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生活:漢寶德談鄉土與藝術
NT$350從日常到創作,漢寶德漫談鄉土與藝術。
本書共分四大卷,從「鄉土藝術家」、「鄉土藝術」、「鄉土建築」,到「老街」,各卷又有名詞義釋與時事探討的詳正論述,諸如鄉土與民間,本土與外來,手工藝與古董等等,倆倆參照又類比影響的相似卻又不一樣,通通都在漢寶德根深淺出的說明比喻裡,談出另一種或更多的可能。
顯示所有 6 個結果
從日常到創作,漢寶德漫談鄉土與藝術。
本書共分四大卷,從「鄉土藝術家」、「鄉土藝術」、「鄉土建築」,到「老街」,各卷又有名詞義釋與時事探討的詳正論述,諸如鄉土與民間,本土與外來,手工藝與古董等等,倆倆參照又類比影響的相似卻又不一樣,通通都在漢寶德根深淺出的說明比喻裡,談出另一種或更多的可能。
本書以英、法、日三國為對象,邀集張瑜倩、陳彥伶、邱君妮三位學者分別爬梳它們在世界趨勢的變化和國家政策的變革中,博物館/美術館法人制度的演進與變遷,與營運管理上的績效與利弊得失。並以英、法、日三國制度設計的獨到之處,提示出臺灣在相關制度的設計上尤須關注與思考的各種面向。
乘載臺北人三十年記憶的中華商場
從黑手打鐵的赤峰街到文青的赤峰街
2022年全世界最期待的建築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曾經荒置的公務眷舍審計新村,搖身成為臺中最受歡迎文創景點
從孩子日常生活的視角,將鄒族文化傳統融入設計的阿里山達邦國小
五個建築場域,五段文化歷程,以設計作為一種文化抵抗的策略和反抗基地。
臺灣方興未艾的文化治理新主張!
行政法人是什麼?為何這種組織制度可以從16世紀英國發展至今,飄洋過海成為目前臺灣博物館及美術館領域中最具話題性的未來選項之一?而它秉持的「臂距原則」又是如何讓文化藝術組織的專業治理與政府分權、課責之間,維持一種令人又愛又恨的平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