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零售

《典藏‧古美術》第397期_10月號

NT$180 NT$162

故宮百年院慶100+

故宮100+|大英博物館「古代印度:生生不息的傳統」|京博「宋元佛畫」特展|臺灣、香港、紐約拍賣快報
◆專訪「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
◆故宮「千年神遇-北宋西園雅集傳奇」
◆策展人導賞「皕宋—故宮宋版圖書觀止」
◆百年院慶特展,國寶有哪些?

◆徽宗畫院美學的追求

◆向北宋三大家的空間魔法致敬

🔻更多亮點

◆古印度信仰的形象──大英博物館「古代印度:生生不息的傳統」

◆東渡日本的諸佛──京都國立博物館「宋元佛畫」特展

◆秋天,與古物的約定──第77回正倉院展

◆The Hidden Chapter!歷經五百年回歸的朝鮮書畫──韓國 POSCO美術館幽玄齋收藏特展

◆下真蹟一等: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子明卷

◆吳景欣「臺灣風景與世界的接點」──《風景心境》系列講座側記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

《典藏‧古美術》第396期_09月號

NT$180 NT$162

臺灣藏書文化

臺灣藏書文化|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故宮「碁人弈事」中的女性身影|香港&紐約拍賣預告
🔻臺灣藏書文化

◆傅月庵與藏書文化現場
◆「台北古書拍賣會」的發展及書刊舉隅、點評
◆國家圖書館中的私人藏書與手稿
◆袁芳榮談古籍、劉興華談西文古籍、賴奇廷談臺灣文獻、蕭仁豪談詩集

🔻更多亮點

◆由史博館《大千狂塗》(一)看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

◆尋找文物中的「碁女子」──故宮「碁人弈事」特展中的女性身影

◆多樣中的統一和跨域的流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特展

◆毫端識得金剛體──漫談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之金剛經塔

◆朝鮮前期的藝術變革──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粉青沙器選介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96期_09月號

NT$180 NT$162

EDITORIAL
20 反覆對話的勇氣|嚴瀟瀟
22 使命不清或已失去使命?——亟待再定位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三)|王嘉驥

COLUMN
24 怠惰職務的文化官員為何如此逍遙呢?|蕭文杰
26 從「天梯」到「宇宙迷宮」|洪三雄
28 時代之聲|姚謙
30 借軀還魂.陰陽共創|簡秀枝

MISSING PIECES
32 島嶼,以及文藝的交織——臺灣時代的古藤雅童|蕭亦翔

ART TALK
34 美術館面對現代性的「新思維」——李玉玲談中亞聯大雙美術館的公共想像與實踐|嚴瀟瀟
38 在「邊界」上行走:弗朗西斯.埃利斯的詩意政治學——從卓納畫廊香港群展「界(線)」談起|朱貽安

SPECIAL REPORT
42 嗅到「未知」的潛力,藝博會不再是畫廊國際化優先選項?——伊日藝術計劃於印尼雅加達全新佈局|陳思宇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95期_08月號

NT$180 NT$162

EDITORIAL
16 當災難來臨時,我們搶救什麼?|朱貽安

COLUMN
18 從藝術行政到評論 一位年輕原住民的觀點|耿一偉
20 當「藝術」碰上「政客」|洪三雄
22 不合時宜的迷戀|姚謙
24 從纏足繡鞋看女性平權的可貴|簡秀枝

MISSING PIECES
26 風起畫會夜、夢繫臺展途 翁水元的東京習畫時光|歐蕙瑄

SPECIAL REPORT
30 獲林茲電子藝術「人工生命與智慧」大獎:
專訪顧廣毅《酷兒解剖學圖譜》,從邊緣反思醫學權威|陳思宇

COVER STORY
34 穿越哈瓦那的色彩與記憶
亞歷杭德羅.皮涅羅.貝洛的藝術回聲|朱貽安

FEATURE
40 藝術防災包 災害風險下,臺灣藝術產業的防災調查|陳思宇
42 戰爭期間文化資產防護機制之規範格局 國際實踐與臺灣現狀之比較|徐佳緯

購買電子雜誌:HYREAD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