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沉默卻強勢存在的語言。
漢寶德與現代建築VS.建築大師的面對面!
當路易士‧康、柯比意、萊特、這些建築大師們,手下所繪的建築圖與其成形吸引了無數人與建築師後進們的目光時,是否曾經想望過:這些大師們在設計的當下,所看到的是怎樣的世界?而建築師與社會需求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關係與關懷責任?
身為資深建築師的漢寶德,遊走世界各地,不錯過任何一座「有意思」但未必廣為人知的建築物,例如:雪梨歌劇院、國立澳洲博物館、哈佛大學新舊校園、廊香聖母院、圭爾公園等建築,從當下所感遇的氛圍、造形到細述其中蘊涵的巧思,既生動又具立論。除此,書中亦從現代建築學派與設計精神另外引論,漢寶德切以自身為建築師之實際經驗,條理分明、深入淺出地融合中外學派並貼合人們生活景況而論,幽默中帶著批判,可謂為建築愛好者入門書與業界人士反思之提醒。
漢寶德(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1. 構築有情世界
2. 拼湊的美感
3. 再訪雪梨歌劇院
4. 殼形建築的審美觀
5. 為眾人築夢的高第
6. 英國建築傳統與史特靈
7. 我在哈佛大學的柯比意經驗
8. 廊香,我來了
9. 科比意的現代建築暨規劃觀念
10. 康與當代建築
11. 西塔里生的感動
作者:漢寶德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08.10.20
ISBN:9789866833342
裝訂:平裝
頁數: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