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號郵資每期加收20元:一年期訂閱價加240元;二年期訂閱價加480元)
《今藝術 Artco & Investment》|1992/10/1創刊|4719294100025
每月1日上市
單本定價NT$180
一年期訂閱價NT$2160(國內)
二年期訂閱價NT$4320(國內)
※訂閱戶加入購物車後,請於備註欄註明訂閱開始月份;沒有註明將自訂閱日的下一個月份開始寄送。
※發票與贈書(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讀者若於每月5日前尚未收到當期雜誌,敬請來電02-25602220ext.302洽詢。
雜誌簡介:
《古美術 Art & Collection》以積極提昇固有藝術文化知識領域和鼓勵大眾投入中國藝術文物收藏為前提,開創兼具學術理論與收藏實務的編輯方向。
在內容的規劃上,著眼於全球華人的需求,邀集兩岸三地及海外專家學者撰寫深入淺出的文章,充實大眾的專業知識;同時,針對各地中國文物市場脈動及國際拍賣會所呈現的實況,做詳實的報導與精準的分析。此外每期規劃系統性的專題及系列性的專輯,讓雜誌內容更加豐厚。

《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意識、物質、身體、文化、政治想像的時空旅誌》
高千惠著|978-957-9057-60-8|NT$480
從探源到擴張,
從東方美學思維到全球化科技藝術介入,
關於水墨的九個叩問──
作為一種藝術類型,「水墨」概念究竟是如何被命名?
作為一種再現空間,水墨山水何以出現散點的空間觀?
作為一種詩畫同源,文學的文體與水墨空間有那些年代關係?
作為一種材質文化,水墨如何引進非繪畫性的行為與裝置?
作為一種政治地理區的文化表徵,南渡水墨打破了那些疆域?
作為一種非西方系統的藝術,水墨的當代性如何被討論?
作為一種精神狀態的藝術,東西意象美學如何產生第三類接觸?
作為一種身體養息的藝術,水墨是否具有前衛的「能動性」?
作為全球化文化生產的一支,新媒體水墨的關係美學是什麼?
本書以地域的、當代的、全球化的視野,觀察與書寫一個進行中的歷史藝術類型,並從感應、感覺、感知到感官,闡述一項文化生產的千年故事與其異化過程。全書貫穿古今,從美學史角度細膩分析東西方藝術史與美學,提出中國山水畫發展之獨特見解,並且重新思考「水墨」在當代的意義。
封面-1-294x300.png)

《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
俞炫準(Yoo HyunJoon)著|9789579057745|NT$480
翻開城市的15張臉
城市是一個有機體,
城市有生也有死。
從巷弄到公寓,從橋樑到公園,
一步步帶領讀懂你我的城市,
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
解析道路的法則、為何現代都市不如古老城市美麗、從道路設計與建築樣式架構都市裡的權力,以及現代都市的模樣與正在失去的事物。
建築物提供我們剖析國家與時代的切面。建築物不只擁有地標上的意義,還反映出周邊地理與氣候,也隱含當地人的文化DNA,以及人類的生活如何受到居住空間的影響。身為建築師的俞炫準(Yoo HyunJoon)援引例證,透過15章節的發問帶著我們一起重新觀看一座城市,從有形的建築物規範出無形的空間,其間的衍生結構浩繁如星,但答案都在這座城市裡。

《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意識、物質、身體、文化、政治想像的時空旅誌》
高千惠著|978-957-9057-60-8|NT$480
從探源到擴張,
從東方美學思維到全球化科技藝術介入,
關於水墨的九個叩問──
作為一種藝術類型,「水墨」概念究竟是如何被命名?
作為一種再現空間,水墨山水何以出現散點的空間觀?
作為一種詩畫同源,文學的文體與水墨空間有那些年代關係?
作為一種材質文化,水墨如何引進非繪畫性的行為與裝置?
作為一種政治地理區的文化表徵,南渡水墨打破了那些疆域?
作為一種非西方系統的藝術,水墨的當代性如何被討論?
作為一種精神狀態的藝術,東西意象美學如何產生第三類接觸?
作為一種身體養息的藝術,水墨是否具有前衛的「能動性」?
作為全球化文化生產的一支,新媒體水墨的關係美學是什麼?
本書以地域的、當代的、全球化的視野,觀察與書寫一個進行中的歷史藝術類型,並從感應、感覺、感知到感官,闡述一項文化生產的千年故事與其異化過程。全書貫穿古今,從美學史角度細膩分析東西方藝術史與美學,提出中國山水畫發展之獨特見解,並且重新思考「水墨」在當代的意義。
封面-1-294x300.png)

《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
俞炫準(Yoo HyunJoon)著|9789579057745|NT$480
翻開城市的15張臉
城市是一個有機體,
城市有生也有死。
從巷弄到公寓,從橋樑到公園,
一步步帶領讀懂你我的城市,
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
解析道路的法則、為何現代都市不如古老城市美麗、從道路設計與建築樣式架構都市裡的權力,以及現代都市的模樣與正在失去的事物。
建築物提供我們剖析國家與時代的切面。建築物不只擁有地標上的意義,還反映出周邊地理與氣候,也隱含當地人的文化DNA,以及人類的生活如何受到居住空間的影響。身為建築師的俞炫準(Yoo HyunJoon)援引例證,透過15章節的發問帶著我們一起重新觀看一座城市,從有形的建築物規範出無形的空間,其間的衍生結構浩繁如星,但答案都在這座城市裡。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