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談片——輕薄短小之評論。
關於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在台灣的起步、發展及建言,透過漢寶德的前瞻視野、執行與推動,語重心長將厚重理論化為精巧易讀的談片,與前作《邁向繆思》、《繆思意境》,構成完善有緒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博物館不一定要規模龐大才有價值。學校有大學與小學之分,小學的重要性不亞於大學。同理,博物館因其功能,也有大小之分,即使小到社區博物館,其價值也是很顯著的。要認真地把博物館與觀眾結合在一起,小的比大的好,分散的比集中的好,內容屬於地方性的比屬於全國性或世界性的好。在我國,博物館正朝龐大型發展,要大家了解『小的就是好的』,實在很不容易。」——漢寶德
博物館發展已有幾百年歷史,在二次大戰後,博物館最大的改變就是繼「收藏」之後增強了教育功能。而台灣博物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因地制宜展現了哪些風貌?又有哪些值得玩味深思改進的地方?本書《繆思談片》分為上下篇,上篇「博物館談片」是漢寶德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任內,在《博物館學季刊》所撰寫之「論評」結集而成;下篇「宗教建築」則收錄「世界十大宗教建築」三篇相關專文,綜合回顧台灣博物館的發展歷程,並且對於全球博物館的所見所聞也有獨特觀點。
➤ 追蹤典藏藝術出版Facebook和Instagram
➤ 尋找更多閱讀靈感 Artco Books Inspiration
作者|漢寶德(Han Pao-Teh, 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編者|黃健敏(Huang Chien-Ming)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碩士。
文化部及台北市等多縣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國美館及北美館諮詢委員。曾任教於中原大學、東海大學、台藝大、北科大等校。
1993年起參與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著書撰文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2002年1月至2004年7月出任《建築師》雜誌副社長兼主編,致力推動建築文化活動,策畫建築師公會與台北市文化局共同舉辦33場「世界都市建築」演講系列。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
著作:《貝聿銘的世界》、《建築藝術卷1:台灣建築的先行者》、《藝術,盡在街頭:美國東部城市藝術公共空間導覽》、《世紀建築大師:貝聿銘》、《探索貝聿銘》等。
編作:1999-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2016第五屆公共藝術獎專輯》、2001-2003年《台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等。
策畫:「ARCHI‧建築」叢書(典藏藝術家庭)。
上篇——博物館談片
01《博物館談片》再版序
02《博物館談片》初版序
03《博物館談片》作者序
《一卷》
04 發刊辭
05 探索精神的發揚
06 博物館是開放的學校
07 收藏是人性
《二卷》
08 只有一幅畫的美術館
09 評量就是工作檢討
10 文化觀光的時代
11 是學生也是顧客
《三卷》
12 迎接博物館的世紀
13 是一個玩票的行業嗎
14 對博物館建築的幾點建議
15 展示設計家的條件
《四卷》
16 博物館是現代的寺廟
17 多元的展示觀
18 教育人員是博物館的靈魂
19 倫理就是做人的道理
《五卷》
20 永恆的角色衝突
21 登陸員的角色瞻望
22 需要更廣闊的運作空間
23 「教」「化」之間
《六卷》
24 未來的教育主流
25 博物館觀眾之謎
26 環境保育的尖兵
27 雜牌成軍之道
《七卷》
28 收藏何以需要政策?
29 生活化的博物館
30 為什麼「展示」?
31 自助助人的專業協會
《八卷》
32 博物館學的研討會
33 世界是一座大博物館
34 土著文化所需要的是尊重
35 明日的挑戰
《九卷》
36 營運要自觀念開始
37 展示評量的科學
下篇——宗教建築
38 虛擬聖境——世界十大宗教建築賞析
39 世界宗教博物館十大宗教建築導覽解說
40 探訪宗教空間
編後記——擘畫科博+打造宗博
書名:繆思談片:漢寶德三談博物館
英文書名:Short Reviews: Museums in the Eyes of HAN Pao-Teh
作者:漢寶德
編者:黃健敏
ISBN:9786267031681
出版日期:2023.4.20
定價:480
尺寸(寬*長):17×23×1.6cm
頁數:248
CIP: 069.07
裝訂:平裝
印刷:全彩
適讀年齡:18歲以上
出版社:典藏藝術
書系:ESSAI—藝術人文散記
類別:藝術設計>藝術總論>博物館/美術館
探索精神的發揚
在我國,博物館在行政體系上屬於社會教育機構,在大眾的心目中,屬於文物管理與陳列的機構,很少有人把博物館的業務與研究工作連在一起。我國的博物館有這樣的形象是事實所造成的。歐洲的博物館乃十七世紀以來,業餘的博物學家在啟蒙時代的大潮流中,熱切於大自然的觀察與記錄所累積的成果,因此他們的博物館自開始就是自研究成果的典藏與陳列發展出來的。我國自古以來就沒有系統的研究這回事,當外國人來華,把博物館的觀念帶來的時候,只帶來了標本陳列的形式,卻無法帶來西方啟蒙時代的探索精神,社會大眾只問博物館有沒有東西陳列,卻不問東西是自哪裡來的,對於博物館需要專家的觀念,只模模糊糊有點印象而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籌備的階段,遭遇到的困難之一就是說服政府有關部門,博物館需要研究單位,研究人員需要與大學與研究院的人員同等待遇。對博物館不熟悉的社會人士,到今天仍然認為研究可以由大學做,博物館只管展覽就好了。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組織編制雖然已大體照我們的看法經立法院通過,但未來在業務的推行上,如要順利發展下去,這種觀念的建立還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與世界各先進國家的趨勢對比起來,可以看出博物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涵義也跟著改變。歐美各國的博物館,由於其傳統性質為研究與典藏的機構,向來看不起展示部門,因此當年代表探索精神的形象,經過一段時間就一變而為塵封的古物保存所,遠離了群眾。最近幾十年來,他們努力的方向,是恢復探索的精神,以不同的方式吸引群眾,故對展示的方法有一日千里的進步。可是我國,情形完全相反。基於我們文化的背景,常提到興建一所博物館的時候,全國上下都直接地意識到迪士尼樂園類的機構,非常當然的認為博物館就是個吸引觀眾、寓教於樂的展示場所,但是要讓大家覺得博物館有認真的、高深的學術研究,卻是十分困難的事,在博物館中推行研究工作反而成為我們努力的重點。
正確的觀念也許正是在傳統的研究工作與現代的展示觀念之間建立起橋梁,使兩者不再處於對立的地步,如何做到這一點,仍待關心博物館學的朋友們做進一步的研究,但是我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繫於對「探索精神」的不斷的發揮,不斷的予以新的詮釋。
對自然界進行研究是探索精神的表現,觀眾進入博物館參觀展示品,也是一種探索精神的表現。這兩件事,實際上是一體的兩面。如果博物館的工作者沒有研究的精神,如何激發觀眾的探索精神?具有高度研究成果的博物館不可能拒觀眾於千里之外,我相信,在考古研究中發現恐龍的學者,第一個意念應該是要全世界民眾知道這個發現的成果與意義,以燃起民眾的好奇心,與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純學術任務之外都抱著這種精神,才能具有獨特的研究人員與教育家的風範,與完全關在象牙塔裡的研究者畫清界線。
作者|漢寶德(Han Pao-Teh, 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編者|黃健敏(Huang Chien-Ming)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碩士。
文化部及台北市等多縣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國美館及北美館諮詢委員。曾任教於中原大學、東海大學、台藝大、北科大等校。
1993年起參與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著書撰文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2002年1月至2004年7月出任《建築師》雜誌副社長兼主編,致力推動建築文化活動,策畫建築師公會與台北市文化局共同舉辦33場「世界都市建築」演講系列。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
著作:《貝聿銘的世界》、《建築藝術卷1:台灣建築的先行者》、《藝術,盡在街頭:美國東部城市藝術公共空間導覽》、《世紀建築大師:貝聿銘》、《探索貝聿銘》等。
編作:1999-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2016第五屆公共藝術獎專輯》、2001-2003年《台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等。
策畫:「ARCHI‧建築」叢書(典藏藝術家庭)。
上篇——博物館談片
01《博物館談片》再版序
02《博物館談片》初版序
03《博物館談片》作者序
《一卷》
04 發刊辭
05 探索精神的發揚
06 博物館是開放的學校
07 收藏是人性
《二卷》
08 只有一幅畫的美術館
09 評量就是工作檢討
10 文化觀光的時代
11 是學生也是顧客
《三卷》
12 迎接博物館的世紀
13 是一個玩票的行業嗎
14 對博物館建築的幾點建議
15 展示設計家的條件
《四卷》
16 博物館是現代的寺廟
17 多元的展示觀
18 教育人員是博物館的靈魂
19 倫理就是做人的道理
《五卷》
20 永恆的角色衝突
21 登陸員的角色瞻望
22 需要更廣闊的運作空間
23 「教」「化」之間
《六卷》
24 未來的教育主流
25 博物館觀眾之謎
26 環境保育的尖兵
27 雜牌成軍之道
《七卷》
28 收藏何以需要政策?
29 生活化的博物館
30 為什麼「展示」?
31 自助助人的專業協會
《八卷》
32 博物館學的研討會
33 世界是一座大博物館
34 土著文化所需要的是尊重
35 明日的挑戰
《九卷》
36 營運要自觀念開始
37 展示評量的科學
下篇——宗教建築
38 虛擬聖境——世界十大宗教建築賞析
39 世界宗教博物館十大宗教建築導覽解說
40 探訪宗教空間
編後記——擘畫科博+打造宗博
書名:繆思談片:漢寶德三談博物館
英文書名:Short Reviews: Museums in the Eyes of HAN Pao-Teh
作者:漢寶德
編者:黃健敏
ISBN:9786267031681
出版日期:2023.4.20
定價:480
尺寸(寬*長):17×23×1.6cm
頁數:248
CIP: 069.07
裝訂:平裝
印刷:全彩
適讀年齡:18歲以上
出版社:典藏藝術
書系:ESSAI—藝術人文散記
類別:藝術設計>藝術總論>博物館/美術館
探索精神的發揚
在我國,博物館在行政體系上屬於社會教育機構,在大眾的心目中,屬於文物管理與陳列的機構,很少有人把博物館的業務與研究工作連在一起。我國的博物館有這樣的形象是事實所造成的。歐洲的博物館乃十七世紀以來,業餘的博物學家在啟蒙時代的大潮流中,熱切於大自然的觀察與記錄所累積的成果,因此他們的博物館自開始就是自研究成果的典藏與陳列發展出來的。我國自古以來就沒有系統的研究這回事,當外國人來華,把博物館的觀念帶來的時候,只帶來了標本陳列的形式,卻無法帶來西方啟蒙時代的探索精神,社會大眾只問博物館有沒有東西陳列,卻不問東西是自哪裡來的,對於博物館需要專家的觀念,只模模糊糊有點印象而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籌備的階段,遭遇到的困難之一就是說服政府有關部門,博物館需要研究單位,研究人員需要與大學與研究院的人員同等待遇。對博物館不熟悉的社會人士,到今天仍然認為研究可以由大學做,博物館只管展覽就好了。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組織編制雖然已大體照我們的看法經立法院通過,但未來在業務的推行上,如要順利發展下去,這種觀念的建立還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與世界各先進國家的趨勢對比起來,可以看出博物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涵義也跟著改變。歐美各國的博物館,由於其傳統性質為研究與典藏的機構,向來看不起展示部門,因此當年代表探索精神的形象,經過一段時間就一變而為塵封的古物保存所,遠離了群眾。最近幾十年來,他們努力的方向,是恢復探索的精神,以不同的方式吸引群眾,故對展示的方法有一日千里的進步。可是我國,情形完全相反。基於我們文化的背景,常提到興建一所博物館的時候,全國上下都直接地意識到迪士尼樂園類的機構,非常當然的認為博物館就是個吸引觀眾、寓教於樂的展示場所,但是要讓大家覺得博物館有認真的、高深的學術研究,卻是十分困難的事,在博物館中推行研究工作反而成為我們努力的重點。
正確的觀念也許正是在傳統的研究工作與現代的展示觀念之間建立起橋梁,使兩者不再處於對立的地步,如何做到這一點,仍待關心博物館學的朋友們做進一步的研究,但是我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繫於對「探索精神」的不斷的發揮,不斷的予以新的詮釋。
對自然界進行研究是探索精神的表現,觀眾進入博物館參觀展示品,也是一種探索精神的表現。這兩件事,實際上是一體的兩面。如果博物館的工作者沒有研究的精神,如何激發觀眾的探索精神?具有高度研究成果的博物館不可能拒觀眾於千里之外,我相信,在考古研究中發現恐龍的學者,第一個意念應該是要全世界民眾知道這個發現的成果與意義,以燃起民眾的好奇心,與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純學術任務之外都抱著這種精神,才能具有獨特的研究人員與教育家的風範,與完全關在象牙塔裡的研究者畫清界線。
作者|漢寶德(Han Pao-Teh, 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編者|黃健敏(Huang Chien-Ming)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碩士。
文化部及台北市等多縣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國美館及北美館諮詢委員。曾任教於中原大學、東海大學、台藝大、北科大等校。
1993年起參與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著書撰文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2002年1月至2004年7月出任《建築師》雜誌副社長兼主編,致力推動建築文化活動,策畫建築師公會與台北市文化局共同舉辦33場「世界都市建築」演講系列。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
著作:《貝聿銘的世界》、《建築藝術卷1:台灣建築的先行者》、《藝術,盡在街頭:美國東部城市藝術公共空間導覽》、《世紀建築大師:貝聿銘》、《探索貝聿銘》等。
編作:1999-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2016第五屆公共藝術獎專輯》、2001-2003年《台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等。
策畫:「ARCHI‧建築」叢書(典藏藝術家庭)。
上篇——博物館談片
01《博物館談片》再版序
02《博物館談片》初版序
03《博物館談片》作者序
《一卷》
04 發刊辭
05 探索精神的發揚
06 博物館是開放的學校
07 收藏是人性
《二卷》
08 只有一幅畫的美術館
09 評量就是工作檢討
10 文化觀光的時代
11 是學生也是顧客
《三卷》
12 迎接博物館的世紀
13 是一個玩票的行業嗎
14 對博物館建築的幾點建議
15 展示設計家的條件
《四卷》
16 博物館是現代的寺廟
17 多元的展示觀
18 教育人員是博物館的靈魂
19 倫理就是做人的道理
《五卷》
20 永恆的角色衝突
21 登陸員的角色瞻望
22 需要更廣闊的運作空間
23 「教」「化」之間
《六卷》
24 未來的教育主流
25 博物館觀眾之謎
26 環境保育的尖兵
27 雜牌成軍之道
《七卷》
28 收藏何以需要政策?
29 生活化的博物館
30 為什麼「展示」?
31 自助助人的專業協會
《八卷》
32 博物館學的研討會
33 世界是一座大博物館
34 土著文化所需要的是尊重
35 明日的挑戰
《九卷》
36 營運要自觀念開始
37 展示評量的科學
下篇——宗教建築
38 虛擬聖境——世界十大宗教建築賞析
39 世界宗教博物館十大宗教建築導覽解說
40 探訪宗教空間
編後記——擘畫科博+打造宗博
書名:繆思談片:漢寶德三談博物館
英文書名:Short Reviews: Museums in the Eyes of HAN Pao-Teh
作者:漢寶德
編者:黃健敏
ISBN:9786267031681
出版日期:2023.4.20
定價:480
尺寸(寬*長):17×23×1.6cm
頁數:248
CIP: 069.07
裝訂:平裝
印刷:全彩
適讀年齡:18歲以上
出版社:典藏藝術
書系:ESSAI—藝術人文散記
類別:藝術設計>藝術總論>博物館/美術館
探索精神的發揚
在我國,博物館在行政體系上屬於社會教育機構,在大眾的心目中,屬於文物管理與陳列的機構,很少有人把博物館的業務與研究工作連在一起。我國的博物館有這樣的形象是事實所造成的。歐洲的博物館乃十七世紀以來,業餘的博物學家在啟蒙時代的大潮流中,熱切於大自然的觀察與記錄所累積的成果,因此他們的博物館自開始就是自研究成果的典藏與陳列發展出來的。我國自古以來就沒有系統的研究這回事,當外國人來華,把博物館的觀念帶來的時候,只帶來了標本陳列的形式,卻無法帶來西方啟蒙時代的探索精神,社會大眾只問博物館有沒有東西陳列,卻不問東西是自哪裡來的,對於博物館需要專家的觀念,只模模糊糊有點印象而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籌備的階段,遭遇到的困難之一就是說服政府有關部門,博物館需要研究單位,研究人員需要與大學與研究院的人員同等待遇。對博物館不熟悉的社會人士,到今天仍然認為研究可以由大學做,博物館只管展覽就好了。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組織編制雖然已大體照我們的看法經立法院通過,但未來在業務的推行上,如要順利發展下去,這種觀念的建立還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與世界各先進國家的趨勢對比起來,可以看出博物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涵義也跟著改變。歐美各國的博物館,由於其傳統性質為研究與典藏的機構,向來看不起展示部門,因此當年代表探索精神的形象,經過一段時間就一變而為塵封的古物保存所,遠離了群眾。最近幾十年來,他們努力的方向,是恢復探索的精神,以不同的方式吸引群眾,故對展示的方法有一日千里的進步。可是我國,情形完全相反。基於我們文化的背景,常提到興建一所博物館的時候,全國上下都直接地意識到迪士尼樂園類的機構,非常當然的認為博物館就是個吸引觀眾、寓教於樂的展示場所,但是要讓大家覺得博物館有認真的、高深的學術研究,卻是十分困難的事,在博物館中推行研究工作反而成為我們努力的重點。
正確的觀念也許正是在傳統的研究工作與現代的展示觀念之間建立起橋梁,使兩者不再處於對立的地步,如何做到這一點,仍待關心博物館學的朋友們做進一步的研究,但是我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繫於對「探索精神」的不斷的發揮,不斷的予以新的詮釋。
對自然界進行研究是探索精神的表現,觀眾進入博物館參觀展示品,也是一種探索精神的表現。這兩件事,實際上是一體的兩面。如果博物館的工作者沒有研究的精神,如何激發觀眾的探索精神?具有高度研究成果的博物館不可能拒觀眾於千里之外,我相信,在考古研究中發現恐龍的學者,第一個意念應該是要全世界民眾知道這個發現的成果與意義,以燃起民眾的好奇心,與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純學術任務之外都抱著這種精神,才能具有獨特的研究人員與教育家的風範,與完全關在象牙塔裡的研究者畫清界線。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