都得要冷汗直流了。
別說鑑別真偽的高段「眼力」了。在缺乏文化認識下,目盲或近視都有可能,極容易看輕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物件。舉個市場故事為例,原是荷蘭主人家中裝CD的瓷器大罐〈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佳士得倫敦以1400萬英鎊成交價締造紀錄,以當天的國際牌價可以買兩噸黃金。別說外國人不識青花瓷,本國人都難說,再說個博物館藏品故事。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元青花松竹梅紋八棱罐〉,為民間徵集文物,原主人將其作為醃鴨蛋或盛米用的大罐,但總嫌放在家礙事占空間,幾次都想砸掉或丟棄。但畢竟是祖傳之物,下不了手,於是便問文物站能否換錢。
且端出廢物研究權威湯普森(Michael Thompson)1979年發表的《垃圾理論》(Rubbish Theory : The Creation andDestruction of Value ),迄今仍是對廢物文化最全面的分析。他將物品分為三類:Transient、Rubbish、Durable。簡譯為:短時之物、無用之物、耐用之物。舉例如:有限壽命且會貶值的二手車、毫無價值用處的物品、擁有近乎無限壽命且會隨著時間推移增值的古董。價值的創造與毀壞,必然有物件本身的條件,亦取決於時空背景中對歷史文化的認知。「價值」有很多種認定方式,轉換成「價錢」是當今資本主義社會最方便的評量依據。日治時期的酒瓶、瓷器碎片都可以有價,於今也都有商業交易活動。
不要被垃圾蒙蔽了思考。不要讓貧窮限制了想像。本刊2021年度十大高價,回顧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瓷器、工藝品品類,在公眾參與的拍賣市場中締造出如何的高價,而作為觀者的我們,又能否因為資本的力量,而對歷史文物心生想要多認識、多欣賞的誘因。最後,講一下淨山活動事件的落幕,網紅道歉是基本款,主管機關的林務局則強調非常歡迎民眾自發性撿垃圾,未來會研議設置告示牌,呼籲不要誤撿清丟歷史文物。當然,我們不知道會不會一立牌後,有人反而去撿。但,本刊透過中國古美術的市場高價榜專題,無非希冀大家能環保心靈,呼籲更為愛護歷史文化。「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藍玉琦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 One's trash, other's treasure. 你的垃圾我的寶|藍玉琦
◎ Note 藝文
10 藝訊板塊|編輯部
◎ Special Report 專題
14 2021拍賣市場TOP 10|編輯部
16 挑戰與機遇並存──2021拍賣市場的回顧及展望|藍玉琦
18 徐揚長卷拔得頭籌,排行榜群芳爭豔──2021古書畫,穩健為上|江采蘋
28 張大千橫掃千軍,囊括億元三甲──2021近現代書畫,大千潑彩驚豔|藍玉琦
38 清乾隆御瓷引領群倫,明永宣青花瓷器表現亮眼──2021瓷器,市場熱度穩健回升|葉舜瑜
46 清乾隆緙絲之王領銜,明代佛教造像平穩不敗──2021工藝品,億元歸來破紀錄|葉舜瑜
◎ Season 時令
54 觀音誕|江采蘋
◎ Close-up 特寫
56 赫赫名蹟UMMA現身──密西根大學藝術博物館獲羅家倫及其家屬珍貴文物捐贈|朱子毓
◎ Exhibition 展覽
60 畫是無聲詩──國立故宮博物院「無聲詩─南宋的小品繪畫」展|李思潔
66 老虎,有時是貓──福田美術館虎年生肖特展|竹本理子
74 勾勒文人輪廓──大和文華館「東亞文人肖像─書畫與文房具」展|都甲さやか
78 #物色──香港藝術館館藏文物的色彩美學|麥詠雯
88 御瓷菁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代御窯瓷器|北京故宮博物院、澳門藝術博物館
94 赴一場尋蹤江南的雅集──蘇州博物館「元代的江南」特展|蘇州博物館
◎ Connoisseurship鑑賞
98 森羅萬象──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的中國繪畫收藏|林逸欣
106 玄宰早識葉公龍──趙孟頫〈靜心本蘭亭十六跋〉當係偽造之事|羅啟倫
◎ Hospital for Conservation文物醫院
112 護仗君儀──紫禁城惇本殿紫檀木宮扇座的修復研究|吳關
◎ Keywords for Database 雲端關鍵字
120 支撐一切的世界支柱──須彌山/Sumeru|朱子毓
◎ Calligraphy書品
124 意造無法:蘇軾〈寒食帖〉|何炎泉
◎ Reading開卷
128 吉光片羽:12世紀及17世紀中國玉器──蘇芳淑《琢玉成器─考古藝術史中的玉文化》|蘇芳淑
◎ Auction拍賣
132 2022年紐約亞洲藝術週精彩預告|編輯部
134 2021西泠秋拍總成交人民幣8.48億元圓滿收官|西泠印社
◎ Calendar 展訊
136 本月展訊|編輯部
書名:《典藏‧古美術》第354期_03月號
作者:典藏古美術編輯群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1
EAN:4719294100018
期數:354
裝訂:平裝
頁數:140
《典藏.古美術》354期(2022年3月號)編輯手記
One's trash, other's treasure. 你的垃圾我的寶
「現在隨手一丟的酒瓶,也是以後的古董?」
「垃圾就是垃圾!」
「是文物還是垃圾?」
如果還有印象,二月中旬沸沸揚揚的新聞,網紅組團帶粉絲到新竹「霞喀羅國家步道」淨山,將歷史文物當成垃圾清理,引發爭議風波,一時間輿論譁然。此事件涉及諸多議題,其中最引人關注者無非「垃圾/文物」的認定,在歷史考古學家、山林文化保育者眼中理所當然須原地保存的歷史文物,為何被認為是「垃圾」?原因無他,因為清運的是日治時期酒瓶,現場也夾雜著現代保力達等酒瓶。
且擱置入山林前應做功課的必要性問題,對於未經訓練而能識別歷史文物的「眼力」,實毋須太嚴苛。還記得早年曾聽過一堂古玉演講,故宮研究員演講完,臺下聽眾提問尋思:去故宮較不方便,直接去光華商場練眼力,若有珍寶鐵定脫俗,一看就知曉。研究員客氣回應:還是先前往故宮多看好東西,當眼睛看習慣了、明悉了什麼是標準品,再去商場試煉為宜。研究員說出硬道理。若只上一堂課就成古玉專家,上八堂金融課就是財經專家,絕對是千年一遇的天縱英才,那繳交學費、打滾江湖、經歷萬千的諸位專業藏友們都得要冷汗直流了。
別說鑑別真偽的高段「眼力」了。在缺乏文化認識下,目盲或近視都有可能,極容易看輕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物件。舉個市場故事為例,原是荷蘭主人家中裝CD的瓷器大罐〈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佳士得倫敦以1400萬英鎊成交價締造紀錄,以當天的國際牌價可以買兩噸黃金。別說外國人不識青花瓷,本國人都難說,再說個博物館藏品故事。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元青花松竹梅紋八棱罐〉,為民間徵集文物,原主人將其作為醃鴨蛋或盛米用的大罐,但總嫌放在家礙事占空間,幾次都想砸掉或丟棄。但畢竟是祖傳之物,下不了手,於是便問文物站能否換錢。
且端出廢物研究權威湯普森(Michael Thompson)1979年發表的《垃圾理論》(Rubbish Theory : The Creation andDestruction of Value ),迄今仍是對廢物文化最全面的分析。他將物品分為三類:Transient、Rubbish、Durable。簡譯為:短時之物、無用之物、耐用之物。舉例如:有限壽命且會貶值的二手車、毫無價值用處的物品、擁有近乎無限壽命且會隨著時間推移增值的古董。價值的創造與毀壞,必然有物件本身的條件,亦取決於時空背景中對歷史文化的認知。「價值」有很多種認定方式,轉換成「價錢」是當今資本主義社會最方便的評量依據。日治時期的酒瓶、瓷器碎片都可以有價,於今也都有商業交易活動。
不要被垃圾蒙蔽了思考。不要讓貧窮限制了想像。本刊2021年度十大高價,回顧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瓷器、工藝品品類,在公眾參與的拍賣市場中締造出如何的高價,而作為觀者的我們,又能否因為資本的力量,而對歷史文物心生想要多認識、多欣賞的誘因。最後,講一下淨山活動事件的落幕,網紅道歉是基本款,主管機關的林務局則強調非常歡迎民眾自發性撿垃圾,未來會研議設置告示牌,呼籲不要誤撿清丟歷史文物。當然,我們不知道會不會一立牌後,有人反而去撿。但,本刊透過中國古美術的市場高價榜專題,無非希冀大家能環保心靈,呼籲更為愛護歷史文化。「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藍玉琦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