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意識、物質、身體、文化、政治想像的時空旅誌
NT$480全書貫穿古今,從美學史角度細膩分析東西方藝術史與美學,提出中國山水畫發展之獨特見解,並且重新思考「水墨」在當代的意義。從探源到擴張,
從東方美學思維到全球化科技藝術介入,
藝術領域教學者、藝術文化評論者、客座策展人。研究領域包括現代藝術史、藝術社會學、文化批評、創作理論與實踐、藝術評論、當代水墨、東亞現(當)代藝術、當代藝術思潮。
著作──《當代文化藝術澀相》、《百年世界美術圖象》、《芝加哥公共藝術現代化運動》、《在藝術界河上-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域閱讀》、《千里絲一線牽-漢唐織錦的跨域風華》、《日常的誘惑》、《非藝評的書寫》、《叛逆的捉影-當代藝術家的新迷思》、《移動的地平線-文藝烏托邦簡史》、《藝術,以XX之名》、《發燒的雙年展-政治、美學、機制的代言》、《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不沉默的字-藝評書寫與其生產語境》、《當代藝術生產線-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
全書貫穿古今,從美學史角度細膩分析東西方藝術史與美學,提出中國山水畫發展之獨特見解,並且重新思考「水墨」在當代的意義。從探源到擴張,
從東方美學思維到全球化科技藝術介入,
歐洲/美洲/亞洲 超過100個藝術展覽案例 全面了解當代藝術生產線的生成與脈絡 這是一本有關當代藝術生產的生態動畫書,也是藝術社會學與人類社會學的移動式視覺對話。
打開藝術書寫世界
管窺與丈量藝評的跨際語言、生產文化與其傳播社會
本書是作者以「元藝評」(Meta-art criticism) 的概念,視「藝評研究」為藝評的本體,叩問何謂藝評與其範疇,期能從藝評語言的生產過程及其生態,管窺與丈量藝評語境、美學生產,進而勾勒出藝術社會中的語言與文化機制。
藝評-
作為啟蒙精神的延續
作為辯證文學的展演
作為美學定義的伸張
作為跨語際的實踐
作為歷史意識的表態
作為藝術理論的聲言
作為思想與行動的聯結
作為前衛的守護角色
作為文化發展的經驗參照
作為新感知世界的陳述