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ncounter with Art & Space.
當空間遇到藝術……
以「美術館」為首的藝文空間正在世界各地流行著,不僅成為文化觀光的新寵兒,更是程式復興的催化劑。老P先生和德朵夫人從2002年至今,親身體驗了英國從千禧年以來的劃時代轉變,歷史輝煌的國度,在厚實的根基上,不斷加入新的創意和概念,對於美術創作型態、藝術管理方式、美術館建築呈現,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創見。
《不列顛文件》以「藝術」為主軸來描繪英國多樣化的「空間」型態:由小尺度到大尺度,由虛空間到實空間,由室內到戶外,由形式到具體。將其從「展覽空間」,到「建築空間」,到「景觀空間」,再到「城市空間」,從兩人特殊的在地異鄉人角色,從日常生活的角度、遍及到文化、歷史、設計、建築、景觀與都市規劃等角度,試著解讀當代英國如何藉由「藝術」來詮釋並賦予這些不同尺度空間更深厚的文化內涵。
目錄
推薦文一 在建築之中,從「藝術」切入英國…… /吳光庭
推薦文二 「德朵夫人」和「老P」與世界的獨特關聯方式 /林平
推薦文三 銜接空間與藝術介面的生活感動 /曾光宗
推薦文四 不列顛的建築藝術大時代 /張基義
推薦文五 當文化創意產業與工業遺產再利用相遇 /黃承令
推薦文六 都市建築中的人文藝術 /顏名宏
0.前言
A.建築空間 Art + Architecture
1.浪漫的起點•相遇的所在:St. Pancras International
2.從火力發電廠到藝術殿堂:Tate Modern
3.從紡織聚落到藝文空間:Saltaire & 1853 Gallery
4.從軍團總部到當代藝術場域:Saatchi Gallery
5.塵世中的避難所:Whitechapel Gallery
B.景觀空間 Art + Landscape
6.在秘密花園與大師相遇:Royal Botanical Gardens, Kew
7.荒原中的藝廊:Yorkshire Sculpture Park
8.古典場域與當代藝術:Beyond Limits, Sotheby’s
9.英國當代「分身」藝術家:Antony Gormley
10.花園裡的建築狂想曲: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C.城市空間 Art + City
11.泰晤士河畔的現代主義嘉年華:Southbank Centre
12.從工人城市到文化之都:Liverpool
13.當感性介入理性:Somerset House
14.粗獷主義的藝術堡壘:Barbican Centre
15.當工業革命與海權不再:Salford Quays
D.市民空間 Art + Citizenship
16.國家廣場的藝術小舞台:Fourth Plinth @ Trafalgar Square
17.香蕉庫房與當代設計的對話:Design Museum
18.皮卡第里的夏日嘉年華:RA Summer Exhibition
19.不只是建築師公會:RIBA
20.國家藝廊搬上街:The Grand Tour™ @ National Gallery
作者:謝統勝;李蕙蓁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11.2.14
ISBN:9789866833892
裝訂:平裝全彩
頁數: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