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Items - NT$0
    •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NT$180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42期_03月號

EDITORIAL
34 Clubhouse與未來的藝術社群
COLUMN
35 故宮博物院的政治與歷史情境(二)
38 破破爛爛的《文化資產保護法》該怎麼修法呢?
40 奈良美智 台灣行
42 我讀席德進
44 台灣藝術家面對全球化競爭的機會與挑戰
46 菁英下鄉深耕 翻轉台灣生態

10 件庫存

A09342-1 , , ,

Clubhouse與未來的藝術社群

文 ︳嚴瀟瀟

農曆新年前,國際互聯網的一大熱點便是Clubhouse。這個創設於去年三月疫情肆虐之時、原本用戶群幾乎只局限在美國矽谷新創圈的語音社群平台,因伊隆•馬斯克(Elon Musk)2月1日稀鬆平常一句「將於Clubhouse上開講」的Twitter貼文而一夕爆紅。二月初的短短兩三天內,Clubhouse便讓全球範圍內各路KOL與普通民眾蜂擁而至,其運用方式和策略、各種資源交換與內容產製的可能性、聲音經濟的各方影響與應用……等議題,一時間迅速充斥各領域範疇的討論與預測,令人目不暇給,甚至很多科技業者透露有許多此類或類似的語音社群平台正在醞釀中。

那麼對藝術領域、藝術社群而言意味著什麼?在藝文圈大多數使用者尚在摸索與觀望之時,下結論或判斷當然為時過早,但我們已經看到許多藝術家、策展人、評論家早就輕車熟路般頻頻開設房間,其中如艾未未、村上隆這樣的國際明星也於此間非常活躍,談論與藝術相關或不完全相關的各式話題。有些內容聚焦而緊湊,有些則更像漫無目標的閒聊,預設話題與即興成分交織,可謂字面意義的brainstorming,而對話題或者談話走向不感興趣的話也隨時可悄悄離開的功能設定,讓近距離參與(或不參與)變得更加輕鬆。幾乎可以預見藝文界也將會有正式論壇等級的討論在此平台上出現。而雖然聲音社群對視覺藝術創作者而言並非直接可用來創作的平台,但目前已出現許多原本就以聲音為創作媒介的表演藝術創作者如魚得水(如線上演出、或進行聲音行為創作),或許也會為其他創作者帶來靈感,其內容創製門檻甚至比Podcast來得更低。

我們或許很難判斷Clubhouse的熱度將維持多久,也已有不少針對此類平台文化中一定程度的階層意識、排他性甚至在平等遊戲規則之下所潛藏的話語霸權、無形資本累積等的初步批判,但其作為現象級社群App,或許確實預示著某些革新性的社群生態正在形成,並且至少這兩三年以來,包括Podcast發展如星火燎原之態勢,可見這種新的社群生態與文化經濟會與聲音、與新的溝通與交流模式密切相關。藝術社群在此大環境下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甚至這將影響到藝術創作本身的形態、藝術家的生存與生產狀況。Clubhouse或許不會一直如此炙手可熱,也沒有那麼容易成為下一個Facebook,但我們都已看到在疫情這一「助推器」影響下各種與線上平台相關的物事在爆炸性發展,舊事物、舊結構還會不斷受到衝擊,好戲還將繼續,令人拭目以待。

 

重量 440 g
尺寸 28 × 21 × 1 cm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