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的身影:37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
NT$450凝視著他們,同時看到了那個未曾經歷的時代;
那些並未親自見證的人生,於敘述的過程,逐漸凝聚成延續的風景。
在交錯的身影中,彷彿看見了自己的表情。
顯示第 65 至 80 項結果,共 160 項
凝視著他們,同時看到了那個未曾經歷的時代;
那些並未親自見證的人生,於敘述的過程,逐漸凝聚成延續的風景。
在交錯的身影中,彷彿看見了自己的表情。
把日本帶到世界!將世界帶進亞洲的策展人!
「不管對象是記者還是一般人,都要讓他們前往那個雖然不知道終點是什麼,但可以看到未知世界的地方。策展人一定要懷有這樣的思維不是嗎?」——森美術館館長 南條史生
塗鴉創作不限於畫像呈現、不只有抗議或搗蛋,這些出自在地生活者的祈願與經歷,一句句的文字話語,有如一封封寫給城市的情書,充滿了居民的愛與愁、生與逝。
中國當代藝術圈最為推崇之經典書寫!
藝術史上第一本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經典文集,
全面記錄2000年起中國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潮發展歷程!
獲得2011年中國當代藝術獎評論獎(CCAA)的《灰色的狂歡節》,
作者朱朱以史家之眼,詩人之筆,
寫下了2000年開始中國當代藝術逾越正常的社會秩序,
對既定的禮制與法典構成挑釁、嘲弄與顛覆,
對這一時段之外的日常生活重新塑形──
在那一場狂歡節,種種在中國藝術圈發生的失序與重整。
當狂歡過後,煙硝四散,嵌進朱朱的文字,留下無聲詰問。
布赫迪厄討論文化生產最重要的作品,
為其藝術社會學理論集大成之作。
透過科學分析,對於作品的感性之愛,就能實現在某種對事物的理智之愛。
——布赫迪厄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Félix Bourdieu, 1930-2002)是法國當代重要的思想家,也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