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480
表現出時代的「Something」:陳澄波繪畫考
時代與繪畫的糾結!
陳澄波畫作背後因時代而被遺忘的故事,本書將提供一把重啟之鑰!在反覆提問與正反辯證之後,指出畫家作品與時代切不斷的「羈絆」,亦即,畫作是時代之鏡,也必然反映時代。
已售完
時代與繪畫的糾結!
「祖國愛」v.s《慶祝日》
「普羅思潮」v.s《我的家庭》
「皇民化」v.s《二重橋》
陳澄波畫作背後因時代而被遺忘的故事,本書將提供一把重啟之鑰!
「我所不斷嘗試以及極力想表現的是,自然和物體形象的存在,這是第一點。將投射於腦裡的影像,反覆推敲與重新精煉後,捕捉值得描寫的瞬間,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就是作品必須具有サァムシニーグ(Something)。」──《台灣新民報》陳澄波訪談自述,1933年。
在二二八事件得以平反的今日,陳澄波畫作在藝術拍賣市場屢創新高,而其始於戰後的「祖國愛」形象以及「學院素人」評,也業已成為討論陳澄波的慣用語。本書作者則著眼於陳澄波的戰前成就,長年致力於戰前文獻的收集、分析,並藉由作品的具體考察,在反覆提問與正反辯證之後,指出畫家作品與時代切不斷的「羈絆」,亦即,畫作是時代之鏡,也必然反映時代。陳澄波揚名於日治時代,隕落於戰後的國民黨時代,再加上台灣、日本、大陸(上海)等空間移動,檢視這些時空交錯的痕跡,並予以佐證、詮釋,便是本書不同於其他陳澄波研究的最大特色。
※ 本書附大量藝術家履歷、往來紀錄、報導剪報等相關文獻資料。
➤ 追蹤典藏藝術出版Facebook和Instagram
作者|李淑珠(LI Su-Chu)
現任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
日本私立東北藝術工科大學藝術學系學士,日本國立京都大學美學美術史學碩士、博士。研究領域為台灣日治時期美術,並以陳澄波為主要研究對象,依序完成博碩士論文,回國執教後也仍持續陳澄波研究;論文散見發表於國內外期刊《美學》(日本)、《美術史》(日本)、《美術フォーラム21》(日本)、《鹿島美術研究》(日本)、《台灣美術》、《藝術學研究》、《典藏今藝術》等。另有譯著:《日本現代美術館學》(合譯)、《藝術/葛藤の現場》(合譯,中翻日)。
自序
序章
第一章 陳澄波(1895~1947)的編年
第一節 三份履歷表的「過去」、「現在」、「未來」
第二節 有待釐清的入選(出品)、得獎經歷
第三節 陳澄波新年表
第二章 「祖國愛」的真相
第一節 「祖國愛」論點的形成
第二節 因二二八美術而昇華
第三節 生於前清、死於漢室
第三章 《我的家庭》中的「普羅繪畫論」與《日本二重橋》
第一節 《我的家庭》的年代問題
第二節 為何是《普羅繪畫論》?
第三節 描繪「皇居」的《日本二重橋》
第四節 《日本二重橋》的年代問題
第五節 日本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畫壇
第四章 台灣「聖戰美術」的主題表現
第一節 日本「聖戰美術」的台灣引進與發展
I)日本「聖戰美術」的全貌
II)台灣當局的引進及展開
第二節 在台日人畫家的「聖戰美術」主題表現
──飯田實雄的「戰爭畫」論及鹽月桃甫的「莎勇」畫題
第三節 台人畫家的「聖戰美術」主題表現
I)以題材來「直喻」或「隠喻」時局
II)「聖戰口號」的繪畫化
第四節 傾聽佛桑華
第五章 台灣「地方色彩」(local color)的戰時動員
第一節 由總督府主導的形塑與提倡
I)總督府主導的形象塑造
II)美術――「炎方色彩」、「灣製繪畫」
III)文學――「異國情調」文學
第二節 美術上台灣地方色彩的變質
I)在台日人畫家――以鹽月桃甫為例
II)台人畫家――以林玉山為例
第六章 陳澄波的「聖戰美術」
第一節 初次公開的《雨後淡水》和《嘉義公園》
第二節 從「駱駝」和「波浪」題材看藤島武二的影響
結論――社會寫實的情懷
注釋
參考文獻一覽
附表I 「陳澄波生平年表」+「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
附表II 履歷表A、B、C
附表III 陳澄波新年表
附表VI 聖戰美術的主題分類
附表V 大東亞戰爭美術展得獎者名單
附錄一 陳澄波圖版收藏清單
附錄二 陳澄波書信
附錄三 陳澄波(報紙、雜誌)相關報導
附錄四 陳澄波藏書
附錄五 陳澄波訪談記事剪貼例舉
附錄六 日據時代臺灣藝術之回顧/陳澄波
附錄七 關於省內美術界的建議書/陳澄波
附錄八 呈 張參議邦傑先生建議書/陳澄波
附錄九 家書例舉
附錄十 明信片例舉
附錄十一 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大事記
作者:李淑珠
譯者:李淑珠、黃雯瑜
ISBN:978-986-6049-19-4
定價:新台幣480元
出版日期:2012/05/02
尺寸:19(寬)*25(高)cm
裝訂:平裝/彩色/328頁
適讀年齡:17歲以上
序章
陳澄波是台灣近代美術的代表畫家之一,戰後常被視為「祖國愛」的畫家。其祖國,指的是「鄉土台灣」和「祖國中國」兩者,但後者的形象被特別強調,其主要根據為繪有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慶祝日》(1946),以及「生於前清、死於漢室」(1945)的畫家自述。然而,由於這個論點在戰後方才形成,上述之根據也都是台灣「光復」以後的例子,其偏頗之處,顯而易見。亦即,此言論可說是輕視、甚至於無視陳澄波戰前作品的結果。
事實上,陳澄波在戰前繪有《我的家庭》及《日本二重橋》兩幅作品。《我的家庭》現在是陳澄波的代表作之一,時常在各美展中展出,1999年在日本舉辦的囊括日本、中國、台灣、韓國等東亞各國近代油畫的巡迴展《東亞╱繪畫的近代——油畫的誕生與其展開》,便是一例。然而,《我的家庭》在陳澄波的遺作展(1979年)中,卻遭到「下架」的命運。雖然該畫作圖片得以刊登於展覽圖錄上,但卻是經過修改的版本:畫中一本題為「プロレタリア繪畫論」的書籍,被刪去了書名。正是「プロレタリア」(普羅)這六個字,在戒嚴令解除(1987年)以前的台灣,成為《我的家庭》公開展示的障礙。這個事實在陳澄波的祖國愛言論中卻從來不曾被提起或討論。
另一件作品《日本二重橋》也一樣,對於其描繪的主題「皇居」,至今的討論僅止於「日本名勝」。對於現今的台灣人而言,外國的日本天皇住所,或許不存在觀光地以外的意義,然而對於在戰前受到日本殖民統治、曾置身於皇民化體制之下的台灣人而言,日本皇居卻是一種「叩頭感佩其威嚴」的存在,也是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心臟地帶。換言之,同樣的皇居,在戰前與戰後,其意義截然不同,可惜以此主題考察陳澄波「祖國愛」的研究,至今全無。究其原因,應該是因為《日本二重橋》一直以來被標示為「1927年」的作品,然而,如同後文所述,這個年份只是「推測」而來的。
其實,現行的《我的家庭》的製作年標示「1931年」,也無任何根據。因此,本書除了將考察這兩件作品的製作年代,同時也將描寫普羅繪畫論題材及皇居主題的畫家意圖(製作動機),做一詳細且具體的考察,以期能夠釐清祖國愛言論所涵蓋不了的陳澄波的戰前圖像。尤其是,戰時的殖民地台灣畫壇如何追隨日本畫壇「彩管報國」的腳步?台人畫家與在台日人畫家的「聖戰美術」,在畫面的呈現上有何不同?本書將以兩章的篇幅深入探討陳澄波與同時代畫家的作品,透過這樣的考察,除了《日本二重橋》的製作背景得以明朗化,台灣從未有過戰爭畫等言論的「誤解」,也將不攻自破。
當然,首先有必要釐清祖國愛言論的形成過程及其背景。該言論的形成,謝里法和顏娟英兩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身是畫家的謝里法,其著作《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1976年6月至翌年12月於雜誌連載,1978年單行本發行),乃介紹台灣殖民地時期畫壇以及台灣畫家成就的第一本專書,發表當時引起極大迴響,至今仍為研究台灣近代美術史的基本文獻之一,但其實證性不足的缺點也經常為人詬病。而取得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學位的顏娟英,返國後一面繼續其原本在美專攻的佛教美術史研究,一面於1988年起以報紙為主進行日治時期台灣美術資料的收集、整理與譯注,並根據這些一手資料發表多篇論文,成為台灣近代美術史研究的權威。
其資料整理的成果,以兩本刊物最為重要。首先是1992年發行的《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可惜因其只刊載中文譯文,而且是摘要形式,故作為研究資料的價值減半。其後,於2001年出版的《風景心境》,分上冊(中文譯文)和下冊(日文原文),廣泛收錄了當時的報導和資料,極具研究使用價值。這本堪稱資料集的出版品,設定了「風景心境」、「青春少年時」、「評論官展」、「接力演出」、「個人風格」、「生活工藝美術」及「台灣美術論」等七個主題,並由顏娟英撰寫七篇中文「導讀」(於下冊譯為日文),對應這七個主題。這七篇導讀分別是「觀看與思索風景」、「夢想巴黎」、「營造南國美術殿堂--台灣展傳奇」、「百家爭鳴的評論界」、「台灣畫壇上的個性派畫家--鹽月桃甫」、「給鄉土溫暖的愛」、「台展東洋畫地方色彩的回顧」。
正因為提倡者是上述二位研究先驅,所以祖國愛言論內容的妥當與否,不曾遭到質疑。然而,祖國愛言論其實受到1947年將陳澄波處決的「二二八事件」極大的影響,亦即,陳澄波因二二八事件而死,又因為這樣的死法,其「愛」祖國的說法,開始流傳。簡言之,這個事件為陳澄波打造了一幅祖國愛的聖像。但祖國愛言論卻反過來將此事件解釋為「祖國的背叛」,感嘆畫家的死於非命。因此,二二八事件本身以及其發生的時代背景,也就是台灣歸還中國後不久,政權轉移帶給台灣社會的「光復熱」及「對立」,均有詳細探討的必要。另外,事件發生後,被「白色恐怖」籠罩的台灣社會,在「傷口」未痊癒的情況下,被迫保持沈默;而一旦戒嚴令解除,各地便大興紀念碑及紀念館,政府正式向遺屬道歉和發放補償金,每年大規模舉辦各種追思活動。這樣的社會變化,使陳澄波的祖國愛形象得以完成,例如,二二八紀念美展中的主題「陳澄波之死」,便是此形象之昇華,這樣的見解,將由本書首次提出。
總之,祖國愛形象呈現的只是陳澄波的一個側面。而戰前的《我的家庭》、《日本二重橋》以及戰後的《慶祝日》,彼此之間雖具有相反的意識型態,卻透過了畫家的創作理念「Something{サアムシンーグ}」而得以作品化。陳澄波曾在1933年的記者訪談中提到:「我所不斷嘗試以及極力想表現的是,自然和物體形象的存在,這是第一點。將投射於腦裡的影像,反覆推敲與重新精煉後,捕捉值得描寫的瞬間,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就是作品必須具有Something」(附錄五)。排第一順位的「自然和物體形象的存在」,乃其「寫生主義」的宣示。第二順位的「腦裡的影像」和「值得描寫的瞬間」,與黑田清輝所謂的「腦內教育」(即人物配置、光線捕捉、色彩搭配等培養想像力的訓練)一致。最後的「Something」,筆者則認為較接近腦內教育的目標,即「構想畫」中的「思想」與「概念」。筆者曾在碩士論文中,考察了陳澄波作品中與此概念相關之具體實踐,例如將其作品中的「東洋式」表現,與其畫風的形成一併考察。
也就是說,本書是考察「Something」的第二階段。這個理念與回顧台灣美術百年的大型巡迴展(2000)中的展示用語──「社會寫實的情懷」有共通之處,唯此用語只以「電線桿」的題材為依據,有欠妥當。陳澄波風景作品的解說中時常出現這種將電線桿視為特色的主張,但筆者認為「Something」這個詞彙應具有更深的涵意。本書重點在於檢視祖國愛論點來矯正既有的「陳澄波形象」,同時提出一個論點,即,《我的家庭》、《日本二重橋》、《慶祝日》所各自呈現的時代「圖像」,是這個理念(用語)最好的實踐。因為這三件作品均表現了當時的畫家心境,即「真實{レアル}」之寫照。
然而,有鑑於《我的家庭》和《日本二重橋》的現行製作年之誤植,重新檢討包括陳澄波年表在內的畫家基本資料,修正錯誤與指出待確認部分的工作,刻不容緩。故本書先在第一章中,比較畫家親筆書寫的三封履歷表,將其內容之間的矛盾予以檢討‧調查‧考察,指出每份履歷表中所隱藏的「現在」與「未來」,以期復元畫家更為正確的「過去」。
作者|李淑珠(LI Su-Chu)
現任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
日本私立東北藝術工科大學藝術學系學士,日本國立京都大學美學美術史學碩士、博士。研究領域為台灣日治時期美術,並以陳澄波為主要研究對象,依序完成博碩士論文,回國執教後也仍持續陳澄波研究;論文散見發表於國內外期刊《美學》(日本)、《美術史》(日本)、《美術フォーラム21》(日本)、《鹿島美術研究》(日本)、《台灣美術》、《藝術學研究》、《典藏今藝術》等。另有譯著:《日本現代美術館學》(合譯)、《藝術/葛藤の現場》(合譯,中翻日)。
自序
序章
第一章 陳澄波(1895~1947)的編年
第一節 三份履歷表的「過去」、「現在」、「未來」
第二節 有待釐清的入選(出品)、得獎經歷
第三節 陳澄波新年表
第二章 「祖國愛」的真相
第一節 「祖國愛」論點的形成
第二節 因二二八美術而昇華
第三節 生於前清、死於漢室
第三章 《我的家庭》中的「普羅繪畫論」與《日本二重橋》
第一節 《我的家庭》的年代問題
第二節 為何是《普羅繪畫論》?
第三節 描繪「皇居」的《日本二重橋》
第四節 《日本二重橋》的年代問題
第五節 日本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畫壇
第四章 台灣「聖戰美術」的主題表現
第一節 日本「聖戰美術」的台灣引進與發展
I)日本「聖戰美術」的全貌
II)台灣當局的引進及展開
第二節 在台日人畫家的「聖戰美術」主題表現
──飯田實雄的「戰爭畫」論及鹽月桃甫的「莎勇」畫題
第三節 台人畫家的「聖戰美術」主題表現
I)以題材來「直喻」或「隠喻」時局
II)「聖戰口號」的繪畫化
第四節 傾聽佛桑華
第五章 台灣「地方色彩」(local color)的戰時動員
第一節 由總督府主導的形塑與提倡
I)總督府主導的形象塑造
II)美術――「炎方色彩」、「灣製繪畫」
III)文學――「異國情調」文學
第二節 美術上台灣地方色彩的變質
I)在台日人畫家――以鹽月桃甫為例
II)台人畫家――以林玉山為例
第六章 陳澄波的「聖戰美術」
第一節 初次公開的《雨後淡水》和《嘉義公園》
第二節 從「駱駝」和「波浪」題材看藤島武二的影響
結論――社會寫實的情懷
注釋
參考文獻一覽
附表I 「陳澄波生平年表」+「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
附表II 履歷表A、B、C
附表III 陳澄波新年表
附表VI 聖戰美術的主題分類
附表V 大東亞戰爭美術展得獎者名單
附錄一 陳澄波圖版收藏清單
附錄二 陳澄波書信
附錄三 陳澄波(報紙、雜誌)相關報導
附錄四 陳澄波藏書
附錄五 陳澄波訪談記事剪貼例舉
附錄六 日據時代臺灣藝術之回顧/陳澄波
附錄七 關於省內美術界的建議書/陳澄波
附錄八 呈 張參議邦傑先生建議書/陳澄波
附錄九 家書例舉
附錄十 明信片例舉
附錄十一 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大事記
作者:李淑珠
譯者:李淑珠、黃雯瑜
ISBN:978-986-6049-19-4
定價:新台幣480元
出版日期:2012/05/02
尺寸:19(寬)*25(高)cm
裝訂:平裝/彩色/328頁
適讀年齡:17歲以上
序章
陳澄波是台灣近代美術的代表畫家之一,戰後常被視為「祖國愛」的畫家。其祖國,指的是「鄉土台灣」和「祖國中國」兩者,但後者的形象被特別強調,其主要根據為繪有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慶祝日》(1946),以及「生於前清、死於漢室」(1945)的畫家自述。然而,由於這個論點在戰後方才形成,上述之根據也都是台灣「光復」以後的例子,其偏頗之處,顯而易見。亦即,此言論可說是輕視、甚至於無視陳澄波戰前作品的結果。
事實上,陳澄波在戰前繪有《我的家庭》及《日本二重橋》兩幅作品。《我的家庭》現在是陳澄波的代表作之一,時常在各美展中展出,1999年在日本舉辦的囊括日本、中國、台灣、韓國等東亞各國近代油畫的巡迴展《東亞╱繪畫的近代——油畫的誕生與其展開》,便是一例。然而,《我的家庭》在陳澄波的遺作展(1979年)中,卻遭到「下架」的命運。雖然該畫作圖片得以刊登於展覽圖錄上,但卻是經過修改的版本:畫中一本題為「プロレタリア繪畫論」的書籍,被刪去了書名。正是「プロレタリア」(普羅)這六個字,在戒嚴令解除(1987年)以前的台灣,成為《我的家庭》公開展示的障礙。這個事實在陳澄波的祖國愛言論中卻從來不曾被提起或討論。
另一件作品《日本二重橋》也一樣,對於其描繪的主題「皇居」,至今的討論僅止於「日本名勝」。對於現今的台灣人而言,外國的日本天皇住所,或許不存在觀光地以外的意義,然而對於在戰前受到日本殖民統治、曾置身於皇民化體制之下的台灣人而言,日本皇居卻是一種「叩頭感佩其威嚴」的存在,也是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心臟地帶。換言之,同樣的皇居,在戰前與戰後,其意義截然不同,可惜以此主題考察陳澄波「祖國愛」的研究,至今全無。究其原因,應該是因為《日本二重橋》一直以來被標示為「1927年」的作品,然而,如同後文所述,這個年份只是「推測」而來的。
其實,現行的《我的家庭》的製作年標示「1931年」,也無任何根據。因此,本書除了將考察這兩件作品的製作年代,同時也將描寫普羅繪畫論題材及皇居主題的畫家意圖(製作動機),做一詳細且具體的考察,以期能夠釐清祖國愛言論所涵蓋不了的陳澄波的戰前圖像。尤其是,戰時的殖民地台灣畫壇如何追隨日本畫壇「彩管報國」的腳步?台人畫家與在台日人畫家的「聖戰美術」,在畫面的呈現上有何不同?本書將以兩章的篇幅深入探討陳澄波與同時代畫家的作品,透過這樣的考察,除了《日本二重橋》的製作背景得以明朗化,台灣從未有過戰爭畫等言論的「誤解」,也將不攻自破。
當然,首先有必要釐清祖國愛言論的形成過程及其背景。該言論的形成,謝里法和顏娟英兩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身是畫家的謝里法,其著作《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1976年6月至翌年12月於雜誌連載,1978年單行本發行),乃介紹台灣殖民地時期畫壇以及台灣畫家成就的第一本專書,發表當時引起極大迴響,至今仍為研究台灣近代美術史的基本文獻之一,但其實證性不足的缺點也經常為人詬病。而取得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學位的顏娟英,返國後一面繼續其原本在美專攻的佛教美術史研究,一面於1988年起以報紙為主進行日治時期台灣美術資料的收集、整理與譯注,並根據這些一手資料發表多篇論文,成為台灣近代美術史研究的權威。
其資料整理的成果,以兩本刊物最為重要。首先是1992年發行的《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可惜因其只刊載中文譯文,而且是摘要形式,故作為研究資料的價值減半。其後,於2001年出版的《風景心境》,分上冊(中文譯文)和下冊(日文原文),廣泛收錄了當時的報導和資料,極具研究使用價值。這本堪稱資料集的出版品,設定了「風景心境」、「青春少年時」、「評論官展」、「接力演出」、「個人風格」、「生活工藝美術」及「台灣美術論」等七個主題,並由顏娟英撰寫七篇中文「導讀」(於下冊譯為日文),對應這七個主題。這七篇導讀分別是「觀看與思索風景」、「夢想巴黎」、「營造南國美術殿堂--台灣展傳奇」、「百家爭鳴的評論界」、「台灣畫壇上的個性派畫家--鹽月桃甫」、「給鄉土溫暖的愛」、「台展東洋畫地方色彩的回顧」。
正因為提倡者是上述二位研究先驅,所以祖國愛言論內容的妥當與否,不曾遭到質疑。然而,祖國愛言論其實受到1947年將陳澄波處決的「二二八事件」極大的影響,亦即,陳澄波因二二八事件而死,又因為這樣的死法,其「愛」祖國的說法,開始流傳。簡言之,這個事件為陳澄波打造了一幅祖國愛的聖像。但祖國愛言論卻反過來將此事件解釋為「祖國的背叛」,感嘆畫家的死於非命。因此,二二八事件本身以及其發生的時代背景,也就是台灣歸還中國後不久,政權轉移帶給台灣社會的「光復熱」及「對立」,均有詳細探討的必要。另外,事件發生後,被「白色恐怖」籠罩的台灣社會,在「傷口」未痊癒的情況下,被迫保持沈默;而一旦戒嚴令解除,各地便大興紀念碑及紀念館,政府正式向遺屬道歉和發放補償金,每年大規模舉辦各種追思活動。這樣的社會變化,使陳澄波的祖國愛形象得以完成,例如,二二八紀念美展中的主題「陳澄波之死」,便是此形象之昇華,這樣的見解,將由本書首次提出。
總之,祖國愛形象呈現的只是陳澄波的一個側面。而戰前的《我的家庭》、《日本二重橋》以及戰後的《慶祝日》,彼此之間雖具有相反的意識型態,卻透過了畫家的創作理念「Something{サアムシンーグ}」而得以作品化。陳澄波曾在1933年的記者訪談中提到:「我所不斷嘗試以及極力想表現的是,自然和物體形象的存在,這是第一點。將投射於腦裡的影像,反覆推敲與重新精煉後,捕捉值得描寫的瞬間,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就是作品必須具有Something」(附錄五)。排第一順位的「自然和物體形象的存在」,乃其「寫生主義」的宣示。第二順位的「腦裡的影像」和「值得描寫的瞬間」,與黑田清輝所謂的「腦內教育」(即人物配置、光線捕捉、色彩搭配等培養想像力的訓練)一致。最後的「Something」,筆者則認為較接近腦內教育的目標,即「構想畫」中的「思想」與「概念」。筆者曾在碩士論文中,考察了陳澄波作品中與此概念相關之具體實踐,例如將其作品中的「東洋式」表現,與其畫風的形成一併考察。
也就是說,本書是考察「Something」的第二階段。這個理念與回顧台灣美術百年的大型巡迴展(2000)中的展示用語──「社會寫實的情懷」有共通之處,唯此用語只以「電線桿」的題材為依據,有欠妥當。陳澄波風景作品的解說中時常出現這種將電線桿視為特色的主張,但筆者認為「Something」這個詞彙應具有更深的涵意。本書重點在於檢視祖國愛論點來矯正既有的「陳澄波形象」,同時提出一個論點,即,《我的家庭》、《日本二重橋》、《慶祝日》所各自呈現的時代「圖像」,是這個理念(用語)最好的實踐。因為這三件作品均表現了當時的畫家心境,即「真實{レアル}」之寫照。
然而,有鑑於《我的家庭》和《日本二重橋》的現行製作年之誤植,重新檢討包括陳澄波年表在內的畫家基本資料,修正錯誤與指出待確認部分的工作,刻不容緩。故本書先在第一章中,比較畫家親筆書寫的三封履歷表,將其內容之間的矛盾予以檢討‧調查‧考察,指出每份履歷表中所隱藏的「現在」與「未來」,以期復元畫家更為正確的「過去」。
作者|李淑珠(LI Su-Chu)
現任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
日本私立東北藝術工科大學藝術學系學士,日本國立京都大學美學美術史學碩士、博士。研究領域為台灣日治時期美術,並以陳澄波為主要研究對象,依序完成博碩士論文,回國執教後也仍持續陳澄波研究;論文散見發表於國內外期刊《美學》(日本)、《美術史》(日本)、《美術フォーラム21》(日本)、《鹿島美術研究》(日本)、《台灣美術》、《藝術學研究》、《典藏今藝術》等。另有譯著:《日本現代美術館學》(合譯)、《藝術/葛藤の現場》(合譯,中翻日)。
自序
序章
第一章 陳澄波(1895~1947)的編年
第一節 三份履歷表的「過去」、「現在」、「未來」
第二節 有待釐清的入選(出品)、得獎經歷
第三節 陳澄波新年表
第二章 「祖國愛」的真相
第一節 「祖國愛」論點的形成
第二節 因二二八美術而昇華
第三節 生於前清、死於漢室
第三章 《我的家庭》中的「普羅繪畫論」與《日本二重橋》
第一節 《我的家庭》的年代問題
第二節 為何是《普羅繪畫論》?
第三節 描繪「皇居」的《日本二重橋》
第四節 《日本二重橋》的年代問題
第五節 日本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畫壇
第四章 台灣「聖戰美術」的主題表現
第一節 日本「聖戰美術」的台灣引進與發展
I)日本「聖戰美術」的全貌
II)台灣當局的引進及展開
第二節 在台日人畫家的「聖戰美術」主題表現
──飯田實雄的「戰爭畫」論及鹽月桃甫的「莎勇」畫題
第三節 台人畫家的「聖戰美術」主題表現
I)以題材來「直喻」或「隠喻」時局
II)「聖戰口號」的繪畫化
第四節 傾聽佛桑華
第五章 台灣「地方色彩」(local color)的戰時動員
第一節 由總督府主導的形塑與提倡
I)總督府主導的形象塑造
II)美術――「炎方色彩」、「灣製繪畫」
III)文學――「異國情調」文學
第二節 美術上台灣地方色彩的變質
I)在台日人畫家――以鹽月桃甫為例
II)台人畫家――以林玉山為例
第六章 陳澄波的「聖戰美術」
第一節 初次公開的《雨後淡水》和《嘉義公園》
第二節 從「駱駝」和「波浪」題材看藤島武二的影響
結論――社會寫實的情懷
注釋
參考文獻一覽
附表I 「陳澄波生平年表」+「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
附表II 履歷表A、B、C
附表III 陳澄波新年表
附表VI 聖戰美術的主題分類
附表V 大東亞戰爭美術展得獎者名單
附錄一 陳澄波圖版收藏清單
附錄二 陳澄波書信
附錄三 陳澄波(報紙、雜誌)相關報導
附錄四 陳澄波藏書
附錄五 陳澄波訪談記事剪貼例舉
附錄六 日據時代臺灣藝術之回顧/陳澄波
附錄七 關於省內美術界的建議書/陳澄波
附錄八 呈 張參議邦傑先生建議書/陳澄波
附錄九 家書例舉
附錄十 明信片例舉
附錄十一 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大事記
作者:李淑珠
譯者:李淑珠、黃雯瑜
ISBN:978-986-6049-19-4
定價:新台幣480元
出版日期:2012/05/02
尺寸:19(寬)*25(高)cm
裝訂:平裝/彩色/328頁
適讀年齡:17歲以上
序章
陳澄波是台灣近代美術的代表畫家之一,戰後常被視為「祖國愛」的畫家。其祖國,指的是「鄉土台灣」和「祖國中國」兩者,但後者的形象被特別強調,其主要根據為繪有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慶祝日》(1946),以及「生於前清、死於漢室」(1945)的畫家自述。然而,由於這個論點在戰後方才形成,上述之根據也都是台灣「光復」以後的例子,其偏頗之處,顯而易見。亦即,此言論可說是輕視、甚至於無視陳澄波戰前作品的結果。
事實上,陳澄波在戰前繪有《我的家庭》及《日本二重橋》兩幅作品。《我的家庭》現在是陳澄波的代表作之一,時常在各美展中展出,1999年在日本舉辦的囊括日本、中國、台灣、韓國等東亞各國近代油畫的巡迴展《東亞╱繪畫的近代——油畫的誕生與其展開》,便是一例。然而,《我的家庭》在陳澄波的遺作展(1979年)中,卻遭到「下架」的命運。雖然該畫作圖片得以刊登於展覽圖錄上,但卻是經過修改的版本:畫中一本題為「プロレタリア繪畫論」的書籍,被刪去了書名。正是「プロレタリア」(普羅)這六個字,在戒嚴令解除(1987年)以前的台灣,成為《我的家庭》公開展示的障礙。這個事實在陳澄波的祖國愛言論中卻從來不曾被提起或討論。
另一件作品《日本二重橋》也一樣,對於其描繪的主題「皇居」,至今的討論僅止於「日本名勝」。對於現今的台灣人而言,外國的日本天皇住所,或許不存在觀光地以外的意義,然而對於在戰前受到日本殖民統治、曾置身於皇民化體制之下的台灣人而言,日本皇居卻是一種「叩頭感佩其威嚴」的存在,也是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心臟地帶。換言之,同樣的皇居,在戰前與戰後,其意義截然不同,可惜以此主題考察陳澄波「祖國愛」的研究,至今全無。究其原因,應該是因為《日本二重橋》一直以來被標示為「1927年」的作品,然而,如同後文所述,這個年份只是「推測」而來的。
其實,現行的《我的家庭》的製作年標示「1931年」,也無任何根據。因此,本書除了將考察這兩件作品的製作年代,同時也將描寫普羅繪畫論題材及皇居主題的畫家意圖(製作動機),做一詳細且具體的考察,以期能夠釐清祖國愛言論所涵蓋不了的陳澄波的戰前圖像。尤其是,戰時的殖民地台灣畫壇如何追隨日本畫壇「彩管報國」的腳步?台人畫家與在台日人畫家的「聖戰美術」,在畫面的呈現上有何不同?本書將以兩章的篇幅深入探討陳澄波與同時代畫家的作品,透過這樣的考察,除了《日本二重橋》的製作背景得以明朗化,台灣從未有過戰爭畫等言論的「誤解」,也將不攻自破。
當然,首先有必要釐清祖國愛言論的形成過程及其背景。該言論的形成,謝里法和顏娟英兩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身是畫家的謝里法,其著作《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1976年6月至翌年12月於雜誌連載,1978年單行本發行),乃介紹台灣殖民地時期畫壇以及台灣畫家成就的第一本專書,發表當時引起極大迴響,至今仍為研究台灣近代美術史的基本文獻之一,但其實證性不足的缺點也經常為人詬病。而取得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學位的顏娟英,返國後一面繼續其原本在美專攻的佛教美術史研究,一面於1988年起以報紙為主進行日治時期台灣美術資料的收集、整理與譯注,並根據這些一手資料發表多篇論文,成為台灣近代美術史研究的權威。
其資料整理的成果,以兩本刊物最為重要。首先是1992年發行的《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可惜因其只刊載中文譯文,而且是摘要形式,故作為研究資料的價值減半。其後,於2001年出版的《風景心境》,分上冊(中文譯文)和下冊(日文原文),廣泛收錄了當時的報導和資料,極具研究使用價值。這本堪稱資料集的出版品,設定了「風景心境」、「青春少年時」、「評論官展」、「接力演出」、「個人風格」、「生活工藝美術」及「台灣美術論」等七個主題,並由顏娟英撰寫七篇中文「導讀」(於下冊譯為日文),對應這七個主題。這七篇導讀分別是「觀看與思索風景」、「夢想巴黎」、「營造南國美術殿堂--台灣展傳奇」、「百家爭鳴的評論界」、「台灣畫壇上的個性派畫家--鹽月桃甫」、「給鄉土溫暖的愛」、「台展東洋畫地方色彩的回顧」。
正因為提倡者是上述二位研究先驅,所以祖國愛言論內容的妥當與否,不曾遭到質疑。然而,祖國愛言論其實受到1947年將陳澄波處決的「二二八事件」極大的影響,亦即,陳澄波因二二八事件而死,又因為這樣的死法,其「愛」祖國的說法,開始流傳。簡言之,這個事件為陳澄波打造了一幅祖國愛的聖像。但祖國愛言論卻反過來將此事件解釋為「祖國的背叛」,感嘆畫家的死於非命。因此,二二八事件本身以及其發生的時代背景,也就是台灣歸還中國後不久,政權轉移帶給台灣社會的「光復熱」及「對立」,均有詳細探討的必要。另外,事件發生後,被「白色恐怖」籠罩的台灣社會,在「傷口」未痊癒的情況下,被迫保持沈默;而一旦戒嚴令解除,各地便大興紀念碑及紀念館,政府正式向遺屬道歉和發放補償金,每年大規模舉辦各種追思活動。這樣的社會變化,使陳澄波的祖國愛形象得以完成,例如,二二八紀念美展中的主題「陳澄波之死」,便是此形象之昇華,這樣的見解,將由本書首次提出。
總之,祖國愛形象呈現的只是陳澄波的一個側面。而戰前的《我的家庭》、《日本二重橋》以及戰後的《慶祝日》,彼此之間雖具有相反的意識型態,卻透過了畫家的創作理念「Something{サアムシンーグ}」而得以作品化。陳澄波曾在1933年的記者訪談中提到:「我所不斷嘗試以及極力想表現的是,自然和物體形象的存在,這是第一點。將投射於腦裡的影像,反覆推敲與重新精煉後,捕捉值得描寫的瞬間,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就是作品必須具有Something」(附錄五)。排第一順位的「自然和物體形象的存在」,乃其「寫生主義」的宣示。第二順位的「腦裡的影像」和「值得描寫的瞬間」,與黑田清輝所謂的「腦內教育」(即人物配置、光線捕捉、色彩搭配等培養想像力的訓練)一致。最後的「Something」,筆者則認為較接近腦內教育的目標,即「構想畫」中的「思想」與「概念」。筆者曾在碩士論文中,考察了陳澄波作品中與此概念相關之具體實踐,例如將其作品中的「東洋式」表現,與其畫風的形成一併考察。
也就是說,本書是考察「Something」的第二階段。這個理念與回顧台灣美術百年的大型巡迴展(2000)中的展示用語──「社會寫實的情懷」有共通之處,唯此用語只以「電線桿」的題材為依據,有欠妥當。陳澄波風景作品的解說中時常出現這種將電線桿視為特色的主張,但筆者認為「Something」這個詞彙應具有更深的涵意。本書重點在於檢視祖國愛論點來矯正既有的「陳澄波形象」,同時提出一個論點,即,《我的家庭》、《日本二重橋》、《慶祝日》所各自呈現的時代「圖像」,是這個理念(用語)最好的實踐。因為這三件作品均表現了當時的畫家心境,即「真實{レアル}」之寫照。
然而,有鑑於《我的家庭》和《日本二重橋》的現行製作年之誤植,重新檢討包括陳澄波年表在內的畫家基本資料,修正錯誤與指出待確認部分的工作,刻不容緩。故本書先在第一章中,比較畫家親筆書寫的三封履歷表,將其內容之間的矛盾予以檢討‧調查‧考察,指出每份履歷表中所隱藏的「現在」與「未來」,以期復元畫家更為正確的「過去」。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